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政治教育是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以达成社会一般成员对国家政权的认同和形成归属意识的综合教育活动。政治文化的更新实际上就成为发展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对政治文化更新的分析,有助于探寻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发挥政治教育解放思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香港政治生态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政治生态转变过程的形成是与香港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治转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生态的这种演变是香港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的结果 ,是一个必然性的过程。本文从政治文化、政治结构、政治架构等方面对香港政治生态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众媒体是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交往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体对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并对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显示了重要的影响力,尤其发挥着较为重要的政治影响力,突出表现在设置政治议程、形成公共舆论、改变政治关系、影响公共政策、实施政治监督、塑造政治文化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4.
党内政治文化的形成、传播、继承主要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实现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深刻理解政治社会化和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明晰政治社会化与党内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当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认同感降低、传播僵化、经济利益多样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等内外部因素制约。可通过有意识地协调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和社会政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媒介手段密切配合,形成良性的、完整的政治社会化系统过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以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专制性、依附性、宗法性和人治性的特征。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相对滞后性,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将对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并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新时代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中,高校作为一个正式的、系统化的政治社会化媒体,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掌握话语主导权、强化问题意识、理论内容的科学性、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化依托网络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亚文化,在继承政治文化基本内质的同时,也表现出诸多的新特征。网络政治文化主体‘实与虚’的双重身份,形成过程的‘多元-无中心-互动’模式,决定了其独有的特征与影响。为此,有必要对其内涵、形成过程、特征及影响,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8.
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治社会化过程包括如下四个在逻辑顺序上递进的、连续统一的环节:一是政治信息传播,即政治共同体内各种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体以一定的方式、渠道向社会成员传播各种政治文化信息的过程。二是政治观念内化,即社会个体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行为过程,加工、转化政治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获得的政治信息,完善政治人格、充实政治自我、更新政治观念的过程。三是政治态度演进。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态度产生的直接动因,政治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政治社会化是直接同一的,政治态度的演进过程伴随政治社会化纵向发展的全过程。四是贯穿个体一生的阶段性发展。由于社会个体的内在因素、政治社会化群体和组织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将呈现出阶段性。上述四个环节各自又可分为若干个彼此间内在相联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化是政治稳定的社会心理纽带,它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政治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转型时型,我国社会政治文化伴随并适应整个社会转型而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革:政治价值观实现着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公民民主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扩大,文化冲突凸现。所有这些最终使得政治文化成为一把“双刃剑”,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政治认同、政治权威和公民政治行为,对政治稳定起着二重作用。为此,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实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良性促动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6,(6):94-97
国民性作为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表现的是一种众数人格结构。它的形成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以及政治制度形态的制约,与社会文化体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国的政治文化水平。国民性是一个国家在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形成过程中所透露的国民共有且独特、内在而深刻的精神风韵,集中体现国民的主体意识及民族素质。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打造了属于本国的民族性格。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刷与洗涤,多元文化的交融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这便为主流政治文化认同带来了挑战。在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民性的重塑也衍生出新的契机。从民族性格和文化认同角度,遵循公民文化教育理念,从打造一名独立、理性的政治人出发,展开对国民性重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得以实现代际传递的途径,廉政文化是我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教育应充分利用政治社会化的媒介、特点及功能,做到在对象上,坚持"点"与"面"相结合;在内容上,坚持继承和吸收相结合;在形式和载体上,坚持"软"与"硬"相结合,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教育。结合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充分发挥政治社会化及其媒介的作用,将大力提升廉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来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治文化是政治学发展史上后行为主义实证政治学时代的产物.本文着重对国外政治文化的四个主要流派和国内从1987年以来产生的四种不同观点进行了综合归纳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决定着人们政治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取向。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包括臣民式政治文化、伦常式政治文化和人治式政治文化在内的一些落后的腐败的政治文化,它们对我国当前出现的"家长制"、"一言堂"、"人情网"、"裙带风"、"重人治轻法治"等社会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洁政治文化,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转型社会的急剧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廉洁政治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快法制化进程,铲除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糟粕,是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廉洁政治文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固有的普遍现象。现代化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将不可避免孕育政治冲突的产生。政治冲突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功能。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政治冲突对现代化将产生不同的价值与功能,既构成对政治体系的强大压力,又是实现政治系统动态平衡与稳定的重要动力,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姚中秋 《政治学研究》2020,(1):21-31,M0002,M0003
历史政治学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研究政治学之全新范式,但当然不是从零开始,而有众多可资利用之知识资源,本文探讨其与历史政治学之关系。历史政治学与历史社会学均致力于带回历史、带回国家,并共享众多方法;但后者有西方中心论偏见,奉行价值无涉原则,止于理解或解释;历史政治学则破除西方中心论,公正对待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文明丰富的政治实践,且有明确价值追求,致力于从历史中探究善治之道。历史政治学呼吁历史学再度重视政治史,并使之有政治学想象力。历史政治学可为比较政治学带入大历史视野,以矫正其以西式政治制度为标准的偏失。  相似文献   

16.
Political branding has developed into an established and vibrant sub-discipline of political marketing. Indeed, political branding research continues to push boundaries by critically applying consumer based branding theories, concepts and frameworks to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Recently, political branding scholars have segmented research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such as corporate, candidate, leader, local-regional, internal or external in orientation. Despite this development, there continues to be limited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or different typologies of political brands. This study reaffirms political branding as a distinct area of research and discusses how political brands can be conceptualised and operationalised. Further, drawing on seve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papers, which focus on different typologies of political brands from a range of international contexts including Canada, USA, Iceland, Indonesia and India, we reflect on the current political branding environment. We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multiple relationships and numerous interconnected political brands, which represent an intricate environment or ecosystem. This study offers academics and political actors guidance on how to conceptualise political brands and provides a starting point to map out the ecosystems of political brands.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explicit call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political branding.  相似文献   

17.
Political campaigning is a global phenomenon in the sense that the methods for achieving political goals are becoming similar all over the globe where elections are being used as a tool for the legitimation of a political elit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olitical campaigning environment in Latvia is influenced by global trends. Globalization in this case is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tvia's geopolitical location between the West and Russia and a comparison of political campaigning practice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and authoritarian Russia. What methods of political campaigning are more appropriate in Latvia, those such as used in old democracies or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considerable local peculiarities in every country that affect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al campaigns. Therefore, the second research question relates to the main areas that determine the specific framework of the political campaigning environment in Latvia.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reveal that the influence of both Western and Russian styles of political campaigning are detectable in Latvia, although the international effect is rather limited, because Latvia as a political campaigning environment is dominated by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aspects that determine the local framework of the political campaigning environment in Latvia are the media system,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19.
Political marketing needs to consider specific factors when dealing with a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such in the Romanian and Eastern European case. The emergence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creates an amalgamated and diverse context for political marketing strategies.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of communication, marketing, and elections practice have produced after 1989 a landscape where it is easy to confuse political marketing orientations of political parties. An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n how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have addressed marketing instruments and how the need to survive and achieve power has altered the meaning of what we call political marketing exchange.  相似文献   

20.
政治决定行政,行政是整个政治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行政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政治与行政之间的有机联系必然会在政治哲学与行政哲学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因此,比较政治哲学与行政哲学之间的异同点,并借鉴理论形态已经相当成熟的政治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对处于初创时期的行政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