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权之外     
本期《文化理论》要介绍的是当代意大利著名左翼学者乔治·阿甘本(GiorgioAgam ben)。阿甘本继续了福柯关于生命政治的理论,和福柯不同的是,阿甘本关注民族国家的主权形式和司法制度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框架中探讨生命政治即少数人的政治的可能性。我们这里选登了两篇文章,以飨读者。《在人权之外》①从移民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权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访谈《生命政治与主体性》则体现了阿甘本在抵抗政治的主体、手段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南书房     
《南风窗》2016,(18)
正《神圣人:至高权利与赤裸生命》[意]吉奥乔·阿甘本著吴冠军译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7月版他从福柯关于生命权力的碎片性分析中获得启示,进而以巨大的广度、强度与敏锐度,在传统政治理论史中探查关于一种生命权力理念的隐秘在场。  相似文献   

3.
生命政治化--简述乔治·阿甘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点推介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生产》①第2辑以意大利哲学家乔治·阿甘本(GiorgioAgamben)为焦点人物。书中精选了他的《生命政治化》、《弥赛亚与主权者》、《论潜能》、《科默雷尔或姿态论》四篇论文以及一篇概述其思想的评论文章,重点显示了他的“生命政治化”思想。阿甘  相似文献   

4.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第16卷第2期(2004年4月)发表了法国《喧嚣》(Vacarme)杂志记者对意大利当代著名左翼理论家乔治·阿甘本的访谈,探讨了阿甘本所主张的生命政治即少数人的抵抗政治的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记者:我们想与你谈谈和你所说的生命政治相关的一些问题。你探讨过政治空间的问题,认为在这个领域,公共与私人、生物身体与政治身体、生物生命与政治生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例外状态已成了规则。现在,我们自己曾经经历过或非常熟悉的一些运动,比如非法移民运动、失业者和工作无保障者的运动、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运动甚至是吸毒者…  相似文献   

5.
自《神圣人》一书出版后,"神圣"便成为了阿甘本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词。笔者在本文中尝试提出:"神圣"与"亵渎"这对概念实是阿甘本整个哲学事业中的脊柱。如果不理解它们,便无法进入阿甘本思想之内核。阿甘本对于这对概念的使用,恰恰迥别于它们在日常使用中的涵义,甚至构成了一种彻底颠覆,即哲人必须颂扬"亵渎",并使"神圣"无效。于是,阿甘本在其著述中一方面把这对日常概念上升到一个关键性的位置,强调它们是理解人类共同体"结构"的一把关键钥匙;而另一方面,阿甘本对这对概念的独特经营又恰恰致使它们相对于其日常使用而言呈现出一种离奇的"颠倒"。本文旨在细致地梳理阿甘本对这对概念的独特使用,并通过这一梳理工作探察阿甘本在近20年的时间中建立起的思想大厦。  相似文献   

6.
美刊《意大利文化》第23卷(2005年)发表了马克斯·亨宁格对意大利哲学家安东尼奥·内格里(Antonio Negri)题为《从社会学到本体论的探讨》的访谈文章,从内格里思想发展过程中方法论上的变化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现实的社会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理论的价值来源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文中内格里也对阿尔都塞、阿甘本以及福柯等同时代思想家进行了评述。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真正支配着我们的主导权力形式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超验权威和暴力,而是体现在财富和资本中的权力。资本作为货币最直接的权力就是购买力,购买力的无限膨胀最终导致了市场社会的形成;资本通过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形成了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支配力,人类社会进入了资产阶级社会;资本的权力逐渐与法律的权力媾和在一起,资本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性律法逐步转化为政治律法,资本的权力成为一种普遍的规训力,使现代社会成为了"财产共和国"。资本统治权是资本购买力、资本支配力和资本规训力三者的结合,与此相应,现代社会成为市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财产共和国的三位一体。驯服资本统治权理应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启蒙以来,围绕"国家—个体"之间张力的叙述得以建构,而这一叙述在福柯那里发生了剧变,那便是将其置换成为治理术,从而使基于生物技术、围绕治理术、以安全为基本维度的生命政治国家观由此形成。福柯之后,埃斯波西托在建构其国家观时继承了生物技术的逻辑主线。然而,相较于福柯贴近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埃斯波西托更加直接地对接霍布斯等人的共同体逻辑,即"如何面对既保护人又吃人的利维坦"。埃斯波西托以"免疫"这一生物学名词切入,诠释了生命主体如何在共同体中实现保护的命题,将生命政治的逻辑贯穿到启蒙话语中。纵观从福柯到埃斯波西托的生命政治,两者在拆解与回应启蒙话语的问题上分化明显。如果说福柯依据生物技术解构了国家的规范性词汇,那么埃斯波西托则是基于生物技术统合了对国家的解构与直接回应两个维度。在二者的国家观叙述中,启蒙话语若隐若现,成为直面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本期“文化理论”发表2篇文章以纪念法国著名社会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t- dieu)(1930-2002)逝世一周年。《社会科学与社会良知》是卡尔洪和布迪厄的长期 合作者华康德教授2002年8月在澳大利亚《论题十一》杂志第70期上发表的纪念 文章,他们探讨了布迪厄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独特贡献。张意的文章《符号权力和抵 抗政治》重点介绍了布迪厄的文化批判理论,认为布迪厄揭示出了被文化遮蔽的符 号权力,并探讨了在文化领域实现抵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反俄狄浦斯》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和德勒兹皆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标志性人物,两人之间交往颇深。福柯在这篇著名的序言中,认为《反俄狄浦斯》是一部《非法西斯生活导论》,这对我们理解德勒兹会有所助益。以下是序言全文。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17)
正两年前曾以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首访广州的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将于今年8月31~9月4日再次登陆广州大剧院,献上又一部莎士比亚经典作品—莎翁四大喜剧之一的《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环球剧场(Shakespeare's Globe)在英国极富名望,而此次演出将由《权力的游戏》中饰演"大麻雀"的乔纳森·普雷西领衔主演夏洛克,乔纳森也是第四十八届戛  相似文献   

