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互联网所创造的无边界的虚拟空间催生着侦查信息化的发展,使侦查方式由传统趋于现代。侦查的核心是信息,而互联网恰能让各种与侦查相关的信息得到高效的管理和应用,进而提高办案效率。运用网络信息侦查破案已成为诸多国家刑事侦查的重要途径。然而,当网络监控、网络通缉、IP地址查找、网络侦查陷阱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侦查手段赋予侦查机关强大的侦破能力时,公民的隐私权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网上侦查与公民隐私权存在着天然的冲突性,但二者又必须在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真实与程序正义的相互冲突的价值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所创造的无边界的虚拟空间催生着侦查信息化的发展,使侦查方式由传统趋于现代。侦查的核心是信息,而互联网恰能让各种与侦查相关的信息得到高效的管理和应用,进而提高办案效率。运用网络信息侦查破案已成为诸多国家刑事侦查的重要途径。然而,当网络监控、网络通缉、IP地址查找、网络侦查陷阱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侦查手段赋予侦查机关强大的侦破能力时,公民的隐私权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网上侦查与公民隐私权存在着天然的冲突性,但二者又必须在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真实与程序正义的相互冲突的价值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网上侦查由于可查信息量较大,因而有利于侦查部门做出快速反应;且易实现远程侦查协作,快速突破串并案,从而大幅度提高办案效益。因侦查主体事先的估计和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不充分的,因而网上侦查容易造成对犯罪嫌疑人乃至与犯罪完全不相干的人的个人信息的入侵,从而导致对隐私权的侵权。因此,网上侦查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应该寻求最佳的动态平衡点。为此,应明确网上侦查的正当化事由,增强网上侦查人员的隐私权保护观念,建立网上侦查的隐私权保护审查机制,完善网络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拓宽隐私权遭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技术侦查成为打击犯罪的重要侦查手段。技术侦查因其高度的隐秘性而与公民的隐私权产生冲突。如何在打击犯罪与保护公民隐私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技术侦查立法追求的目标。技术侦查以侵犯公民隐私权为代价,应受到严格的程序控制并辅以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信息化侦查的全面展开,侦查机关防范与打击犯罪的能力获得极大提升,公民隐私与侦查行为间的冲突愈加凸显。通过进行针对性的立法建设,确立信息化侦查中的比例原则、限制范围原则,构建严格的侦查措施决定、运用、监督、救济程序,加强侦查信息的安全防范与保密立法,是信息化侦查中保护公民隐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技术侦查合法化是有效应对犯罪新趋势之必然,但应用不慎易侵犯公民隐私权。应缜密规制工作环节确保侦查与保护隐私之平衡,主要包括确定慎用原则、细化启动程序、深化期限规定、明确救济途径等等。  相似文献   

8.
隐私不受干涉的权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完善 我国的隐私权立法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公民隐私权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获得社会的认可,但我国法律对其进行确认仍缺乏明确性,法律在对保护公民隐私权的规定上过于粗疏。本文试图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状况,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技术侦查中国家权力的运用可能与被追诉人隐私权产生尖锐冲突。由于隐私权在规范和事实上都已经上升为被追诉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因此,如何在技术侦查中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被追诉人隐私权给予适当保护,就成为法治国家技术侦查制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之一。为此,现代法治国家以程序法定原则、必要性原则、监督原则及权利救济原则为核心建构起被追诉人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框架。我国现行技术侦查制度不论是宏观基本框架还是微观具体程序都难以有效保障被追诉人隐私权。所以,必须通过观念转变和制度改革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隐私权研究     
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精神权益方面的保护,隐私权成为权利主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理论上对隐私权的认识还不统一,法律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商榷的定论。民法作为"人"法是隐私权得以保护的基础,"从身份到契约"的历程也是隐私权独立的历程;在隐私权的保护中要协调公权力与私权利;从比较法的视点来完善我国的隐私权立法,通过不同法律文化和法律价值的比较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各种网络信息平台的普及和兴起,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成为一种新兴的方式。网络监督以其特有的时效性、匿名性以及自由性,极大地激发了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但公民的网络监督权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将导致监督权的滥用,亦不利于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的保护,还会造成两者的冲突。以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的特殊保护为视角,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协调公民网络监督权的行使与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的特殊保护之间的冲突,希冀对健全监督体系、规范监督行为、完善隐私特殊保护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第828条第4项规定,"以伪造、变造、冒用证件等方式骗取结婚登记的"婚姻是无效婚姻,该项规定存在表述方式突兀、涵义不明确等问题。以特定方式骗取结婚登记的行为实质是违反了婚姻的成立要件,规定其为无效婚姻不符合法理,也不利于保护被侵害民事主体的利益。结婚登记瑕疵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应从行为是否违反了婚姻的成立要件或生效要件进行判断。涉及婚姻成立与效力的实体问题纠纷应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报被宪法明确规定为权利,而对私主体的举报,法律则没有予以明示。从现有的法律来看,公民对私主体的举报不能笼统地定性为权利或义务,而应以具体事项来界定。在明确其性质以后,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应适当地使用该种举报手段,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举报人和监督举报行为,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隐私权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私权是公民重要的权利,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公民隐私权遭到侵害的威胁更加突出,如何加强隐私权的保障也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而本文立足于日本关于隐私权保障的有关判例以及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状况,对日本隐私权保障机制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我国隐私权保障的问题等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有关隐私权保护的问题法学界探讨较多,但有关隐私权的新闻保护问题却并未得以广泛的讨论,也未引起一般公众的普遍注意.以英国王妃戴安娜因新闻侵权(隐私权)而致死的事件为切入点,论述隐私及隐私权新闻保护的概念、目前国内外隐私权新闻保护的一般与特殊原则等问题,力图为我国建立和完善隐私权新闻保护制度提供一点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是现代信用经济发展的基础.以个人信用信息为中心的个人征信体系带来了授信人知情权与被征信人信息隐私权的冲突,平衡两者的冲突是个人征信立法的重要任务.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定与适用的指导,所以,在利益衡量、权利协调、比例、人格尊严原则的指导下,个人征信法律制度将会逐渐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成为最有价值的社会资源。目前在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信息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信息公开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但同时,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种冲突以实现两者的和谐应当根据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利益衡量、宽容协调、人格尊严等四项原则来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9.
论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与隐私权冲突之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方面,是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但是信息公开不可避免的给个人隐私造成侵害,在分析我国隐私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采用利益衡量和权利限制原则,并借鉴欧美的经验,构建安全港模式,从而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两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