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政法学刊》2016,(1):112-122
完善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尚需检讨民事诉讼、纠纷解决、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这包括对作为纠纷解决的民事诉讼目的的反思、中外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生发背景的讨论、传统中国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比照、纠纷解决理论的深挖与整理总结、诉讼及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之于中国社会的观念,以及纠纷解决理论研究方法的调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思想意识领域的要求也随之增长,特别是在国家加强依法治国的指导下,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社会中潜在的纠纷逐渐显现出来,社会矛盾随之增多。本文以对辽西地区纠纷现状的研究,探求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期对司法实践提供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探析——以ADR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行政与法》2009,(9):58-60
ADR是对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其对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需求。缓解法院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以ADR为视角,构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现实;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完善调解制度和司法制度来构建ADR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于化解农村社会纠纷.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社会学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法社会学“纠纷三阶段”理论的框架中,社会整体层次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忍受”、“回避”、“压服”、“调解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机制”和“审判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机制”等类型。其中,“调解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机制”和“审判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机制”对于缓解因行政纠纷导致的社会压力,维护既有行政法律秩序的正统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的“审判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机制”的行政诉讼制度由于存在着吸收纠纷的范围有限、第三者中立性缺失等问题,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行政领域引入ADR。  相似文献   

5.
当前,虽不敢妄言中国已经进入“后诉讼时代”,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合理性已被诸多学者反复论证并在实践中广泛采用。在此背景下,关于多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建构、完善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热情不减的探讨课题。置身于纠纷解决途径匮乏的现实情境,此种关注实为必要。不过,令人稍感困惑的是,人们在倾心构筑多种纠纷解决方式之际,却忽视了纠纷解决需求者在面临具体纠纷时选择之迷茫,这种“多元性无知”无疑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推行之羁绊。通过探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之引导机制,指引当事人找到进入“某个恰当程序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论医患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医患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根据医患纠纷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需求以及纠纷疑难复杂程度,采取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化解矛盾纠纷的优势,尤其是人民调解调解组织在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关系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希坤 《法制与社会》2010,(32):25-25,29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指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法,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本文首先介绍了ADR的概念和特征,之后具体介绍了几种主要形式,最后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论证了我国司法性ADR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律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应钦 《中国司法》2005,(10):60-62
在民众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的时代,在人们从胆怯到勇敢地走向法庭的时候,我们对于为保护合法权益而纷纷诉诸法庭的做法推崇之至,以至为了权利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行为成为一种维权标志。然而权利的维护是需要成本的,诉讼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在不顾一切为权利而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不得不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于是,人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纠纷都必须上法庭才能解决?诉讼是不是纠纷解决的惟一途径?最近以来,国外兴起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英文简称ADR),这种机制包括诸如调解、谈判、仲裁以及早期中立评价、中立专家事实发现、简…  相似文献   

9.
纠纷解决与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该正视纠纷的法律效果,对纠纷的积极机制要有进一步认识。要根据纠纷的特点及社会提供的纠纷解决机制,作出谨慎的抉择。应重视法律处理纠纷的机能  相似文献   

10.
在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法律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行政纠纷的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似乎行政纠纷的法律解决机制正成为一块用之不便,弃之可惜的"鸡肋"。本文指出为了有效解决城镇化以来日益增多的行政纠纷,必须完善现有法律解决机制,同时完善法律机制同非法律机制的衔接,走出进退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透过农村中两种处理纠纷的方式,即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和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来探讨适合农村环境的纠纷处理方式。非诉讼的纠纷处理方式在农村比较流行,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正义和谐的失衡,作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力量不足,所以不能一味的鼓吹采用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本文基于正义与和谐的平衡的出发点,试图建构适合农村发展的、和谐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与法律相关职业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我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的演化过程以及各种阶段的法律相关职业的兴革。我国现阶段民事案件数量增长之快对法律相关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大学法学教育则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杨建文 《中国司法》2012,(10):42-45
随着律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作用的增强,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在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矛盾纠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重构我国多元、高效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璠 《科技与法律》2009,78(2):87-9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伴随着知识产权纠纷数量与复杂程度的日益增加,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有必要研究借鉴美国运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经验做法,探寻在知识产权解纷机制中合理运用ADR的制度选择,重构我国多元、高效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ADR即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是在利益冲突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和法院弊端日益显露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追求纠纷的高效率、低成本解决为目标。本文在分析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建立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及其如何构建。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所引发的环境纠纷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在纠纷解决机制中,传统的诉讼方式仍占据着主要地位,但诉讼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新型环境纠纷的专业性等特点,决定了仅仅依靠诉讼来解决环境纠纷并不现实,需要大力发展诉讼外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环境纠纷,本文从环境纠纷和ADR制度的特点出发,在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纠纷ADR机制的同时,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ADR与我国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DR即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是在利益冲突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和法院弊端日益显露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追 求纠纷的高效率、低成本解决为目标。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我国有必要建立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西安性骚扰案件后,在我国建立妥当的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是最早关注性骚扰问题的国家,其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也是最完备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由专门的  相似文献   

19.
郑世保 《政法论丛》2014,(3):120-126
域名纠纷是网络民事纠纷的一种,使用诉讼和ADR来解决域名纠纷将面临“纠纷解决的会面成本较高”等缺陷,同时域名纠纷的责任要件的认定有时借助网络就可以完成而无需当事人双方会面.为此域名管理机构创立了专门解决域名纠纷的域名ODR机制,以便快捷、廉价的解决域名纠纷.为鼓励当事人选用域名ODR来解决域名纠纷,域名管理机构把域名ODR设置为附条件的诉讼前置程序以保证域名ODR有充足的案源,另外裁决结果易于执行性、专家裁判、裁判快捷高效、费用低廉等优势成就了域名ODR,但是域名ODR也面临着困境.  相似文献   

20.
徐美倩 《法制与社会》2013,(11):105-106
我国目前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并不单一,多种多样,已经建立起了包括调解、仲裁等多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及行政裁决、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但是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相互之间未形成一个有机协调和良性对接的有机体系。简而言之,当前的问题不是要创造更多的纠纷解决方式,而在于有效整合各类纠纷解决机制。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建立一个协调、互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必要的立法或者制度建设对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衔接,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和整体效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