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道德问题,除了加强社会成员的德性培养之外,还需要通过制度尤其是法律来解决.立法和司法是法律解决道德问题的两种重要途径.道德问题的立法解决,是将道德适度转化为法律,实现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制度化,强化道德约束力,引导社会成员崇德向善;道德问题的司法解决,是通过司法的救济机制,倡导合道德行为,抑制非道德行为,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法和司法双管齐下,能够整合多元价值,协调利益冲突,凝聚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增强道德认同,构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同时,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又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法治化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治化是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应当是也必然是法治化的新农村.然而在法治化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种种障碍.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涉农法律体系,健全执法司法制度等,以进一步推进法治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民政治发展权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我国农民政治发展权存在缺位现象.完善农民政治发展权的立法、加强农民政治发展权的执法和司法救济,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展权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政治背景.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社会背景.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已经比较完备,但社会事业的立法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这是完善社会事业立法的法律背景.我国社会事业立法存在立法理念两分化倾向、立法缺乏整体层面的把握、法律空白领域较多等不足,因此,可以通过从根本上转变立法理念,从整体层面完善社会事业立法,加快社会事业重点领域立法进程的基本思路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事业立法.  相似文献   

5.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两种途径,即立法途径和司法途径.立法视野下的法律体系观符合现有的法学理论和理性主义立法观,但它是从静态的角度看来法律体系,忽视了社会生活复杂性和人的理性的有限性.通过司法完善法律体系缘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量.地方法院的竞争是解释通过司法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范畴.“疑难案件请示”、“民间法”、“案例指导制度”是通过司法完善法律体系的有力证明.要积极发挥地方法院的制度创新功能,使法律的普适性与地方性、全球化与地方化真正协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实践之中,实现立法与司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民间组织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社会组织,既是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7.
视点扫描     
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正促避和谐社会的构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8月9日在河北省就人民法院工作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等进行调研时强调,司法是解决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发挥司法惩罚犯罪和化解纠纷职能、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8.
周建国 《传承》2010,(15):28-29
实现农民政治发展权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我国农民政治发展权存在缺位现象。完善农民政治发展权的立法、加强农民政治发展权的执法和司法救济,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展权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6,(24):24-25
1.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完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首先,完善社会管理既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就是要转变政府管理的职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组织的作用。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之后,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即构建和谐社会的阶段。因此,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护法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和实施,而且包括人们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在这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陶波 《人权》2007,(3):21-23
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机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有完善各项人权保障的具体立法的问题,又有宪政文化建设等问题。而宪法进入司法,建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司法救济制度无疑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现  相似文献   

12.
吴敬南 《前沿》2007,(12):174-176
家庭暴力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对其并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在防治家庭暴力方面,法律救济和各种社会工作还不完善,要有效的治理家庭暴力,立法工作必须做出反应,并积极强化立法和司法的介入。  相似文献   

13.
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立宪政治的核心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复杂多变、矛盾层出、阶层分化、利益多元。一系列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势给民主法治建设带来了不少困难:地方民主和法治不够健全、公民社会组织发展不畅、基本权利立法不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不力等等,这些问题对基本权利的实现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对此,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转型中国的社会特征,从社会机制和法律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制度构建和技术设计,通过健全政党法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加强基本权利立法、推动司法救济等等,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2008,(3):238-241
一、业务需求背景 建设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民政部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太原"率先发展"构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国社会涌现出司法公信受到社会质疑、司法效果的检验标准存在双重性、司法改革进程处于人为转型阶段的现象。只有把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建设与司法为民理念相结合,把人民的意见与立法技术相结合,把司法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法官决策相结合才能逐步迈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6.
离婚残疾妇女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宪法司法保护已经走向世界化全球化。应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社会保障秩序,开放社会救济渠道,完善相应的司法救济途径,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确认,不仅受高校历史传统和法律地位的限制,更受到高校教育管理权的制约。我国公立高校教育管理权包括行政管理权和学术自主权,行政管理权行使接受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应无法律上的障碍,但学术自主权行使的司法审查和救济却面临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因为大学自治彰显的是"象牙塔"内独有的学术自由与尊严,大学法治凸现的是高教治理规则与一国法制体系的呼应。自治与法治并行不悖,自治决定司法审查对教育管理的部分纠纷在裁处上的限制。依法全面规制教育管理纠纷,仅有司法审查机制远远不够,尚需构建教育仲裁制度并完善现有教育立法,以应对大学自治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公民养老权是老年人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法定权利,我国宪法、婚姻法、继承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都对公民养老权保护有明确规定。但法律保护制度具体细节尚存不足,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可从几个方面着手:尽快修改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化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法律的规范、调整和保障,法律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源头性要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从法律上体现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范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特别是要求立法保持和谐统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立法是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这“一刀”实际上是确立处理矛盾的规则,是在“不和谐”中构建和谐。为了确保立法的和谐,维护…  相似文献   

20.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保护环境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而我国现行法律缺少相关的立法规定。应当依据我国的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并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探索正确的构建思路,通过确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