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各成员经济体的共识。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强的国家,日本对促进东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日本的这种作用有其内在局限性,在克服日本的这种局限性上中国具有天然的潜在优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崛起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了三国自由资本模型,通过分析各国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贸易自由度等因素对国家和区域产业份额及福利水平的影响,考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其次运用面板引力模型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评价,检验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对贸易、生产、投资领域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最后在理论模型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结合东亚区域经济崛起的客观事实,提出了深化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合作不同于欧洲的统一观念和制度化建设,主要来自于权力与利益的互动联系,运行中突出市场导向而缺乏制度规范.应认真总结欧洲一体化历程的经验,并与东亚地区合作模式进行比较,以新地区主义视角来探讨适合东亚特色的地区主义合作道路.东亚区域合作应发挥东盟的地区主导作用,完善东盟与中日韩的"10 3"合作机制,共同塑造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开放性、协商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实现利益共同体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东盟自身合作发展的多元性特征,显示了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智慧,是东亚区域化的核心角色,也是东亚一体化中的主导力量。东盟在不断调整自身战略选择的同时,促使东亚的合作朝着区域一体化方向深入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在区域合作和地区一体化中显示了较强的解释力。东亚区域合作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是由该地区各成员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提高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来克服其发展障碍成为东亚各国的内在要求。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区域合作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区域性公共产品可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动力来源;另一方面,东亚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其区域合作的进程是密切关联的,区域合作的不断加强可以使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因东亚地区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具备主导东亚区域经济组织的能力与条件,这就为东亚地区达成多极主导的、更加公正的自由贸易协定创造了条件。而且,其应由各国在认知自由贸易就是公平贸易的基础上,借鉴WTO、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取得经验,在平等原则、普遍性原则与无强迫原则的指导下达成。  相似文献   

7.
曾经给东亚地区社会发展带来重创的SARS危机和印尼大海啸推动了原本沉寂的东亚社会地区主义的兴起。东亚各国从国家利益与地区利益两个层面出发,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合作主张。而东亚地区由于其复杂的区域特点,要迅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社会政策也面临着重重困难。面对新的国际与地区形势,未来的东亚地区社会合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正在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和格局,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内在矛盾,因而迫使东亚国家致力于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从其发展趋向来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必将从目前以对话协商为主走向制度化和一体化道路,逐步实现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乃至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印度这两大发展中的邻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有着诸多的共同利益,两国关系近年来呈现出积极前行的态势。但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等仍阻碍了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国从战略层面、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考虑,都在积极参与东亚地区合作进程。这是一个新的平台与机制,使得两国的双边关系融入到多边机制中,一定程度上为中印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政治转型及民主化的浪潮,形成了所谓的东亚宪政主义。在第三波全球性民主化浪潮中,东亚宪政主义的发展引人注目,其已经显示的特质、路径和模式与西方古典宪政相比具有若干不同之处。反思和检讨东亚宪政主义发现,这种宪政发展路径并不是一种成熟的宪政成长模式,并不具有可以为其他后发国家效法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相反,任何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最终都必须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中得到体现,经济起飞的成果最终都必须在一个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宪政体制内得到维持并公平地让民众分享。  相似文献   

11.
楼苏萍  王佃利 《公共行政评论》2016,(4):88-103,207-208
家庭在东亚国家的福利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已经对东亚地区以家庭为首要责任主体的政策取向形成了巨大挑战。如何在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回应需求增加与家庭功能弱化之间的矛盾,东亚地区国家面临着政策方向调整的压力。论文梳理了日本和韩国在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福利政策的发展,从社会政策的家庭主义分析框架入手,讨论了以日韩两国为代表东亚福利体制家庭主义的变迁轨迹。论文认为,传统东亚的家庭主义是一种隐性的家庭主义,假定家庭是老年人福利状态的首要责任者,社会政策既不致力于增强家庭的功能,也不支持家庭之外的福利主体的作用发挥;伴随着老龄化,东亚家庭主义开始在增强家庭功能与寻求对家庭的替代两个方向上进行的政策努力,向自主的家庭主义靠近并形成自身特点。论文从具体社会政策角度切入讨论,超越传统从儒家文化与意识角度的探讨,使得家庭主义的变迁更容易被观察与分析,也为后续更为精确的量化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威权体制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东亚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双刃剑作用。政府积极干预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政府理性的有限性又导致了政府干预失当、政府与市场关系畸变;政府的强力控制实现和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权力的随意性和无约束性又滋生了腐败流弊;虽然部分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任务,但政治发展与经济现代化之间仍然严重失衡,威权体制最终还是被民主体制所替代。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人权模式是与其整体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模式紧密相关的,但其人权模式存在弊端,一味地强调保护个人的权利,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因而并不完全适合东亚区域组织.  相似文献   

14.
韩笑 《法制与社会》2010,(13):139-140
新时期美国政府的东亚战略更加注重在地区的主导权、话语权以及安全稳定利益。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一方面可以利用美国东亚战略,把握趋势,营造环境,并积极发挥大国作用。另一方面则要警惕风险,防止价值体系的混乱和共同体认知基础的削弱。只有发挥具体经济政治组织的作用,尊重多元文化,创造和谐国家环境,东亚共同体构建的进程才能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东亚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体在政治集权、经济自由、开放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飞跃和社会发展。虽然新权威主义政体并不排斥民主和法治,且宪法均获得了名义上的权威,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优先战略,东亚国家政治结构呈现出民主工具主义和"国家主义法治"的症状。在20世纪末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东亚各国通过立宪主义的方式实现了民主主义的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东亚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国际社会对东亚经济有W、V和U型三种不同走向的判断,东亚经济复苏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目前这两个方面有不少因素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展望东亚经济发展的前景,其经济走向在总体上和短期内不太可能呈现出W型和V型而应当是U型的,只要自身素质和国际环境进一步改善,东亚经济会逐步加快复苏,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东亚区域主义法律话语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艺 《法学》2005,(1):21-26
东亚区域主义法律话语的形成和兴起,是近年来东亚各国法哲学发展的重要动向。特别是连续几届东亚法哲学大会的举办,促进了这种区域主义法律话语的形成和兴起。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主义话语的历史性的梳理和考察,试图揭示此类话语所设计的共同体的想像性,并说明真正的东亚共同体形成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使得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并逐渐形成经济中心和安全中心分离的二元格局。在此背景下,为维护地区主导权,美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同时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其意图是阻碍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削弱中国经济影响力向政治和安全影响力的转化。而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安全和战略设计上各具优势与不足,所以中国应理性认识,抓住战略机遇与战略突破口,发挥自身经济优势,从拓宽经贸合作国家范围、积极推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改革以及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方面扩大国际影响力,为自身发展争取更为有利的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19.
邱凌 《法制与社会》2010,(32):138-139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亚欧会议这一对话机制中不对称性因素的分析来考察制约这一会议进程发展的原因。这些不对称性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程度以及双向交流等问题。另外,我们应当看到,欧洲的发展模式对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合作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东亚,利用传媒合作深化地区认同、加强东亚合作将是极具发展前途一大举措。民族的发展更有可能走向作为文化共同体的民族方向,东亚认同感的培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功能、议程设置作用体现了其在深化东亚认同上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