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将强制医疗纳入了司法轨道,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免受精神病人的侵害、让精神病人得到妥善处置提供了司法依据。本文结合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太原市首例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案,总结办理该类案件的一些经验做法,同时提出精神病人强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以下简称"强制医疗程序")以特别程序的方式纳入新刑事诉讼法中,实现了强制医疗程序的法治化和司法化。本文拟对该程序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对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但强制医疗本身隐含着侵犯人权的风险,需要加强监督。强制医疗的法律监督包括实体监督和程序监督两大方面。实体监督主要是对强制医疗适用条件的理解和把握;程序监督则主要是通过履行侦查、审查起诉等职能、设立专业委员会等方式对审理和决定程序、执行程序及救济程序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4.
魏妍岚 《法制与社会》2013,(34):167-168,181
新刑诉法在特别程序中增加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填补了刑法第十八条中对精神病人“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具体操作中程序性规范的空白,对促进社会秩序稳定、保障精神病人合法权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检察院作为监督机关,应当加大对强制医疗程序审查和执行监督的力度,以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专章设置了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特别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相继对其进行了细化,为肇祸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规范化提供了程序性保障,彰显出我国对精神病人的重视与关怀.然而鉴于该程序首次入法且条文稀疏,仍存在着适用对象范围狭窄、涉案人程序性权利缺失、救济机制运行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借鉴域外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以立法精神为导向,明晰强制医疗适用范围、填补程序性缺陷,保障涉案人程序选择权、完善救济措施是强制医疗特别程序获得实效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以下简称强制医疗程序[1])作为四个特别程序之一,用6个条文从强制医疗的适用范围、决定主体、启动程序、审理程序、救济制度、检察监督等角度,对强制医疗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发挥政府医疗救助作用、保护精神病人人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修改后的刑诉法只是对强制医疗制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是针对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犯罪程度,但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如果仍然存在人身危险性,则对其进行强制医疗的刑事特别程序.本文将通过三大部分的论述,对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修改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4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关于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世界各个国家规定也不同,但是综合起来,笔者将刑事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归纳为三个条件:行为要件、疾病要件以及危险性要件。一、行为条件——行为达到犯罪的程度刑事强制医疗适用的首要前提是被强制医疗人  相似文献   

9.
任丽红 《法制与社会》2013,(25):119-120
新《刑事诉讼法》以专节的形式在特别程序这一专章中增加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这无疑是刑事诉讼法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程序不仅彰显了程序正义理念,还破除了"行政化"倾向,但适用对象过于单一且有些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扩大适用对象范围并增加相应规定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强制医疗程序是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特别刑事诉讼程序,检察机关应在实体和程序方面加强对强制医疗案件的审查工作:在实体方面,包括对暴力行为程度的判定、对行为人是否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判断以及对行为人是否具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的判断;在程序方面,笔者对会见涉案精神病人的必要性、精神病鉴定做出前对涉案精神病人的关押问题、办案期限与退回补充证据期限问题、对公安机关申请强制医疗的监督等特殊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成柱 《法制与社会》2013,(26):250-251
2012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其中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围绕法院管辖、审查内容、审理方式及程序、救济方式以及解除程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化。本文重点对其中的部分条文进行评析,并结合对域外立法例的考察,针对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对象问题、司法决定程序和司法救济三个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对我国司法实践的部分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增设"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是对《刑法》第18条的历史性回应。为保证程序运行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防止国家公权力对公民私权利的侵犯,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28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这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在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延伸。但是,修改后《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3.
张弛  谭果  王楷 《法制与社会》2013,(32):143-144
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由于法律的规定较为简要,司法实践也较为欠缺,为了规范侦查程序,保障涉案人员的人权,检察机关需充分发挥侦查程序中的法律监督的职能,构造出合理的检察监督程序亦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4.
岳阳 《法制与社会》2014,(22):29-30
强制医疗制度是为了保障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实施暴力行为且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采取强制性治疗的一项法律制度。目前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仍存在着一些制度适用的模糊地带。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强制医疗制度的适用程序,分析当前司法实践中强制医疗程序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着重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强制医疗是为了防止精神病人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而由特定主体决定对其进行强制性医疗,以期降低其人身危险性、帮助其重回社会的一项特殊制度在我国过去的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缺乏对强制医疗的程序性规定,为了加强对精神病人的管理,一些省市纷纷制定关于精神病人治疗与管理的规定,但是这些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政府规章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效力。直到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出台(下文称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新增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刑  相似文献   

16.
精神疾病是我国最主要的疾病种类,在我国约有1600万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每年有多达数万起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件.为了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在特别程序中新增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初步构建了刑事强制医疗制度,这是制度上的巨大进步,为在司法实践中解决精神病人在肇事肇祸后得不到管束和治疗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但当前程序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善.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重症精神病人约1600万人。时至今日,精神病人伤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法律难题。我国对精神病人采取"自愿就医"原则。许多家庭对精神病人疏于管理、治疗,任其游荡在社会,致使精神病人伤人事件从偶发演变成频发。2014年1月1日,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适用强制医疗的规定实施一年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6起申请强制医疗案件,案情涉及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妨害公务等暴力行为。以下为其中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8.
任燕珠 《中国律师》2013,(12):70-71
修改后的刑诉法在第五编第四章新增加了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以下简称强制医疗)程序,对公、检、法及强制医疗机构等相关职责进行了规定。“两高”及公安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办案规定,对相关规程作了进一步的细化。本文就如何理解构成要件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强制医疗程序在实践运行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当下对该制度予以具体化、明确化、规范化,确保其正常有效的运行,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一、从两个实发案例谈起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五篇第四章设置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首次规定要通过司法程序来决定当事人是否需要强制医疗,标志着强制医疗司法审查模式在我国全面确立。《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笔者所在市发生了两起强制医疗案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刑事诉讼法》新增的特别程序,强制医疗程序的设立完善了对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的司法解决程序和方式,颇具积极意义。但是有些特殊情形,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未作出具体规定或者规定并不详尽,比如,对于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条件如何理解?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监督方式如何加强?强制医疗程序是否存在法律的溯及力?被追诉人在诉讼过程中才丧失刑事责任能力是否也应当纳入强制医疗程序中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加以解决,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