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台湾文坛上,陈映真是一个关注生活、拥抱世界的入世型作家。他师承鲁迅,被誉为“台湾的鲁迅”。陈映真的中篇小说《归乡》继承了他的一贯风格,从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入手,用形象和情感来诠释海峡两岸人民向往统一的主题,生动而深刻,真正践行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巨流河》是台湾著名的文学教育家和文学翻译家齐邦媛,以86岁高龄写作完成的一部呕心沥血的文学自传,其中写尽了父女两代人从辽宁省的巨流河到台湾岛的哑口海的家国丧乱,从而成就了一部于丧乱无常中波澜不惊的心灵史诗。该书甫一面世,就受到海峡两岸文化出版界的追捧热议。  相似文献   

3.
王青 《福建乡土》2010,(6):61-62
禾源的《吾土屏南》如期出版。这是他继小说集《稻草垛上的女人》和散文集枫的记·鼢之后的第三部著作。一连几天,我沿着书页间的山河岁月在疾速行走,渐人佳境的不仅是山水,更是心情。未有机缘前去游历禾源的屏南,倒是先做了一番纸上神游,真是一件快心的事!  相似文献   

4.
郭保花 《前进》2014,(12):55-56
<正>读一本好书,如清泉荡涤灵魂,号角鼓舞心灵,暗夜见到光明。我读罢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正是这种感受,书中勇于担当的少安,坚忍不拔的少平,热爱生活的晓霞,他们的心灵世界与我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着碰撞,有激励,有启迪,真是一书在手,幸福满满,开卷复读,不肯释怀。我的故乡黄土高原大宁县与书中故事背景地仅一河之隔,太多相似的风土人情,更能让人融情于景,  相似文献   

5.
漳平作者邓韶征已出了两本小说集子、一本散文集子。综观他的文学创作,相对于散文,他在小说方面无疑更下功夫了。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我,总是为心爱的人工作。我想想,大部分时间里大约是吧。此刻为"双溪小女"文章写序,也是。我的家乡有麻阳、崇阳双溪,双溪小女出生的村庄还有两条小溪淙淙流过,她便以"双溪"为自己的博客命名。她说几年前建个博客开始学写文章,渐有了这本将要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7.
秦朗 《观察与思考》2008,(16):63-63
1895年,美国文学大师亨利·詹姆斯梦想着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出戏《盖·多姆维尔》首演既告失败。《大师》就从这出戏开始,一直写到1899年他与妻子、女儿住在一起,然后他哥哥威廉·詹姆斯来看他。  相似文献   

8.
吴镕 《群众》2009,(10):80-80
我非文雅士,但喜乱翻书。在公职期间,挤出时间读书,往往得益。俗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管你做哪一行,文学书特别是中外名著总要看一点,从中吸取人生教益。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汉语的语境中,“乡村干部”是个涵义复杂的词语,混杂着褒贬不一的成分。作为政治体制链条的最末梢,乡村干部与农民群体同处在政治边缘的交集地带,他们既承载着上级行政的巨大压力,又是农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直接对象,他们无时不经受利益交锋的严峻考验。正是在这种利益交锋中,乡村干部这一群体蕴含的深刻含义才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11.
欧阳修作为北宋古文家的旗手,一直以来被简单地认为是排佛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细细审视,与同时代许多士大夫一样,欧阳修与佛禅有不少更为复杂的联系。忽滑谷快天在《中国禅宗思想史》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语焉不详,值得从细说明。梳理这些联系意义在于能发现北宋中期古文家向道学家思维转变的细腻历程。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一组为芸芸众生已经长期仰视的思想偶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种姿势保持的太久,终究很累,何况还是仰视!终于一本轻松的格言集,给了我们一个平视偶像的姿势,这种平视其实更人性,也更贴近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3.
时代:素绘或浮塑的 历史和现实,永远是文学汲取养分的土壤,各种文学体裁在历史和现实这片沃野上纷呈迭出。正因汲取了历史和现实的养分,并以各种文体形式切入历史和现实,文学的真正生命力才能焕发出来,并显示出充实和丰润的特质。诚如林登豪主编的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福建百年散文诗选》,其最大的创作源泉是“百年”、是“福建”。  相似文献   

14.
没有离奇的戏剧冲突,没有夸张的各种巧合,一部反映房价飙升的时期的小说,描写人们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读来是那么的真切与真实。  相似文献   

15.
试论《共产党宣言》的文化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产党宣言》蕴涵着丰富的有关建构"世界文学"的思想."世界文学"即具有世界色彩的综合型文化,其创立者是工人阶级,其社会价值实现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文化思想,对于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职责,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方科平 《前沿》2008,(10):173-176
刘勰将文学活动提升为立言,视文学作品为不朽之物,此观念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表现甚繁。在“文之枢纽”主体部分即《原道》、《征圣》、《宗经》三篇文章中,对之作出了完整而系统的说明。从“立言不朽”高度来审视文学写作和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勰撰写《文心雕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光辉而不朽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天平该倾向哪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从文化层面上看,农村文化是解读中国这块土地的钥匙。可以这么说,农民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根性,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流淌在工农兵学商等各个阶层人们的血液里。  相似文献   

19.
李新亮 《前沿》2013,(8):143-144
历史想象和文学虚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基于事实,但历史想象是"有规约"的想象,不同于文学虚构。本文通过对历史的"分层"、明确了各层的主要的目标和"引入"人类学的观点,以他者的眼光去建构历史,从而使历史的想象不会越界成为文学的虚构。  相似文献   

20.
叶辛是中国知青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今文坛上为数不多的常青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始终关注的是在相同背景下一代人的命运,关注的是人的心灵深处和精神世界。他的探索和追问,赋予了作品以文学的深度、力度和厚度,因而倍受读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