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哲 《今日浙江》2007,(24):7-7
借助年关岁底走亲访友,互送年礼,增进感情,是国人注重人伦之情的一种文化情结,无可厚非。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把过年过节当成了拉关系、铺路子,行贿受贿的好  相似文献   

2.
雪白的向往     
我没见过我的祖父。但父亲经常向子女们讲起他。父亲告诉我们,祖父是个医生。但祖父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并没能静下心来行医。祖父在1925年到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后来他以军医身份随北伐军一直打到武汉。可惜他在1932年便去世了。祖父留下遗嘱,要孙辈学医,成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父亲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过协和医学院,但是由于后来与祖父失去联系,没有了经济来源,只好辍学,去谋求一个马上能养家糊口的职业;他当然更为迫切地企盼子女们至少有一位能终于成为医生。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不仅我和哥哥、姐姐们长…  相似文献   

3.
《青年探索》2006,(3):94-94
(一)责任感的缺位 荣伟玲认为,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的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周培源先生是我的老师。周老家与我家又是几代世交,我们两家的往来,得从周老的父亲文伯公与我祖父童伯章的交往说起。我们两家是同乡,祖籍都是江苏宜兴芳桥,周老家住芳桥后村,我家住桥南河边,近在咫尺。清末,芳桥的读书人不多,文伯公常与祖父在一起交流思想,切磋学问。我祖父有八个子女,他就在家中开设学堂,教育我的父、叔、姑母等,周老也就来我家与父、叔们一起念书。因此,周老常说,“我与你父亲是拖鼻涕朋友”,意即自小就在一起。当时,文伯公与祖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振兴社会、教育先行”。祖父在镇上创办了阳山小…  相似文献   

5.
方刚 《台声》2011,(1):65-65
离开台湾前的两天,我在台北大学图书馆里寻找着国民党党史数据,希望可以找到祖父的影子。祖父退休前,据说曾做过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的重要官员,但我并不知道确切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朱如如  朱建华 《台声》2011,(9):19-20
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不禁想起敬爱的祖父朱芾煌先生。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川籍革命党人中,祖父是一位在事业和学问上都很有成就的人。他的事迹也成为激励我们后辈子孙不懈进取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人来说,年关是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几十年来,凡是年关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张旗鼓地开展访贫问苦活动,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贫困群众的关爱,展现的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细致入微,无疑是一个优良的传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个优良传统应具有更丰富的涵义。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宗法的特点是:亲属关系拉得远,亲属名称分得细,特别是先生后生要有不同的名称,如兄弟姊妹等。父之父为祖,古称王父;父之母为祖母,古称王母。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景(同“昆”)孙,景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父之兄为世父(伯父),父之弟  相似文献   

9.
唐高祖李渊二十子李元祥后裔武阳王李皎江嫡系靖王李远公,因逃避皇宫政变,避难翰林崎。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翰林崎离大田县城有6公里。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总人口有628人。但常住人口不足百余人。青年人都在外从业。——题引我想象得到它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就像祖父讲过的故事一样,迭宕离奇。李氏后裔来到了这里——在这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求得一处“世外桃源”,也为自己的心灵寻到一处安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你在我心安     
魏品 《协商论坛》2008,(11):60-60
祖母86岁时候,眼不花耳不聋的,还可以在屋内眯着眼睛做针线活。而大她两岁的祖父却不行,一步挪不了两寸,他总是安静地坐在院门口晒太阳,一坐就是大半天。 两个人,只不过隔着几米远的距离,祖母却每隔10分钟,就要大声唤一声祖父:“老头子。”  相似文献   

11.
1898年12)q19日.郑振铎出生于浙江温州(祖籍福建长乐)。对这个出生异地他乡的郑家长孙,祖父疼爱有加,为之取名振铎,字警民。铎乃一种古乐器,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一一其寓意十分明显,祖父希望长孙将来有大作为。同时,祖父还给郑振铎取了一个颇具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名“木官”,为的是好养,不至于夭折。  相似文献   

12.
过年     
年关在迩,一些同事见面就问我:要回去过年么?  相似文献   

13.
祖父生于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1999年4月17日仙逝。祖父与千千万万个祖父相同,又与千千万万个祖父不同。祖父豁达开明的性格、远见卓识的智慧和重教育、讲文明的风尚,一直是鼓励我们向上的动力。而更令我们敬佩的是,祖父是个无神论者。党的三中全会以前,在农村  相似文献   

14.
张铭歌 《世纪行》2011,(7):42-46
以武昌起义为胜利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它在世界上也是举世瞩目的奇迹。在全球华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曾亲身参与这一伟大革命洪流的先祖父张难先。早在1904年,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指引下,祖父就与同时代的革命先贤们,在总结以前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中,  相似文献   

15.
1956年11月26日,我的祖父林伯襄在开封病逝。当时,我只有六七岁,刚刚记事。社会各界人士怀着巨大的悲痛络绎不绝地来吊唁祖父,特别是河南大学的很多师生都泣不成声。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的领导,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的嵇文甫、省教育厅高镇五厅长等亲临吊唁,主持开追悼会。此情此景,虽然过去了50多年,但仍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张梅颖同志在2000年底当选民盟中央副主席。她是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同时还担任全国妇联执委、全国人大代表等社会职务。张梅颖医务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在一个中午,她用工作间歇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祖父留给我最宝贵的是精神财富张梅颖祖籍四川南充,是伟大的爱国民主人士、原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先生的孙女。张澜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和进步,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这些优秀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对他的家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张梅颖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在祖父身边生活的日子,祖父…  相似文献   

17.
东方网2月20日消息:春节长假转瞬即逝,短短的七天时间让不少白领们大呼“太短了”,尤其对于那些在上海工作的外地白领们,更是感觉来去匆匆,颇为无奈。“陪不了家人几天就赶着回来了,不然怕买不到回程的车票啊!”刚从黑龙江赶回来的卜小姐口气中显得有些失落。年关回家路途艰辛,让很多人怀念探亲假,如果平常有探亲的假期,何必去挤年关?  相似文献   

18.
诚信的诠释     
鲁钟鸣 《政策》2010,(4):60-60
临近虎年年关,一束灿烂的信义之花绽放在鄂豫大地。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为了恪守年关“不欠薪”的诺言,顶风冒雪从天津往家乡赶,不料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擦干泪水.忍痛先放下哥哥一家的后事,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60位农民工手里。这对“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举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感动了全中国。  相似文献   

19.
黄克 《当代广西》2009,(23):15-15
我家在东兰县武篆镇,与韦拔群同乡,在魁星楼旁边。我的祖辈四兄妹——祖父黄焕章、二祖父黄焕珍、三祖父黄书祥、始奶黄美伦都参加了韦拔群组织的早期农民革命。大革命时期我的老家是韦拔群等革命同志经常来往和开会的地方。三祖父黄书祥,也就是我的书祥公,由于秉性刚直、智勇兼备、斗争坚决,深得韦拔群的赞赏。  相似文献   

20.
平心而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能够过好“年关”,把“年关”变成“廉关”的。但也勿庸讳言,确有少数领导干部为利所束,贪图钱财,把连年过节视为聚敛财物的良机,大肆收礼受贿。更有甚者,竟然向下属或有求于自己的人索要钱财,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风气。殊不知,“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不觉中便受制于人。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