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十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趁着应邀出席“赵树理逝世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次(国际)赵树理学术讨论会”的机会,专程登门拜访了我国名作家杜曙波先生。  相似文献   

2.
刘仁 《同舟共进》2020,(2):81-83
一我虽然在1980年代读大学期间就听过江先生的讲座,但真正和他认识还是在1990年上研究生之后。研究生期间我曾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会主席,多次为研究生会的工作去他家里。他那时就住在校门外一个普通小区里,经常骑自行车在校园里经过。  相似文献   

3.
为张中行先生画幅像,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儿之一。说到气度,先生既无游戏人间的潇洒,也无气宇轩昂的顾盼,更无扪虱倾谈的傲岸,也未见有学者的雍容与文雅,不过寻常一老者。但细察,方觉先生身上隐隐地透出一种埋得很  相似文献   

4.
数次与陈建平接触与交流,均有将其付诸于文字的感动。但又总感到难以下笔,因为我们在一起谈艺术、谈人生、谈世事沧桑、谈人间炎凉,也谈儒之正、道之清、佛之和、茶之雅,若以此为文,皆可成章。然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建平对陶艺人生的探寻。寻梦建平童年时喜爱用田泥塑捏,少年热衷于朦胧学画。青年时下乡务农,仍不忘笔墨丹青,并以此一技之长成为年轻的文化站长。从孩提到长成,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踏进艺术的殿堂。1977年,他如愿以偿,考进了南师大美术系,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这一切,似乎注定为他的艺术人生铺平道路。但是,艺术的道路又怎是平坦的。工作后,为了教好学生,充实自己,他每年坚持外出写生,睡大通铺,吃面条稀饭,行色匆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白山黑  相似文献   

5.
观漆永成先生的画,给人的感觉象是在花前漫步,或林中小憩。在这宁静而典雅的氛围中,你仿佛能闻到各举花卉的芬芳,听见各种鸟雀的啁啾……不知不觉,便会为这些画幅中透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所陶醉,这时,你会明显感到:对漆永成先生的画,仅仅用眼去观是不够的,得用心去读、去感悟。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漆永成先生的画,正是他近三十年的积累,从心底对生活。对艺术的情感流露。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大约是受山川之胜的陶冶,漆永成先生年少之时,酷爱自然风光而业余习画。也许是天赋,他这种兴之所致的涂抹居然…  相似文献   

6.
据说,《中国作家》要为林斤澜开一个专栏,老先生大笔一挥,栏名:“随便随笔”,唬得来约稿的编辑大叫:“随便?太随便了吧?”先生并不力争,欣然改过——“随缘随笔”,皆大欢喜。此事绝非杜撰,林老为人之随和可见一斑。眼中的林家真是个很随便的所在,普普通通的两居室楼房,老桌旧椅陈家具,随随便便地堆满了书稿信札和儿童玩具。尤其是阳台上的花,更是生得随便,一律的仙人掌类植  相似文献   

7.
人們常說,相互交往當中“第一印象”格外重要。的確,我與歐陽中石先生結識並且向他學習書法藝術已有多年,過從甚密,但最難忘懷的,还是那幾個“第一次”。我第一次見到歐陽先生是在人民日報社的神州画院。當時他正輔導一位日本女學生寫字。先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穿著極為隨便、普通。又加上個子不高,舉止隨和,毫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可以为很多事情而激动,但却极少有人为同一件事情而激动终生。终生为一件事而激动着,这件事便已融入了他的灵魂之中,他的血脉为之而奔涌,他的精神为之而升华。当我执笔写下这段话语时,我的心仍被怡孮先生今天的一席话感动着:这批"刮刮画"是我最近到泰国、柬埔寨和我国海南岛的写生,面对大自然我激动不已,这批画已经突破了我自己的水平,画时物我相融,心手双畅,虽然身体有  相似文献   

9.
事隔20年,唐德刚先生对赴美后首次返乡探亲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那是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后不久。中美关系的缓和,使他这位赴美24年的游子萌动了回国探母的心思——老母亲那年已经80岁了。他想:连尼克松都去了,我为什么不能去?于是,经我国驻加拿大使馆协助,得到了三个月的签证。他回忆道:“我先到了上海,然后来到芜湖,住在母亲身边。当地对我招待得很好,我很感激。但是,台湾当局对我此行  相似文献   

10.
说起启功先生,不能不说书法。因为启功先生的字确实好。尽管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诗词,绘画,文物鉴定等方面的造诣深厚,成就显著,但是,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与普遍的使用功能,使得先生作为书法家的名气越来越大,淹过了其它。每当面对启功先生精美的书作,总似有一股挥散不尽的朝霞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尘杂俱灭。先生的字方严、爽利,清隽,  相似文献   

