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带采了莫大的福祉,但也带来了社会、伦理和法律等方面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梳理了目前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方宗教法概观———以法律伦理学和历史的理论逻辑为视角胡旭晟本文最基本的理论预设如下:宗教,道德,法律均是伦理的实体化途径,三者都是人类调节伦理关系的重要机制,在这一背景之下,“法律”的形式化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逻辑阶段:先是法律与宗教、道德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研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意义重大,但由于其研究的主要材料是人类胚胎和胎儿,这就需要在法律上对人类胚胎及胎儿的地位予以界定。目前我国干细胞研究刚刚兴起,急需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伦理与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记者拒证特权与消息来源保密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景 《行政与法》2007,(7):112-115
很多国家的法律及新闻职业伦理规范普遍规定了记者的消息来源保密义务和司法上的消息来源拒证特权,而在我国并没有规定,基于表达自由这一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对该问题立法上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论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劲 《中外法学》1998,(2):32-42
<正> 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是本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国环境立法中出现的一种广泛的立法倾向。这种倾向除了表现为各国的国内环境立法在目标、原则、措施和手段上的趋同外,而且还表现在国内环境立法与国际环境立法在法律体系、法律结构以及法律规范上的趋同。笔者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与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背景以及全球环境保护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人类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在20世纪所发生的改变表现于法律及其规范上的一种信号,它昭示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将在21世纪出现新的变革。以下,本文拟就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运动的背景、思想理念以及法律现象予以论述,并且探讨伴随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过程所出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及其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对其涵义、要求、伦理基础等的分析,提出将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贯穿整个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其基本理念指导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遵循“在不断完善国内国际立法的同时追一步加强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协调”这一必然趋势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开放存取等知识共享模式属于阿玛蒂亚.森所谓"伦理系统"的范畴,不是法律系统的组成部分。基于知识共享伦理系统与知识产权法律系统相互关系上的区隔性原理,"知识产权替代模式说"不能成立。伦理系统与法律系统平行发展才是具备合理性和可能性的未来模式。这一模式提示我们:一方面须固守知识产权的私权定位,限定在私法范畴内改革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另一方面须兼容并蓄,鼓励各种知识共享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芳 《政治与法律》2008,(6):157-159
生命法学是研究生命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部门法学.生命法具有某些与其他法所不同的或不尽相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为本质上的社会性;二为立法上的预期性;三为内容上的伦理性;四为功能上的激励性.如果代孕者是出于互助目的自愿无偿为他人孕育子女,则完全是个人私权利问题,并不涉及公共道德问题,法律就不应当强行禁止.代孕具有一定的积极性,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既不现实也缺乏合宪性基础.胚胎著床前遗传学诊断是生命科技的一项重大发展,但它的应用却引发激烈的伦理争论.容许伦理和法律的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变动性,符合生命科技迅速发展、社会伦理不断变迁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9.
法学教育中的法律伦理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玫  王小萍 《河北法学》2006,24(12):196-200
从法律的内在价值要求、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律伦理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伦理包括蕴含在法律制度中的制度伦理与法律职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法律行为伦理即职业道德两部分.法律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的法律伦理人格,有助于法律终极目标实现的"社会医生".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法学教育理念的重构和法学教学方法的转变.目前,开展法律伦理教育面临的障碍主要有思想认识上的偏颇,社会"道德滑坡"的大环境以及法律国家主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生命法学是研究生命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部门法学.生命法具有某些与其他法所不同的或不尽相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为本质上的社会性;二为立法上的预期性;三为内容上的伦理性;四为功能上的激励性.如果代孕者是出于互助目的自愿无偿为他人孕育子女,则完全是个人私权利问题,并不涉及公共道德问题,法律就不应当强行禁止.代孕具有一定的积极性,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既不现实也缺乏合宪性基础.胚胎著床前遗传学诊断是生命科技的一项重大发展,但它的应用却引发激烈的伦理争论.容许伦理和法律的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变动性,符合生命科技迅速发展、社会伦理不断变迁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1.
