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里副总理今年3月在西藏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自治区党委在京负责同志会议上指出:西藏要发展繁荣,必须有大批本民族的人才和专家。这是西藏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力的长远大计和重要保证,也是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 大量培养藏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是中央对西藏教育的一贯政策。1980年4月,中央转发的《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就曾明确提到:“要大力培养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帮助他们把建设西藏的主要责任承担起来。”并且第一次把教育援藏,摆在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5,(34)
中国西南边陲的西藏,一向是中央十分关心的地区。一九八○年春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接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于同年五月考察了西藏。一九八四年春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同年八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和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西藏调查研究,就如何进一步落实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西藏经济的发展,同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广泛交换了意见。 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旨在使藏族人民休养生息、调动西藏经济内部活力的一系列特殊政策,提出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的目标。 近几年来,中央的特殊政策给西藏自治区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为了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这些特殊政策,本刊摘编了中央领导同志一九八○年以来关于西藏工作的部分谈话内容。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族改革40年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写下的光辉篇章,是西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从数百年的历史和藏族人民亲身体会中,我们得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藏族和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合则两益,分则俱伤”,谁也离不开谁;西藏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才有光辉灿烂的前途,才有民族的兴旺和发达。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地区,培植分裂主义势力,经常使用的主要手段,就是离间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与相邻省份的磨擦,阻碍西藏与祖国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到本世纪八、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4.
藏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对构建和谐西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弘扬藏族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西藏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5.
雷英 《学理论》2013,(33):224-22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到内地就学的西藏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内地地办藏族学校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比如西藏民族学院,就是一家以地域人文特征为主的藏族学校。从实践来看,藏族学校的学生基础学习能力普遍偏低,总体成绩也较低.缺乏学习动机和热情。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西藏大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建议采用混合管理的模式,以期有益于提高藏族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当前藏族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实施混合管理的效果及策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15)
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与地方的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大幅度提高,与内地一同进入黄金发展期来自权威部门的一系列数字表明,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西藏各族人民尤其是藏族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福祉大幅度增加;西藏进入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藏族人口翻了一番多  相似文献   

7.
西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实行尊重、继承、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重视对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整理、继承和发展。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藏族文化取得了重要发展。 藏语文受到尊重和广泛使用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在西藏自治区藏汉语文并重、以藏语文为主的原则。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该规定的实施细则,并成立了藏语文工作指  相似文献   

8.
云南藏区稳定发展的主力──记迪庆州的少灵敏民族干部张殿光,杨跃萍位于滇西北高原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与西藏相邻,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地方。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宝地。在这块雪山耸峙、神奇迷人的土地上,居住着30多万藏、傈僳、纳西、彝、白等少数民族。改革...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1,(21)
充分尊重藏族的民族信仰,充分尊重藏族的民族习惯,充分尊重西藏文化的特殊性,是半个世纪来我国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也适用于西藏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这个方针,早在建国初期就确定下来,1951年5月23日,在西藏和平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协议签定情况汇报时指出,进藏人员“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这个方针一直贯穿在整个西藏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李许桂 《学理论》2012,(23):9-10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的经济更是落后,相比其他地区而言社会救助在西藏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完善西藏农村社会救助的措施有:发挥政府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管理体系;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实施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平措次仁自述●本刊记者张曙光撰文平措次仁,男,藏族。1937年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理事长,国家级专家。1992年担任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至今。自西藏和平解放开始,中央对西藏研究就非常重...  相似文献   

12.
朱庆  刘川 《瞭望》2000,(44)
本刊发稿之时,传来了任国庆同志不幸去世的消息,我们深感悲痛。谨以此文深切悼念任国庆同志,也献给所有热爱西藏、建设西藏的中华儿女们 68岁的党的优秀干部任国庆 去了。 21年前,时任无锡市崇安区委副书记、副区长的任国庆作为江苏省首批援藏干部之一,踏上了雪域高原。没想到,他在西藏一呆就是21年;21年间他先后主持建成西藏第一座地区级电视转播台、第一座地区广播电台,为推动西藏广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至死仍在念念不忘的,是西藏全区村村通广播电视的计划。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任国庆放弃江南鱼米 之乡的富…  相似文献   

13.
今年九月一日,是我国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社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西藏各族人民步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从此,西藏在祖国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里,开始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光辉道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西藏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努力,艰苦奋斗,西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了加快西藏的建设与发展,党中央于1980年、1984年、1994年三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西藏的发展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切合西藏实际、有利西藏发展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获得了西藏人民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14.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特别是近三年,生活日益改善的藏族农牧民歌更多,舞更美。广大藏族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1)
1994年,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对口支援、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新时期援藏工作办法。1995年,15个省市和33个中央机关部委的621名干部奔赴西藏工作。3年过去了,他们的辛勤工作在“世界屋脊”上树起了新的丰碑。新...  相似文献   

16.
公保杰 《学理论》2012,(28):130-132
以青海藏族游牧部落夏布让为研究对象,以分布于同仁、同德和兴海三县的夏布让部落为研究点。对夏布让部落的历史、宗教、社会、文化进行了研究。从历史上看,夏布让部落的发展,也是甘青藏族游牧部落社会演进的一个缩影,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夏布让部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深刻认识安多藏族社会之过去,准确把握安多藏族社会之当代特性。  相似文献   

17.
藏族习惯法与藏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作为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创造的藏族习惯法曾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藏族法律文化跟其他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新生的民主制度在藏区的建立,国家的现代法取代过去的习惯法,这是历史的必然。藏族习惯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习惯法的回潮,藏族习惯法自身的缺陷对现实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影响着藏区的稳定。因此,界定藏族习惯法的内涵,客观解析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合理对待和利用藏族习惯法,对切实维护藏区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朗杰 《瞭望》1985,(20)
一九五九年三月,西 藏少数上层反动分子违背人民的意愿,发动了阻挠西藏历史前进的武装叛乱。叛乱失败,他们又煽动和裹胁了几万名不明真相的藏族僧俗同胞逃亡国外。从此,这些受蒙骗的同胞在异国他乡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漫长的岁月丝毫割不断同  相似文献   

19.
“从前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菩萨再让我活三年,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一位六十岁的藏族牧民扎西对我们倾吐的心声,表达了西藏农牧民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之情。 不久前,我们骑自行车沿雅鲁藏布江边走边采访,走过了包括农区、牧区在内的二十二个县,接触了很多普通群众,通过与他们广泛交谈,了解到一些藏族农牧民生活的真实情况,深感政府对西藏实行特殊政策,使西藏高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见所闻令人欣慰和振奋。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次座谈会:政策大调整进入新时期1980年3月14日至15日,一贯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的党中央,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依据"实事求是,一切从西藏实际出发",出台了《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中央工作组进藏,标志着西藏政策大调整,西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政策的调整打破了西藏工作进展缓慢的状态,干部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