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靠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的过程,是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政治洗礼和党性锤炼的过程。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变得庸俗化、平淡化,主要原因就是好人主义盛行,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刀枪入库",长期不用,已经锈迹斑斑。这次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驻藏某旅党委日前组织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一班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直点其名,直言其过,直戳痛处,气氛热烈。该旅通过开展充满火药味的真诚批评,解决了党内"批评难"问题,凝聚了党委班子意志,增强了党委决策的科学性。为何难过去,该旅党委成员自我批评表现"专业",批评别人颇显"业余","顾此失彼"、"明批暗赞"、"双重标准"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开好民主生活会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关于民主生活会制度的新内涵,他认为要"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并重申"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等。关于如何开好民主生活会,他提出要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开门听取意见,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坚持用党性原则解决领导班子不团结问题,整改落实要到位。这些重要论述,为全党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4.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四风"问题,必须坚持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敢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着力建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长效机制,即健全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中领导干部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制度,切实提高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自省"、"讽谏"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形成"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以及革命导师对革命活动中运用批评、自我批评实践的指导,为党形成"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总结。作风伴随着党领导革命进程的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逐步形成,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使这一作风得以最终确立。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党的重要领导人从多个方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了系统阐发和总结,揭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有无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的历史和经验表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得以永葆生机的"传家宝"和"锐利武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文章在党史层面、学理层面、现实层面上,分别从历史维度审视党内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演进轨迹;从理论维度透视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学理支撑;从实践维度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实践逻辑,是增强党内生活政治性和原则性,提高党的"四自能力"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1])从严治党,必须理直气壮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难的现状原因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变形走样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一是不愿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批评搞淡了。一些党员和党的组织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作民主生活会的"专利",平  相似文献   

8.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方法,本身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萌芽期,中共中央文件及报告中只有"自我批评"的提法,强调要发扬"自我批评"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这种教育方法发展成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提。在延安整风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日趋完善,并进入成熟的时期。从"自我批评"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转变,是这一方法形成的关键,而这种转变本身有着深刻的教育意蕴,它揭示了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来自外界的"批评"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对其运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9.
批评应是什么味?能使受批评者红红脸、出出汗的肯定不是甜味,大多应该是辣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然而,在少数党员干部中间,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辣味变淡了、变没了。有的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有的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  相似文献   

10.
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内积极开展思想斗争的重要武器。只有进一步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规范和创新"批评",才能不断清除党员意识和行为上的"灰尘",保证党的肌体健康。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需要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征程中,我们党需要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任何  相似文献   

11.
正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本课目的:通过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要求的解读,提醒党员干部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当成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责任。"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健全党内生活、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内批评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的现象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就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已成为影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瓶颈”,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一、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党内批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保持党的…  相似文献   

13.
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中央对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上,应强化"善于"二字。因为"善于"之中具有"主动"的意  相似文献   

14.
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一个时期以来,在民主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淡化,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什么是批评、为什么批评、怎样批评"这些基本道理懂得的少,做到的更少。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破了以往许多领导班子盛行的"表扬与自我表扬""一团和气"的状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地、普遍地开展起来,进行了充满"辣味"的批评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是一次严格  相似文献   

15.
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批评和自我批评时,特别重视自我批评的作用。1939年12月,陈云《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一文在强调"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同时,还特别指出,领导着政权的党,领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4,(1):70-7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有力武器。民主生活会,就是充分展示这一武器威力的重要平台。可是,面对朝夕相处的上级和同事,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考量,一些党员干部在“人情关”前,不敢运用这一武器,于是乎,对上级放“礼炮”,对平级放“空炮”,对自己放“哑炮”,如此“放炮”的结果,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走过场,甚至异化为“表扬与自我表扬”。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从古田会议、延安整风到七千人大会,我们党始终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改进了党的作风。  相似文献   

18.
刘智峰 《前线》2016,(12):11-13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必须看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从自身的特点入手探索出来的独特的制  相似文献   

19.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的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经验总结,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党内矛盾、统一全党思想的重要方法。针对当前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严""实"原则,以抓住"关键少数"、弘扬整风精神、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为主要途径,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习近平新时代"批评与自我批评"观对丰富完善党建理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七一"期间,各地基层党组织纷纷召开组织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刀真枪地检视问题、解决问题,取得积极成效。但不可否认,个别党员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仍存在认识和实践误区,特别是在"自我批评"上存在"批而不改""一批了之"的现象。何为在"自我批评"上"一批了之"?就是言行不类、知过不改,只是为了"自我批评"这个环节而进行自我批评。在自我批评时,看似认真检视、深入剖析、痛心疾首。但是,在接下来整改问题时,却又听之任之、置若罔闻、执迷不悟。到头来,"自我批评"的确是批评到位了,但存在的问题却依旧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