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梦莹 《法制博览》2015,(3):113+112
可撤销婚姻制度是我国在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中新增加的制度。该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立法在处理违法婚姻上的空白,使得我国处理违法婚姻有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我国婚姻关系良性发展,保证了我国婚姻家庭的质量。然而,我国《婚姻法》对可撤销婚姻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其仍存在法定事由范围过窄、请求权主体单一等缺陷,为此,笔者将重点研究可撤销婚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求完善我国可撤销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2.
朱嘉琦 《法制博览》2022,(11):8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在合同编的第十八章中具体规定了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体例上沿袭了原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原《合同法》)第十六章中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相关规定,但在内容上《民法典》新增了两个重要条文,分别为第七百九十三条和第八百零六条.其中第七百九十三条规定了建设工程施...  相似文献   

3.
梁友明 《法制博览》2023,(31):109-111
《民法典》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权利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其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制定的规定,将网络虚拟遗产纳入可继承遗产范围,结束了学界一直以来对该问题的争论。本文在《民法典》颁布施行后,通过对相关司法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网络虚拟财产继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分析,以为完善我国继承立法、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冯琳 《法制博览》2023,(33):31-33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了公平责任的一般条款,将原《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为“依照法律的规定”,但对公平责任的界定依然比较抽象。笔者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公平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司法适用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以下简称《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二百五十条规定了第三人过错原因导致的动物致害责任,以侵权行为形态为标准可以归入第三人侵权行为,故其应当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相匹配.在该条规定中,可解读为导致该损害发生的危险源可全部归责于第三人过错行为.尽管在表面上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是直接责任人,但实...  相似文献   

6.
黄向 《法制博览》2023,(7):67-69
《民法典》第四百零四条的正常经营买受规则,系对原《物权法》的动产浮动抵押规则的扩大,其主要体现为适用范围的扩大,但是这种扩大导致其与其他相关规则的抵牾,对此有必要在法理上妥帖解释。正常经营买受规则和《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之间产生竞合,但是正常经营买受规则相比于《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而言为特殊规则,应当被优先适用。对于动产抵押权办理了登记的情况,《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的对抗第四百零四条的适用;而对于动产抵押权没有办理登记的情况,《民法典》第四百零四条将直接适用,并产生动产上抵押权归于消灭的对抗效力。  相似文献   

7.
高蕊 《法制博览》2023,(7):127-129
《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实际上在表见代理的行为之外,独立确立了一种职务代理制度。但基于法律文字性的理解不一,不完整的表述导致了文义理解的偏离。本文旨在通过对“代表”和“代理”权源的探究,对《民法典》前后文进行体系分析,提出法定代表人、非法人组织负责人不应适用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此外,作为一类特殊的“代理”模式,建议将该法条进行适当的调整,作为代理制度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加以规定,方能更好体现民法的周延性。  相似文献   

8.
《工会博览》2023,(14):16-17
<正>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据,本期小编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角度带领大家学习民法典的出台对劳动者带来哪些影响吧!在劳动者年龄方面,法律有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9.
抵押物转让规则在我国立法中历经了坎坷变化,《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再次允许抵押物自由转让,重申了抵押的本质、回归了物的绝对性与对世性并使得物尽其用、要素得以充分流动及激发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但法的生命力在于施行,尽管《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四十三条对此作出了进一步阐释,但第四百零六条在适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如是否适用于动...  相似文献   

