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遗产税作为调节社会公平的“良税”,在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开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遗产税也就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国遗产税开征与否一直争议不断,本文以美日两国为出发点,对三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公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应该开征遗产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各界疾呼开征遗产税,把遗产税作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确实,遗产税的开征不仅能够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还能够提高社会公平与效率、缓和社会仇富现象,构建和谐社会。但是,通过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开征遗产税的外部条件和传统文化的支撑。此时,贸然开征遗产税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如极大的挫伤广大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通过对利于弊的博弈,我国目前尚不适宜开征遗产税。  相似文献   

3.
雷正 《法制与社会》2012,(25):113-1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发展也日新月异,居民个人财富不断增加,但贫富差距也随之拉大,。为此,开征遗产税的呼声也不断加大。本文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以及社会、经济、道德环境,分析遗产税现阶段在我国开征的可行性以及阻碍,并提出相对合理、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是否开征遗产税问题——从法社会学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在遗产税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纷纷改革,而中国的该项立法工作也暂时搁浅。本文在分析征收遗产税的社会条件及社会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是否征收遗产税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在征收遗产税问题上仍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平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它有利于研究并解决我们今天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理论基础。这里以苏州为研究事例来阐述社会公平,以及如何来做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持续扩张之势,这使得被赋予了调节贫富差距厚望的遗产税重新成为热议话题。纵观国际上废除遗产税的浪潮,在分析美国遗产税风波的基础之上,正视我国实施征收遗产税的客观条件和所面临的困难,应看到遗产税立法在我国具有可行性。立法机关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慎重选择起征点、税率及税制,并制定赠与税作为遗产税的辅助税种,同时也应尽快完善个人收入监控制度和资产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作为社会性之法,在实现社会经济效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本文阐述了经济法环境下的公平价值的内容,通过我国反垄断法草案对公平价值的体现,进一步阐释社会公平应该是经济法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国和日本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贸易关系的越加紧密,贸易的法律冲突也越发增多,其中商品交易的增加和商标的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上近年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强调,在这种环境下对美日两国的商标制度进行研究比较,对于我国现有商标制度的国际化接轨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据现有书刊的论述,专利战略的基本模式有十三、四种,都已是公知公用的谋略,各国企业均可自由选用。美国是专利战略的创始国,运用专利战略已有八十年之久的历史。日本是在二战后受到美国的专利进攻后,拜美国为师,学的也是美国的那一套。但是,日本却未囿于师教,而是在认真研究了对手的战略战术后,结合本国的科技实力,摸索出能与美国的专利攻势相对抗的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视域中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相互联系,互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其外延包括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变得益加重要。高等教育又与国民个体今后发展的机会、权利、利益等资源分配的获得紧密相关,国家通过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积极介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机会均等,并使受教育者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普遍获得提高,不仅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必经路径之一,也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理念之一。同样,在邻国日本21世纪初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化政策仍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里尝试通过对日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后对从教育平等走向社会平等的发展策略调整进行分析,寻求一些对我国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法规及尽早实现教育强国梦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互连网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因而网络引起的法律诉讼案例增多。本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典型案例,以期对我国的相关法律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日本法治化历史的分析,对中日两国的法律制度发展进程进行比较,指出两国法治化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法律制度,以期早日实现中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李鄂 《法制与社会》2012,(19):89-92
目前对修改《个人所税法》的讨论日益热烈,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对经济公平的探讨也不断的加深。特别是日前提交人大讨论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一系列制度更是引发对经济实质公平的争论。就个税征收而言,实现经济实质公平需要经济法基本理念的支撑和大量相关制度的共同协调。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刘双丰 《行政与法》2014,(11):12-15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社会管理的新格局,使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成为必然。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体制机制,提升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通过分析社会、国家决定和宪法立法的概念,通过德国法学思想区分国家和社会两个概念的历史,在当代德国宪法确立的国家和社会相分离的基础上,讨论了社会行动者对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决定的影响,着重从规范和政治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与这些影响密切相关的机会和风险,表明宪法在维持机会和风险之间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作者希望德国的经验对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李智 《法制与社会》2012,(20):238-239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教育领域最能引发公众舆论的话题之一,并以公平为最高原则.但这种利益诉求在以社会阶层流动为指向的功利教育环境下,其对公平的种种探索却常常演变为对社会分层的固化.本文试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审视在社会分层过程中考试制度的角色,探讨时考试公平的追求在这种角色下是如何固化社会分层,并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导向对教育伦理和教育本质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周玲丽 《河北法学》2002,20(Z1):85-87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公平正义是任何一个社会及其成员所追求的共同价值目标,这也是良法应有的价值取向。所以,在经济法和民商法中都体现了对公平价值的追求。从两者所追求的公平价值内涵的不同、侧重取向的不同以及实现公平价值的手段不同来说明它们各自追求的公平价值的特点。经济法注重实质公平,而民商法注重形式意义的公平;经济法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平,民商法是个体利益的公平;经济法追求分配正义,民商法倾向矫正正义;经济法有公共权力做保障,而民商法主要依赖私权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总体表现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入学和毕业人数大幅攀升等。但与此同时,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凸显,教育获得的城乡和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本文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教育机会公平的宏观结构和制度性因素以及微观因素。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不平等的扩大、阶层结构的定型化、教育回报率的上升等结构性因素使教育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从而导致社会各主体在教育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一系列与人才培养和选拔有关的制度设置或教育政策强化了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和教育获得的决定性作用。城市或优势阶层凭借更丰富的各种资本,帮助子女在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或升学机会方面取得胜利,最终导致受教育机会的城乡和阶层差异不断加剧。结构性因素和教育获得的微观过程两者相互强化,陷入一种非良性循环的过程之中,最终可能带来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或两极分化的风险。最后,作者指出,制定合理均衡的教育制度和具体的政策,逐渐弱化教育的阶层再生产功能,是教育决策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