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十年来的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研究是在国内外宋代家族研究、宋代家族文学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宗族文化研究等风气的影响下开展起来的。它滥觞于海外,先影响及台湾,后鼓荡于大陆;研究方式以综合研究与个体研究为主;在史氏家族的历史、政治、文学、文献及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并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趋势。毋庸讳言,现有研究存在一定问题,也有不小的学术空间,值得进一步开掘。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12,(9):75-76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宋代以来,在各级府衙书写和张贴楹联,已经成了一种风俗。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这种风气更甚。  相似文献   

3.
聂玉波  王玲 《世纪桥》2023,(9):83-85
宁波优秀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深刻认识宁波优秀地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从价值导向、内在逻辑、现实实践、文化传承四个维度,探讨宁波优秀地域文化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四条融合路径,即挖掘核心元素,丰富思政育人内涵发展;融合多元渠道,提升协同育人目标实效;坚持师生同学,形成思政育人源头活水;创新传承方式,建设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艾素萍  曹容 《世纪桥》2012,(15):41-42
围绕死亡进行的遗体处理、怀念、祭奠等一系列礼俗活动构成了丧葬文化的主体。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在丧葬中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由于受哲学思想、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社会伦理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西方传统丧葬文化中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这些差异性的跨文化比较,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助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丧葬文化,稳固社会伦理、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思念 《学习论坛》2010,26(9):55-58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关注点中。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正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意义,发挥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作用,形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蓬勃气象,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百花园和众多文化流派,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68-68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简称闽,史称八闽,宋代置"福建路"而得省名。福建依山面海,境内峻岭耸峙,海岸曲折。福建虽与中原腹地相距遥远,但自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相融衍生,朱熹等闽地学者启沃的丰厚的人文积蕴,门户的敞开又受海洋文化的浸淘,遂形成了既托足于地域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执守于传统又善于兼收并蓄的闽文化,并构筑了绚丽多姿的八闽民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兴起的背景下,宋代音乐出现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情形,其传播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采用的传播方式手段以及传播影响范围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与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宋代的音乐文化与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8.
宣兆琦  杨宗杰 《理论学刊》2007,(12):104-107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不同地域群体生产、生活方式及传统的不同,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先秦时代,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时,对文化概念的认知应该与时俱进。由齐文化的命运推及其他先秦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其下限定在西汉武帝时期比较合适。先秦地域文化间的相互关联要求今人必须加强比较研究。当地域文化的研究超越了初级阶段后,还应当把探索和彰显其普世意义作为主要任务。因为地域文化间的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今天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人们也需要交流,需要相互支撑和支持,因此,建立地域文化研究协调合作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钱达理 《世纪桥》2012,(11):19-20
中国古代有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中国古代典籍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其主要是“述而不作”“理念想通”,作为古代的读书人只要基本上掌握九部经典的思想,就能够掌握中国文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李友仁今日学界所言之齐鲁文化,意指发源于今山东地域的古代文化。其实,齐鲁文化,如就起源说,它既包括起源于今山东地域的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也包括起源于今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或称中原地区的各地文化。黄河流域,包括渭水...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向度性。“向”是旗帜和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纵的拓伸,关系到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举什么旗帜;“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精神文明横的延展,关系到能否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确保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在此前提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状态上都面临严峻挑战。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发展中实现“向”与“度”的协调统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