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解放思想于建设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多重反思内蒙古是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同时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2.
观念也要进入市场经济──贫困地区打开富裕之门的钥匙戴云峰形成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原因何在?有人说是基础,有人说是环境,有人说是政策。然而,苏南一位企业家说:关键在观念。经济发达地区人进入了市场经济,观念也进入了市场经济;而落后地区人虽进入了市...  相似文献   

3.
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泰城资本范畴是否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或者更进一步说,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兼容?这是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进程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新课题。大家一定注意到,诸如“国有资本”、“资本经营”...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走出误区实现乡街企业高速高效发展中共红山区委书记黄凌云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要保持乡街企业的高速高效发展,如何掌握和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怎样真正做到摒弃计划经济那一套做法?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有哪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编者按: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迅速过渡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确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求我们更坚定地依靠工人阶级。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同...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稳定、有序、高效的条件下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如何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和规范化?如何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如何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腐败滋生蔓延的问题?如何保证用人制度的公平公正,使真正德才兼备的人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如何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如何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凝聚人心,保持社会稳定? 中青年领导干部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是21世纪的中坚力量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中青年领导干部所关心的重大现实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郧县地处鄂西北大山区,是个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5万农民尚未解决温饱,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商品生产的综合能力低下。与发达地区相比,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就业空间狭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现在尽管农民的商品交换活动日趋活跃,但一些地方仍停留于“出卖资源,出卖原料”的初始交易阶段,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十分淡薄。因此,笔者认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就必须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引导和帮助他们走出山门,步入市场,尽快实现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要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起步 近几年来,郧县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个体私营经济“亮绿灯”,放水养鱼,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发展得还很不够。加快贫困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彻底换“脑筋”,消除对个体、私营经济疑虑、偏见和歧视,充分认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贫困地区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个体、私营经济不仅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而且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先导力量。只要政策引导得力,它不需要国家任何投资就可得到发展,它与农民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对策苏利德,苏丽娜贫困地区农村之所以市场经济发展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受自然条件限制。多数贫困地区农村处于偏远地区,交通闭塞,流动人口少,邮电通讯设施落后,信息不灵通,对外界了解甚少,市场行情掌握更是不及...  相似文献   

9.
完善农资供应体系中的政府举措刘景江,赵秀福建国以来,我国农资工业和农资商业为做好农资供应,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资产供销环节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政府职责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业已确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14年来改革实践和理论探讨最积极的成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东欧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教训表明,即使确立了正确的目标,如果改革办法不当,也会招致失败.因此,今天不仅需要向广大干部及民众说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的重大意义;而且,也十分需要研究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过渡中将出现哪些矛盾,以及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改革的成败将取决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转型中的文学分流逢增玉谁也不能否认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在深层一带来的是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即从传统的、农业的、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的乃至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法律和市场经济关系浅谈王世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由此,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认识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首先,从生产环节来看。市场经济是以分工生...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笔者认为:一要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市域优势产业。就郴州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培育和发展六大优势产业:一是大力发展以锡、铋、钨、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充分利用郴州具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优势,以倚大联强为途径,推动有色金属工业从资源型向市场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锡、铋、钨、铅锌加工基地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大力发展以煤炭、水能等为依托的电力工业。立足于郴州的丰富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业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仅就学者们对中国农业如何走向市场经济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目前形势下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认为,目前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认识滞后 初期的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解决农产品短缺。1984年以后改革的目标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强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服  相似文献   

15.
周云 《实践》2003,(12):28-30
一、经济过渡实践呼唤过渡经济道德观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变迁工程.不仅是体制模式的过渡,而且是发展模式的过渡,不仅是经济过渡,而且是道德过渡.中国当前既不是停留于传统计划经济阶段,又没有进入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而是正处于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大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相并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现代化发展与市场化改革相交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携手共舞的新历史时代.   ……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逐步摒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代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用渐进方式,必然会在各种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出现不成熟、不完善或需临时过渡的新问题。在此,笔者对在渐进式改革中如何正确推进双轨过渡,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渐进式改革及双轨过渡的提出及其含义  从80年代末开始,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改革道路。一是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即所谓的“休克疗法”,让权力整体崩溃,重新建立权力体系,其实质是在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向…  相似文献   

17.
第一方面:汽车工业———车到“关”前自有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个令西方汽车制造巨头垂涎的潜在市场———最大的、最后的一个市场。看谁捷足先登?我们自己能甘心吗?中国汽车工业有劣势,也有潜在优势。政府与企业将如何对策?不管怎样,轿车价格下降和增加道路投资不可避免。第二方面:保险业———市场经济稳压器市场经济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社会保障制度需有成熟的保险市场。中美关于加入WTO谈判一轮紧接一轮,中国保险界人士的神经也一阵紧似一阵。12亿多的人口,快速发展的经济,相对落后的保险业,国际保险业巨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16年,农村经济已获重大发展。但农村发达地区和农村贫因地区差距正在拉大,特别是伴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农村贫困地区对市场化的不适应性表现得日趋明显。为了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尽快进入市场,本文拟就农村贫困地区走向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作一些探索。 1.立足资源选择经营项目: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9.
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贾庆林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改革发展到今天,历史无可选择地把我们推上了市场经济的名台。加快改革开放步代,加快新旧体制转换,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一、新世纪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和战斗堡垒,它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去宣传贯彻执行,发展农业、致富农村、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稳定和发展农村等一系列事情,也都要靠它去组织、实施和完成。进入新的世纪,农业和农村已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由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渡,由单一的国内市场竞争向国际市场竞争过渡,与过去相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也给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