中日共犯问题比较研究概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洁 《现代法学》2005,27(3):108-114
共同犯罪作为一种对社会危害显著的社会法律现象,历来都是各国立法、司法和理论界关注的重心之一。对于如何界定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如何处罚共同犯罪中的参与者,各国立法和理论各不相同。基于社会危害性这一犯罪观,我国共犯制度的设定目的是要解决多人共同实行某种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时,将哪些参与者作为犯罪人,在犯罪中所起作用不同的行为人,如何使其承担与其地位与作用相当的刑事责任问题;日本共犯制度设定则以“构成要件”为中心,重视共犯与正犯的区别,如何解决共犯者的犯罪成立条件是其核心课题。这种不同取决于两国刑法所选择的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我国的共犯制度倾向于保护价值,而日本倾向于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2.
以对政府信用概念的界定和评价方法的理论探讨为基础,对河北省市、县地方政府的行政信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理念先行,以完善"人民政府"的程序设计为目标,以建立"有限、有效政府"的职能转换为基础,以"责任政府"为重点,以"透明政府"为突破口,以德、法兼治为保障的改善政府信用状况的总体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姜敬红 《行政与法》2005,(1):117-119,123
以立法的方式对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加以保护,是尊重人类文明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国际社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以立法的方式对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加以保护。我国在此方面作了大量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乃原则性规范保护中国世界遗产难以起到实效。而中国仅有的两个保护世界遗产的专门法:《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和《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均为地方性法规,仅能在所属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且地方立法不可能有全国立法应有的全局意识。因此通过立法制定全国性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保护法》来对中国的世界遗产加以保护势在必行。笔者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保护法》拟分为:一、总则;二、规划与管理;三、文化遗产保护;四、自然遗产保护;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六、法律责任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涉外案件所适用的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外国法的性质和查明方法 ,各国法律制度有所不同 ,外国法既不等同于国内法 ,也非事实 ,在外国法的查明方法上可以采取“职权调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public affairs, human rights,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laws indicate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and thi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hird reform of Chinese law in many aspects. Upon its entrance into the WTO, China carried out a large-scale clarification and amendment of its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corporated itself into the glob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is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legal reform in the country. This reform includes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 restructuring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evolution of the real meaning of law.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w,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modern, global and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legal profession will penetrate much more into the whole Chinese law and its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6.
Beyond the well-known discussion in regard to the Cassis de Dijon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implying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regulations, the topic of mutual recognition and regulatory competition has emerged again in the realm of European corporate laws (“Centros” of the ECJ in 1999). Can effective competition among European corporate laws be expected? In the US a broad discussion has developed whether the existing competition process among US corporate laws leads to permanent legal improvements by legal innovations or to a race to the bottom. Beyond this discussion a new point has been raised recently: the possibility and importance of path dependence as a potential problem for the efficacy of competition among corporate laws (lock-ins). For the analysis of this problem we apply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rajectories to legal rules in corporate law and introduce “legal paradigms,” which direct the search for better legal solutions in certain directions and might be stabilized by certain factors (esp. complementarities to other legal rules) leading to considerable path dependence effec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path dependence might play a crucial role for competition among European corporate laws, even if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recognition would be introduced to corporate laws in the EU, implying that competition among European corporate laws might be difficult and sluggish. Consequently the question arises whether additional meta-rul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at might mitigate the problem of path dependence and lock-ins in regulatory competition in corporate law.  相似文献   

17.
梅傲 《现代法学》2012,34(4):143-150
"人本相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普世价值,但事实上的"人本不同"造成了各国民商事法律规定的冲突。"人本"语境下的冲突法应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发展,以促进全球范围内民商事活动的顺利进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人本"思想为价值导向,多采双边冲突规则,坚持内外法律平行,注重冲突法的实质正义,平等保护内外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国际民商事秩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发展和理论创新,是对党的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government-funded legal aid system in Bangladesh has been undergoing development. Bangladesh has guaranteed the right to legal assistance in different laws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Legal Aid Services Act (LASA) with specific and greater detail. Moreover, it acced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 in 2000. In this contex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he country with respect to the granting of early access to legal aid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light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standards. The article indicates that the prevailing problem of arbitrary arrest and pre-trial detention of those who are living in poverty is a matter of grave concern in Bangladesh. The author, therefore, recommends a mechanism to ensure early access to legal aid in the government-operated legal aid framework, a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a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ose who have been arrested or detained prior to being interviewed and formally charged of a criminal offence.  相似文献   

20.
船舶抵押权登记制度的规范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大陆法系国家有关抵押登记的基本原理和立法例,针对我国《海商法》和《担保法》中有关船舶抵押登记效力“双轨制”问题以及我国尚未制定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制度的欠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船舶抵押登记的公示、公信效力,并对船舶抵押登记请求权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