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回顾总结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历史变革,深刻剖析各个时期政权组织结构、制度优势和历史作用,从理论与实践上深入探讨我同人大制度的历史与时代特征,对于我们峰定人大制度自信,在正确轨道上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理论、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国人大制度是马列主义政权建设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借鉴苏维埃政权建设经验基础上探索创新的产物。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没有存长期实践中的开拓创新,就不可能有我国人大制度的建立、巩固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期的形成过程。从中国共产党涎生之日起在领导辛干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县钵实践相结合,对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遂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3.
马志兵 《法制与社会》2010,(22):166-16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已经运行了五十多年了,其优越性已经充分展现出来。随着实践的深入,学者研究的拓展,人大制度的正当性问题被人们所关注。本文结合德国学者施密特先生的论述,认为正当性问题需要当时的历史背景,并无统一标准。人大制度作为我国宪法学中的重要内容,符合民主思想、平等原则,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交付全民讨论,这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草案在序言中规定了今后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集中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提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普选的基础上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且由它产生、领导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这样的组织形式即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们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政治生活的全貌,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普选的基础上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且由它产生、领导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这样的组织形式即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们国家的人民民主专  相似文献   

7.
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业已发生的深刻变革,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作为现代公民社会基本组织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动员与社会参与、监督人大行使职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与建立公民社会等方面,对完善人大制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一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巴黎公社的委员制和苏联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制于中国革命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创造出来的.它同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其涵义在理论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切权力就自然属于人民了.我们要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每一具体环节都能充分地体现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使每一个人民代表、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都能真正地代表人民,为人民服务;使每一项决策都能完善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最高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0.
11.
12.
刘隆亨 《法学杂志》2001,22(4):11-13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确定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七个部门法构成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第一次对我国法律体系的高度概括和简洁说明 ,体现了抓大放小精神。对经济法作为新兴的部门法予以正式肯定 ,区分法律学科与部门法律划分的基本特征。七个法律部门的划分 ,不是妨害立法和学科的发展 ,而是为立法和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最高人民法院公共政策创制的形式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友连 《法律科学》2010,28(1):40-53
最高人民法院创制公共政策有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典型案例和司法审查四种形式,司法解释的存在曾经有其重要的意义,但这种立法化的司法解释也产生了许多弊端。作为将全国法官组织起来重要手段的司法文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虽然存在着理论解释上的障碍,但在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却实际上在发挥作用。由于我国司法审查的范围被限定在狭窄的对行政机关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之内,所以其作用非常有限。在进行完善的前提下,案例形式应该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创制公共政策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晓辉  周兆娟 《河北法学》2004,22(12):157-160
政治文明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等等,而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最主要的载体和体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和人大实际工作者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即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概括为“四权”: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人们围绕“四权”开展实践活动与理论探讨,这对我国人大制度建设是完全必要的、非常有益的,应当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然而,笔者深切感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制度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这个课题之下,至少有两个分支:一个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下称“大会”)问题;一个是常务委员会会议(下称“会议”)问题。为了论述集中,本文专门探讨“会议”问题,并主要探讨县级以上地方人大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强化人大对司法权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监督具有权力来源的权威性、监督对象的广泛性、监督层次的至上性和监督方式的间接性等特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司法监督权是保障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客观需要。目前,人大监督的主要缺陷表现在:监督条款过于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监督权难以行使;监督刚性不足,监督权虚置;被监督者法律责任不明,监督权威缺失。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权的监督完全可以从个案入手,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严格按照《监督法》规定的监督方式对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件进行监督。为了提升人大对司法权的实际监督水平,应当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制度:转变观念,打破监督权"休眠"状态;建立专门的人大监督机构和人大监督员制度;不断完善监督立法,实现人大监督司法权的法制化;进一步细化人大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17.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2003年9月起在中国实行的、检察机关通过从社会选任具有代表性的人士对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经过了试点阶段、全面推广阶段,如今已进入深入与规范阶段.各地检察机关推行了很多改革措施,包括:进行人民监督员"体制外"试点,通过"自荐为主,推荐为辅"产生人民监督员,推行"上级院统一选任人民监督员模式",形成了传统的同级监督模式、下管一级(上提一级)监督模式、同级异地交叉监督模式、上下级交叉与同级异地交叉结合监督模式等四种具体运行模式.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正式立法,统一全面推行"体制外"监督,扩大人民监督员的选拔范围,加强人民监督员决定的法律拘束力,推行"上下级交叉与同级异地交叉监督结合模式",扩大监督的案件范围和情形等.  相似文献   

18.
汪习根 《现代法学》2000,22(6):39-41
本文认为 ,提升人大代表的心理素质和智力素质是实现人大法律监督权的根本保障 ,完善监督组织体系在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而强化制度保障成为监督权从应然权力向实然权力转化的支柱。  相似文献   

19.
李秋高 《时代法学》2006,4(6):33-37
弹劾制度是西方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弹劾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民主监察,弹劾制度在古希腊、古罗马的萌芽;权宜之计,弹劾制度在英国的产生;精心设计,弹劾制度在美国的成熟;技术革新,弹劾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相似文献   

20.
简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制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表决原则、方式、法定人数、计算基准等我国现行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制度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些学术上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