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富心理及其表现是中国古代社会阶级之间矛盾与矛盾的一种集中体现。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以中国古代人治的社会制度必然产生权利时空与权力滥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古今中国人的仇富心理的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2.
施蔷生 《检察风云》2011,(23):37-37
近期,沪上某知名教授的大作“仇富是中国社会怪现象”引起我近一个月的沉思,并感到一定要用文字写出来向这位尊敬的学者请教。因为其文章中的两个观点,我有些不敢苟同,如果不辩论清楚的话,我认为对社会观念的引导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付小明 《法人》2009,(3):92-93
仇富心理的滋长或消除完全取决于获取财富的途径——只有当全社会的财富都成为阳光财富的时候,仇富心理才可能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4.
胡雪 《法制与社会》2011,(2):171-172
从社会治安管理层面去分析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的仇富现象,详细地分析了社会仇富的表现与对象。从仇富根源入手分析社会消费与解决金融危机的关系,指出仇富与爱富的辩证关系,提出穷人与富人应该拥有合适的心态与均等的机会去发展经济,才能消除仇富心态,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2007年8月13日《北京日报》刊登的资料,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7916名参与者被要求在若干词语中,选择三个词来形容现在的富人,结果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奢侈(57.1%)、贪婪(52.2%)、腐败(45.0%),然后才是聪明(33.1%)和勤奋(31.7%)。这说明,当前多数人对富人印象不好,存在一定的仇富心理。  相似文献   

6.
纪燕萍 《政府法制》2012,(29):46-47
在世界范围内,仇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有一个例外——印度人不怎么仇富。  相似文献   

7.
楚香香 《法制与社会》2011,(13):183-184
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历代人们关心的问题。目前,人们仇恨富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不公正以及人们获取财富的机会不均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富人本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我们要正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相似文献   

8.
孙平 《法学》2006,(11):70-74
仇富现象的存在是一个社会事实。仇富是一种落后的、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格格不入的心态。法律是理性的,不仅必须杜绝部分公民盲目仇富情绪的干扰,而且应该成为消除仇富现象的主要手段。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每个人,不论先富还是后富,钱多还是钱少,其权利都应该能够得到法律的平等保障。在这些方面,立法、司法、行政执法过程都需要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排除部分公民落后的仇富情绪的干扰,决不可把这种落后心态误认为是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9.
瑞士圣加伦法院前不久开出了一张“天价罚单”,其罚款金额高达29.9万瑞士法郎(约合200万人民币):据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汽车驾驶违规罚单。  相似文献   

10.
挖掘机到底哪家强大家已经知道了。可之前这个神秘而又大名鼎鼎的蓝翔技校大家所知不多。直到副校长跨省带师生代校长打架的事情曝光,蓝翔技校终于正面进入大众的视野。种种负面新闻接踵而至。各家媒体以此为舞台,狠狠比拼了一把挖掘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对贫困与犯罪问题的研究无疑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贫困与犯罪问题经常与"仇富"现象有关,"仇富"导致犯罪的发生,可以从犯罪人、被害人,以及国家和社会政策等不同方面寻找原因。为了减少、防控因仇富引发的犯罪,全社会尤其是国家和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体更要充分认识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危机。无论是贫还是富,都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但先富起来的人更要多担责任,有所作为。解决与仇富有关的犯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贫困问题本身。国家在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同时,还要逐步健全和理顺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骂富人也骂钱有一首明曲,写得非常独特,名字叫《富不可交》,作者是朱载培,意思是富人不可结交成为朋友。朱载埴劝人们不要结交“有钱富汉”,因为他总会把你“下眼来看”,那样自尊心就受到了伤害。朱载靖有一次去参加一位富豪举办的酒宴,对方看朱载培是个穷人,就没正眼看他的礼物,并且直接就把他安排在下座了。身处下座,  相似文献   

13.
从亲眼目睹艾绪强被处死刑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时间,在这一个月里,我一直没有动笔记录这个在王府井制造血案的河南人,因为我还没有给这个人做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不希望引导读者误读这个河南人,尽管他血债累累,尽管他也曾博得过很多人的同情。  相似文献   

14.
苏力 《中外法学》1994,(6):19-25
<正> 社会治安和秩序近年来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不好是一个几乎不可否认的事实。不仅与经济联系的明显危害社会和公民的违法犯罪现象大量增加,其它类型的违法犯罪现象也明显增加。本文试图利用法律社会学的一些知识,结合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特别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社会变化探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有关违法犯罪的现象问题。首先,我想一般地探讨市场经济与违法犯罪现象的关系。其次,我将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一下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经济体制转换时期违法犯罪会增加。据此,我就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预防违法犯罪的激增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从理论上分析和理解少年犯罪的成因是应对和处理少年犯罪的基础。本文从社会学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互动以及社会依恋与少年违法犯罪生成的关系,以期揭示少年违法犯罪形成的原因,从而有助于保护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经过改革开放,民营企业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从以往的制度、基因、文化、历史来看,在中国没有传承财产的智慧和制度条件。那么,接下来能不能传下去呢?我认为不确定,八成传不下去。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著名法社会学家布莱克在其《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一书里论证了社会结构对司法过程的影响。在本书中,布莱克将社会学的维度引入到对司法过程的法律分析中,使得人们在社会学的视野下,以一个更宽广的视角观察法律。社会学作为一种"能源"被"自觉利用","使得人们去注意关系,也使得人们去注意其他社会事务"①,然而其对法律的乐观态度却引起了笔者的质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社会学发展必然经历材料积累——范畴归纳——理论建构三个必经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自然延伸。总体上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发展仍处于材料积累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上,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使命是认真做好材料积累工作、遵循必要的学术规范、适时进行社会学基本范畴的归纳。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最重要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丰贤胜 《江淮法治》2009,(12):26-26
2009年5月7日晚,年仅20岁的“富家子弟”胡某驾驶着改装后的犬红色“三菱”跑车把闹市区繁华街面当作赛车场,肆意飙车撞死百姓子弟。起初,这起事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肇事人与遇害人身份对比的落差引发。肇事者胡某系杭州某高校学生,平时酷爱赛车,家中有4辆车,平时就开着跑车去上学。  相似文献   

20.
在村民委员会竞争性选举中,一些地方出现的贿选现象已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大障碍。贿选的产生和蔓延有其内在的社会基础,构成这一社会基础的主要因素有利益取向、村庄派系、人际信任和熟人社会中的面子等,它们相互之间形成共振并反作用于现行相关法律制度。所以必须要完善现行法律制度防范贿选;强化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加强农村公共精神教育等多元的手段和方式来约束和遏制贿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