11.
孙宁宁 《台声》2002,(5):40-41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中国画研究院、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财团法人智邦艺术基金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宇宙心印———刘国松七十回顾展》已于2月下旬在台北智邦艺术馆拉开帷幕,并将于5月下旬至8月初在北京、上海、广州巡回展出。刘国松先生是台湾著名画家,1932年生于安徽,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刘国松在水墨画的理论与创作上有杰出的贡献。中国美术史的近现代部分总会涉及刘国松先生,而论其画风又总是强调“创新”、“改革”。观刘先生之画,第一印象是鲜明…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杨平位先生的书法作品不时发表于各家报纸刊物,并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受到人们极高赞誉。在杨平位先生的书法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人们的审美视线呢?当读完即将出版的《杨平位书法作品集》之后,一种来自古朴的清新与质朴的气氛,一种浓烈如诗的意境、情绪向我袭来,深深地感染着我。 杨平位先生的书法本来是很平易的,但是,要欣赏、解读这种平易之美却并非易事,因为,在他的书法作品里,既没有那种风云激荡与剑拔弩张的气势,也没有那种故作返璞归真的稚拙与童趣,有的只是一种平和、冲淡,一种自在、闲适,他的行书作品对…  相似文献   

13.
香港中文大学校外部讲师、香港东方水墨画会主席徐嘉焬先生对笔者说,我们两人能够认识,是因为有缘.此言有理:徐先生热心于海峽两岸的艺术交流,而我对与海峽两岸有关的人和事抱着浓厚的兴趣,对促进两岸交流的人士更怀有敬佩之心.所以,七月九日台湾画家江明贤画展开幕前夕,当我得知是他从中牵线,促成了台湾岛内画家首次来北京举办画展的時候,即专门拜访了这位在海峽两岸文艺界穿针引线的"红娘".而他,则像一见如故的朋友,向我敞开了胸怀.  相似文献   

14.
<正>画竹求意蕴,泼墨现竹情。千百年来,咏竹、画竹、赏竹已对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及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画坛誉为"长安一竿竹"的杨顺来先生,自然对竹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虽有历代文人墨客多以竹子的坚韧、风骨、节操,抒情寄志;但以笔者看来,杨顺来先生却将竹子的品格凝聚在了民族的气节之中,也更蕴含着民族的奋争和时代进步与变迁的烙印;而竹的朴素,也更透露出他那一枝一叶的人文情  相似文献   

15.
16.
《台声》2019,(22)
<正>11月10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原主席王津平先生的追思会如期在台北举行。据报道,追思会以"春风化雨、爱满人间"为主题,从"悲天悯人爱满怀""春风化雨润无声""爱乡土义无反顾""爱中华终身不渝"四个方面,回顾了王津平的一生。王津平的亲朋好友及台湾统派人士齐聚一堂,在王津平生前喜欢的歌曲声中,缅怀、追思。追思会历时近5个小时,人们为王津平先生默哀致敬,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的一次聚会,朋友送给我们一本纪实摄影文学作品,钟远智先生满面春风的笑靥盎然于作品前页。那时候,钟先生和他的崃山鸭子店已经在川北广元小有名气,这位远离故土亲友的年轻人,正踌躇满志地在广元人的交相称道声中放飞他的理想和希望。钟远智世居四川邛崃。1990年初,他来到广元接替其父经营的仅有两张桌子、10来个平方米的“崃山鸭子”店。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诚实的劳动,钟远智和他的“崃山鸭子”在短短的四五年里便一飞冲天,经营蒸蒸日止,连年翻番,名扬川北。如今的崃山钟鸭子店,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可供250…  相似文献   

18.
在卢杰英布置简洁却随处可见《摄影作品赏析》、《艺术摄影的光与影》的办公室,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如此醉心于摄影,卢厂长有些激动地反问我说,生活如此美好,我为什么不用镜头把她拍下来呢?转而又说,其实,我也希望将我的思想反映在我的摄影作品之中。说着,他拿出他在2000年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的部分作品,并饶有兴味地向我讲述起这些作品的拍摄经过……从一幅幅精美相片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摄影家,卢杰英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闻飏 《创造》2013,(9):68-69
从成都飞行约8个小时行程,于凌晨抵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市。一出机舱经过出口,就震惊于机场大厅的奇特建筑:整个大厅是由一个硕大的盆形伞状支架构成的巨大苍穹,苍穹下就是机场楼层的购票厅、候机厅、餐饮部、安检进出口等,感觉这里的一切都笼罩在一个装饰得美仑美奂的帐篷内,穿戴着阿拉伯花格头巾和长袍的旅客在里面依稀进出,看去倒很和谐。抬头看整个平滑的天蓝色的苍穹布满了菱形的白光,通风口都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在"帐篷"里感觉明亮而通透,没有任何不适。"这里的建筑很别致啊!"这种感觉后来一直伴随着我的行程。在阿布扎比街头,不经意就看见一些奇怪的高楼:要么像一把弯刀,要么像一支锥子,要么像一架斜梯,使用的材料都是钢筋水泥,取向也是现代楼宇,怎么在阿拉伯人手里就  相似文献   

20.
文昌之美,其美在文,美在以文为昌;文昌之美,其美在城,美在以文化城;文昌之美,其美在人,美在以文化人。以文为昌,则文气沛然,文明昌盛;以文化城,则城邑文明,闾里和美;以文化人,则人文蔚起,人杰地灵。解读以文为昌,可圈可点之处,可歌可泣之事,可钦可敬之人,无法尽述。然而,虽然难以面面俱到,但可舍远就近,透视古城县治,注视文昌学宫,熟视士林名媛。如果对古城县治视若无睹,则不知大同境界,大有可观;如果对文昌学宫视而不见,则不谙大雅之堂,大块文章;如果对士林名媛视之等闲,则不知大才槃槃,大家闺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