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雯欣 《法制博览》2023,(33):118-120
为了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推进市场监管转型,需基于市场主体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监管转型情况,全面推行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当前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在立法上较为散乱,运行效率和监督管理尚存在诸多缺陷,难以适应商事登记制度发展完善需求。基于此,本文梳理商事登记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功能,深入全面剖析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现存问题,提出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完善建议,实现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立法革新。  相似文献   

2.
股权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常采用的长期激励机制。本文从中小企业角度分析员工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现状,从法律层面挖掘出员工股权激励来源、认购股权激励出资、分红激励和低价购股的等税负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对应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旨在为中小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层面完善提供可借鉴思考。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19,(22):170-171
不动产抵押登记作为一种重要的债权保障方式,在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占有重要地位。《物权法》第187条规定:以不动产设定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等,均对不动产抵押权登记有明确的规定。不动产抵押权登记包括抵押权的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以及注销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作为抵押登记的重要类型,在贷款合同中在维护债权人合法利益的同时如何规避风险,不加重债务人及第三人的责任的意义越发凸显。  相似文献   

4.
重整计划的实质是投资人、出资人、债权人、债务人多方交易合意的集合,经裁定批准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该效力应及于重整计划的各个参与方,即对出资人也应具有约束力。在承债式重整模式下,若出资人拒不配合办理股权变更手续,主审法院可依重整计划具备强制执行效力而将股权强制变更至重整投资人名下,以保障重整计划的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股权代持模式在当前公司经营模式中已较为常见,但因其中涉及的法律关系的多样化及其本身应用时的复杂性,给市场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本文特对有限责任公司中引入的股权代持中牵涉的法律问题加以探讨,研究股权代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为公司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为了留住核心人才需要提供一种长期激励措施,使高管人员享有财产权益。高层管理领导在现在企业发展中参与并制定经营发展战略,并获得企业为其劳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在现在企业创建初始,股东根据投资份额决定股份比例。而股东出资量直接影响股权比例,同时影响其在创建企业中的管控权利,股权是现代企业中分红的重要依据。本文围绕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股权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股权激励,两个维度展开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7.
陈凤 《法制博览》2023,(11):114-116
所谓股权善意取得制度,就是无权处分人将股份以多种形式,如转让的方式,将股份分给受让人,在股权受让过程中若是善意以及伴随着合理的股权受让价格,最后按照我国相关法律依法对受让的股权进行登记,那么就代表受让人获得股权,并符合法律制度。通过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的产生方式来看,其是由物权善意取得制度演变而来,即将“股权”植入到物权当中,同时自股权善意取得制度形成以后就存在很大的争议,由此该制度就成为民商法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议题,而学者之所以对股权善意取得制度如此关切,一方面是由于该制度在法律上的适用还存在些许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股权转让属于社会财富流转,且当前各公司、企业的股权流转速度逐渐加快,因此在股权善意取得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基于此,笔者就当前股权善意取得制度所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展开分析,并引申出对该制度的法律思考,进而达到提升股权善意取得制度适用性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时延爽 《法制博览》2023,(30):84-86
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增加投入资金,有助于摆脱资金短缺困境,满足公司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保障公司稳定有序发展。股权融资虽能增加公司总股本,但也会产生一些法律问题,如何有效规避、解决法律问题成为相关领域学者思考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公司股权融资的概念、特点及方式;其次分析了公司股权融资的意义;再次分析了公司股权融资的法律问题;最后探讨了公司股权融资法律问题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法律在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同时,更加的注重公民财产在交易时的保护。财产体系中,不动产的比例就占到很大一个部分,基于这个原因,不动产的登记制度作为不动产所有权的公示方式,就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不动产的登记制度有时很可能决定在法律行为基础上的不动产的转移行为是否可以生效。因此,对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研究,在理解物权变动方面和准确的适用法律法规,维护交易安全,保障交易秩序,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实际上面临着内部、市场的双重压力,常常会通过股权众筹的方式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但是相关的法律并不健全。对此,笔者将简单阐述我国股权众筹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我国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方式,以期实现完善法律法规的目的,保证股权众筹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银行发展速度的加快,相关的监管问题也慢慢的显露了出来。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用法律的途径为网络银行的监管提供了规范,但由于网络银行自身的特点与其风险,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更加影响着银行业乃至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现存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建议,促进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情势变更原则是应对合同赖以成立的环境或基础发生的异动这一问题的一种原则。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情势变更原则的研究和司法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立法例,而我国有关情势变更司法解释的实施,在现实中不免要借助外国法上情势变更这一奎宁才能完善。  相似文献   

13.
黄舜利 《法制博览》2013,(10):222-223
对于《物权法》首次确立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也在其登记问题上予以论述,并指出我国目前对动产浮动抵押登记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尚存较大空白。本文借鉴了动产抵押登记制度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并针对我国公证抵押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制博览》2019,(8):184-185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赠与是股权转让的特殊形式,公司法没有专门条款调整该行为,导致股权赠与行为的法律适用上存在一定分歧。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调整有偿股权协议转让行为,不能直接用来调整股权赠予行为。应当针对不同的受赠对象设立不同条款进行调整,以利于股权赠与自由和公司人合性保护均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张小宝 《法制博览》2015,(4):189-190
民事诉讼的立案是法院受理起诉的开始,标志着民事诉讼的启动。目前,大多数国家在民事诉讼领域都已经实行立案登记制度,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程序审查和实体审查相结合立案审查制度。从目前改革的趋势来看,由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度已是大势所趋的。关于在我国能否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度,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明确其利弊,在探索试点改革与趋利避害中慢慢推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运行中,公司和企业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事主体,公司和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需要进行登记,因而商事登记制度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服务。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当前的金融发展现状来讲,投资者的权利保护始终是多方关注的重点,因此针对股权众筹投资者落实法律权利保护体系建设,关系到当前所有社会参与主体的切身利益。文章从众筹以及股权众筹的基础理念角度入手,综合股权众筹运营的相关模式,了解了各方主体以及基础的权利保护状态。同时阐述了股权众筹各个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关系,综合非法集资、众筹欺诈以及法律身份等角度,阐述了相关风险。并且综合诉讼、纠纷以及其他的救济方式,打造完善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为股权众筹投资者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何晶 《法制博览》2023,(22):109-111
不动产作为我国公民重要的财产,做好不动产登记是保证我国公民财产的重要措施。但要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则需要做好公证工作,公证在不动产登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升不动产的审查效率,还能减少登记错误的发生,提高登记的安全性,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推动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因此,本文详细探讨了不动产登记公证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公证审查法律机制、公证审查内容、公证信息平台建设、公证人员素质以及公民法律意识五方面来详细探讨不动产登记公证工作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是企业间竞争的核心内容。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在现阶段企业应用的人才激励手段中,股权激励方式法律风险较大。因此,本文以股权激励中存在的发展风险为入手点,分析了股权激励误区。并就现阶段股权激励情况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以期为股权激励效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收购与反收购是商事活动中最重要的行为之一,而反收购的法律制度更是保障目标公司生存安全与股东等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我国关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制度研究有了可喜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发展与完善,以促进我国与国际接轨,实现我国商业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