12.
生命政治和犬儒主义是福柯晚年对新自由主义治理术展开批判的两个主题。福柯在《生命政治的诞生》中对这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新自由主义治理术的本质就是将国家的合法性奠基在经济之中,通过经济的原则来进行治理。新自由主义治理术对经济人的塑造就是生命政治,经济人是主体与治理的接触面,是由经济原则支配的。经济人因受制于经济原则,又陷入不由自主的命运之中。与此同时,它的选择与行为又符合经济学的合理性构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犬儒主义。生命政治和犬儒主义是后1968时代激进理论的两大主题,它揭示了革命主体消解的艰难状况。  相似文献   

13.
章剑锋 《南风窗》2010,(7):58-61
<正>2009年,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沙叶新发表了一篇题为《不为权力写作》的演讲,反思了自己的创作,公开亮明了"不当奴才,不做工具,心灵自由,不为权力"的立场。3个月前,当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决定将"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金奖特别奖"授予剧本《幸遇先生蔡》的时候,沙叶新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14.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3):34-34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最近,关于香港到底是实行行政主导还是实行三权分立的争论很激烈,您对此有何评价?陈建民(以下简称陈):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反复强调香港是行政主导体制而不是三权分立体制,似乎这两者是完全对立的,其实不然。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是其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只不过在权力的分配过程中,权力的配置不可能完全平衡,必然产生某一权力占主导的现象。但"主导"并非"至上",并非不受制约。具体到香港,三权分立确实没有在《基本法》中明文规定,但是行政主导也同样没有列明,只是体现在立法原意和权力配置的相关条文中。现在的情形是政府向立法会提交议案的范围不受限制并优先列入议程,而立法会议员提出议案,凡涉及政府政策,在提出前还需获得行政长官的同意;在表决  相似文献   

15.
国际话语权建设是当代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话语权的哲学基础源于福柯关于"权力与话语"的论述,此后辐射至国际关系、传播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合概念。追溯国际话语权研究的理论渊源,厘清其学科谱系,进而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将有助于对标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和自身的不足。针对当前国内研究中普遍存在战略性研究多于策略性研究、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理论不能与外交实践相结合的现状,本文以国际核心期刊《国际安全》为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聚焦领域、研究议题、作者分布等维度对该刊2012—2016年的涉华文章展开分析,寻求可操作路径,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屈指一算,从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徐建老师在1982年创办《青少年犯罪问题》至今已整整400个月了,也就是说本刊本期正逢第200期。若是将学术期刊的一期比作人生命中的一年,那么《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整整"两百岁"了。在我们国人的传统中,逢五逢十,都是值得庆贺的事儿。对于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来说,能够不必靠着收版面费顺顺当当地办下去,已经是殊为难得。而对于一本以青少年权益保护和青少年犯罪研究为主题的专业学术期刊,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开办起来,并在浮躁繁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近期翻阅《当代世界》2021年第7期和英国《经济学人》2021年7月第3周杂志,不禁想起一句名言警句——"格局决定成败".此语意指人的认知范围、水平或层次将极大影响行为的结果.在外交领域,这句话同样适用.外交格局反映的是一国外交及战略、政策的气度、胸怀和境界.聚焦中、美外交,我们对此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倪芳磊 《法制博览》2015,(7):294+293
福柯在其著作《规训与惩罚》一书中,以刑罚方式转变为纽带,提出了以绞刑架为代表的早期酷刑转向感化型刑罚制度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权力、知识和躯体三者在现代民主社会管理中的深层次构架与联系。其独特、新颖的理论研究,否认了传统启蒙思想对于刑罚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地位,而是为我们阐述了一个立体的有关规训技巧与社会管理的二维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权力是西方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人们对权力的看法见仁见智。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在《外交政策》杂志2003年第1期(1/2月)美上发表《对权力的再思考》一文,认为在当今恐怖主义组织、外交联盟和国际金融机构影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美国要持久保持其全球绝对优势和影响力,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具有道德权威。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表于英刊《心智:新系列》(Mind,New Series)1983年1月号(总第92卷第367期)。G.A.柯亨(G.A.Cohen),一位在政治哲学、伦理学和马克思哲学等领域都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原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历史、劳工和自由》等。他在这篇书评中认同了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但并不认可伍德所论称的马克思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论断,他对辩证法的拒斥反映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