10.
虚假结婚行为是一种虚假法律行为,是男女双方通谋下结婚的外部表示与婚姻虚假的内心真实意思的不一致。婚姻法学界主要有虚假婚姻无效说、虚假婚姻可撤销说、虚假婚姻有效说三种学说,在立法上有虚假婚姻无效、虚假婚姻可撤销、虚假婚姻有效三种情形。我国原《婚姻法》对虚假婚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采取表示主义法学理论原则下虚假婚姻有效的主张。对虚假结婚的法律规制主要是民事和刑事层面,规制和防范虚假结婚,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虚假结婚行为缺乏对婚姻法律的基本尊重,公然违反《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视婚姻为儿戏,毫无社会道德底线,扰乱司法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是应该禁止的民事法律行为。然而我国现行《民法典》并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的规定和限制,司法实践中对这一行为的处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实务中存在法理的分歧。因此,探讨虚假结婚具有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庆俐 《法制博览》2023,(21):115-117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规则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法律实务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痛点及难点。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我国在编纂《民法典》时对涉及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规则的原《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基于此,本文先简要介绍了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定义及特点,并对《民法典》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规则进行研究,同时探讨该责任规则的立法不足及完善策略,以此助推我国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规则的进一步完善,促使高空抛物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法制博览》2022,(13):43-45
2021年1月1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共7编84章1260条,每一条都与人民群众的民事权益息息相关,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修订、新增及废止的法律规定涉及范围广泛,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只有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些新修订的法律条文,才能确保《民...  相似文献   

13.
赵勤砚 《法制博览》2023,(11):132-134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了合同解除权问题,在合同陷入僵局时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能够让违约方在合同中“脱身”,提高民事交易的效率。传统理论认为违约方不具有合同解除权,但司法实践中出现大量的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案例,在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问题研究上,需要从立法上赋予违约方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合同解除权,完善《民法典》关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规定存在的理论逻辑问题,使得违约方合同解除权更适合司法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笑影 《法制博览》2024,(7):127-129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四条规定了第三人自愿代为履行制度,为实践中处理第三人自愿代为履行的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笔者尝试结合立法目的及司法实践对该制度进行体系化解读,旨在为该制度的理解和应用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王超 《法制博览》2023,(13):70-72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第五编中对与婚姻家庭有关的问题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夫妻双方婚内签订的各项协议,是否生效、效力范围如何,又是否受到《民法典》内其他规定的约束,都是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民法典》出发,对婚内协议的效力认定开展分析,希望能够为法律条文的有效适用以及民事案件的合理裁决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周需亮 《法制博览》2023,(22):121-123
随着2021年1月1日起我国《民法典》的施行,取消了公证遗嘱效力高于其他形式遗嘱之规定,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中作出新的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实施后,公证遗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遗嘱仍然具有较大优势。无论是公证遗嘱还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其他形式的遗嘱,当立遗嘱人死亡后,都需要对遗嘱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方能对遗嘱进行执行,实现立遗嘱人的遗愿,遗嘱检认问题亦随之而生,遗嘱检认也必然会成为“民法典时代”民事法律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在遗嘱、继承领域深耕三十多年,必然会在遗嘱检认领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严慧  刘辉 《法制博览》2023,(35):91-93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后果,即行为人因无效合同而取得利益的,有返还的义务,该返还请求权性质不仅取决于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理论,还取决于是否支持合同无效后所有权会发生复归。本文认为,所有权在合同无效后不应发生复归。因此无论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的返还都指向不当得利返还而非原物返还。  相似文献   

18.
陈寅雪 《法制博览》2022,(12):90-92
我国《民法典》在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中首次确认了自甘冒险制度,该条规定将此规则限定于"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排除活动参加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形,并规定活动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文体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针对个案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一定风险"不可随意做扩张或限缩解释.其次...  相似文献   

19.
刘月 《法制博览》2013,(7):118-119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决议的无效和可撤销制度,但是,由于法条规定的笼统和概括性,特别是公司决议撤销制度中有很多有争议的问题值得讨论。有必要在不断出现的案例中进行类型化分析,以求使该法条的适用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立云 《法制博览》2023,(20):79-81
我国《企业破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对于已经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管理人应当予以确认。管理人在确认生效判决确定的担保债权后,其他债权人会对该担保债权提出异议,认为该担保债权属于《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一条列明的可撤销的情形,要求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为了找到解决上述法律困境的办法,本文将对可能存在的几条救济渠道逐一进行分析,以最终确定合理且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