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7,(4):58-59
今年全国“两会”上,农民工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焦点。对咱农民工来说,这个问题受到这么大的关注,是好事也不是好事。说是好事,是因为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咱农民工;说不是好事,可见农民工遇到的问题之多,农民工的普遍生存状况之差,要不是这样,又怎么会引起这么多代表委员的关注?不过说到底,社会各界的关注还是一件好事。这么多代表委员都关注到了,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大会上都成为热议的话题了,咱们境遇就容易改善了。说实话,咱们盼望着下一届、下两届“两会”,农民工问题不再成为热门议题。那时候,就是农民工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和全体人民一样了。  相似文献   

2.
伟玲 《农村青年》2006,(6):17-19
农民工在维权的时候请得起律师吗?谁在为一些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什么样的人被农民工称作“二律师”?是“收费的就是骗子”吗?在异地为老乡提供法律服务的人,面对怎样的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7,(8):50-51
什么是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什么是工资总额?;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能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标准”怎样处理?;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对无故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问题作为“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反,农民工问题作为“工人问题”和“工人阶级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笔者将农民工问题作为“工人问题”和“工人阶级的问题”进行考察,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大量存在的农民工问题对党的阶级基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一些剖析,以求引起各方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高度重视,达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目的。一、农民工已经成为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06,(2):24-24
中央领导同志就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后,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启动“关注农民工行动”,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在已有的12351职工维权热线基础上。又开通一部维权热线电话——2205811,专门接待农民工的电话来访,解决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问题。二是干近日派出检查组,深入部分盟市,重点督查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三是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司法厅的协调,借助司法厅法律援助团,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向农民工送温暖活动,深入到工地和宿舍,对农民工进行普遍的走访慰问。五是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个家境贫困的衣家小子,身揣80元钱,闯荡都市,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憨实敬业成了一名电工;几年后,在人才济济的北京他站稳了脚跟,不仅承揽到了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电气安装工程;而且,他的人生故事还将被搬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励志大片《暴雨将至》,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还被导演指定主演他自己。于是他被网友们称为“王宝强第二”和2008年度最“牛”的农民工。那么,这名最“牛”的农民工到底是谁?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7.
毛霞 《工友》2009,(2):14-14
如何认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农民工返乡潮?我们的看法是:“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必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友》2009,(7):1-1
湖北竹山县楼台乡官坪村农民工王荣高,因赴山西打工致伤,已经获得工伤赔偿。他想到曾在某保险公司投了“意外伤害险”,便找出投保单,到保险公司申请赔付。但保险公司答复:“煤老板已经赔给你了,这属于免责范围。”这位农民工一头雾水:这意外伤害险不是白投了?  相似文献   

9.
余明忠  陈勇 《工友》2009,(4):18-19
阅读提示:你见过这样的法院判决吗?农民工莫刚出了工伤事故后。工程发包方和承包方居然只担“次要责任”,连“连带责任”也没有;将主要责任认定给同样具有“打工”性质的包工方,但又以“伤者没提出要包工方赔”为由让“主要责任”放空,然后,再让伤者自己赔自己10%.于是乎,农民工莫刚深感自己的合法权益被打了“白条”——  相似文献   

10.
叶林 《重庆工运》2009,(11):41-41
为深入了解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状况,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科学严谨的理论依据,近日,“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研究组组长、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唐忠民带领八名研究生。对我辖区多家企业15名农民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座谈调研。总工会主席黎娜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幽默长廊     
龙 虾巡警在海滩抓到一个偷捕龙虾的男子,因为未经批准就擅自捕龙虾,应罚款惩戒。那男子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可没有犯法。这两只龙是我的宠物,我只是带它们出来散步。”巡警斥责:“一派胡言。”男子说:“是真的,它们爱冲进浪里畅游,但只要我一吹口哨,就会回到我身边。”巡警说:“这我倒要瞧瞧了。”于是男子把两只龙虾抛到海浪里,巡警说:“好,且听你如何吹口哨把宠物龙虾唤回!”那男子反问:“龙虾?什么龙虾?”拒 绝 再 嫁一位漂亮的寡妇决心不再找丈夫。朋友说她:“为什么不再找丈夫呢?”那位寡妇回答:“我需要的…  相似文献   

12.
浓情 《农村青年》2008,(10):10-12
他叫黄伟木,今年24岁。广西贵港农家子弟,2002年到广东打工。2008年。经半年“卧底”收集证据,他大胆举报自己所在的制衣厂违反劳动法。并向厂方索赔差额工资等55334元。他“以身卫法”,上演了“一个普通农民工和一个坐拥千万资产的家族之间的巅峰较量”。成为轰动网络、震撼社会的新闻人物。 黄伟木是怎样“爆发”的?他为什么要“爆发”?  相似文献   

13.
一是关注农民工安全教育。为采掘一线农民工拍摄“全家福”照片,征集“安全寄语”,送“安全祝福”。二是关注农民工技能提高。以组织岗位练兵、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农民工的业务素质。三是关注农民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对农民工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4.
顾海华,江苏省海门市农民工。当“老板”是顾海华从小就有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从泥瓦匠做起,没日没夜没命地干。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人,圆梦的路,似乎不再遥远。然而,直到发现被骗,他才意识到,圆梦的路充满险恶。讲起这几年的经历,顾海华泪流满面。他现存的唯一愿望,就是讨回属于自己和其他农民工的血汗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09,(7):57-5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社会保障专题组在《工人日报》2009年2月3日发表报告认为,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没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工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时代风采》2009,(16):22-22
[核心提示]: 2009年3月,云南水富农民工赴安徽凤阳石英砂企业务工患上矽肺病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近5个月过去了,患病农民工及家属的生活状况如何?赔偿问题是否得到了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7.
广厦重庆一建“善待好、组织好、教育好、管理好”农民工的“四好”经验,是一个创举,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全国性媒体都做过专题报道。市委、市政府对召开今天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期望通过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贯彻好年初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落实好去年9月颁布的《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渝府令第186号),激发出各单位更新的创意,涌现出更多的经验,大家都来关注、关心、关爱农民工,扎实做好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08,(4):F0002-F0002
2008年3月1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出席人代会的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说,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民工。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农民工问题。各级工会坚持把农民工维权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农民工维权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9.
智敏 《农村青年》2007,(9):16-18
2006年10月,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将18个农民工公诉至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2006年12月,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18个农民工分别被判处2年至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原本是到南京找工作的,为何获刑进了监狱? 虽然判决已经生效,但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未停止。 专家认为: 一、18个农民工寻衅滋事,非法扰乱劳务市场正常秩序,理应受到惩罚。 二、农民工钱还没有挣到却不得不先向无法保障他们工作的人交钱,这实在没有道理。 三、别把农民工逼上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信阳市总工会2002年首创的“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经过近9年的完善提升,现已成为全国工会三大维权机制之一。信阳市总工会主席陈民近日指出,要以有效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重点,坚持“三个把握”,给力“双向维权机制”创新,为当代工运事业发展再创鲜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