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缅北民族冲突与中国西南边境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念亲 《亚非纵横》2013,(1):29-34,60,62
缅甸少数民族武装聚集地——缅北紧邻中国,该地区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与中国有着广泛的联系,缅北民族冲突对中国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和对中国在缅甸的投资带来新的挑战,对此,中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4年,缅甸政府的重点是准备2015年大选。缅甸大选委员会为2015年大选制定竞选规则,政府努力与各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西方国家对缅甸投资也有所增加。缅甸面临着大选前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和缅北民族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非传统安全一直不同程度地威胁和影响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关系的持续发展。主要问题有:缅北跨界民族武装控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毒品与艾滋病蔓延并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口生存安全;贩卖人口等犯罪活动猖獗;毒品等非法经济难以遏止。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如何应对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似应从优化边检机制、完善公共卫生预警系统、发挥次国家政府的特殊作用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2014年年底,缅甸克钦、果敢等地冲突再起,也使缅北地区引来众多关注。缅北持续不断的冲突与乱局由来已久,在国际地缘政治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民族矛盾、政治局势、变革进程以及外部势力的介入等都使缅北局势日益复杂,并对中国国家利益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以全局视野、主动态势协调处理好缅北问题,对中国与缅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边境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对于缅甸来说,1995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由于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实行较为务实的政策,使缅甸在朝着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1995年适逢缅甸国防军建军50周年,著名高等学府仰光大学建校75周年,缅甸电影事业75周年,政府为此举办了相应的纪念盛典。此外又举办了全国第三届歌舞、音乐、演奏创作比赛,给前进中的缅甸带来了喜庆和欢乐。1995年缅甸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地解决了16支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问题,基本实现国内和平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因,缅甸1948年独立后,居住在边境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拥有武装,不间断地开展反政府武装斗争。几十年来,反政府武装为维持生计,筹措购买枪支的经费,大都在他们活动的区域内种植罂粟,提炼毒品,武装贩毒。反政府武装和毒品问题,长期影响着缅甸政局的稳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缅甸境内毒品状况1.缅北地区种植大面积的罂粟 ,鸦片年产量最高达2570吨。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西北部 ,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位于缅甸北部地区 ,特别是近10年来 ,“金三角”毒品基地范围不断向缅甸西北部地区扩展。目前已遍及缅甸北部地区掸邦、克钦邦、钦邦、实皆省、马圭省等6个省(邦)的18个县、68个镇区。此外 ,缅南地区的仰光、勃固、克伦、若开邦等省(邦)的部分县、镇区也有零星的罂粟种植。1992/1993年度至2001/2002年10年期间 ,缅境内年平均罂粟种植面积为132300公顷(1984500亩) ,鸦片产量约为1900吨左右 ;…  相似文献   

7.
缅甸北部的民族冲突及其造成的难民问题,深刻地影响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使中国边疆治理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从中国边疆治理的视角来探讨缅北民族冲突的频发原因、对中国边疆的多维影响,以及中国应对缅北民族冲突的路径选择,把边疆治理与外交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中国的边疆治理,也有利于中国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中缅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锴 《南洋问题研究》2010,(2):33-40,69
替代发展是一种以可持续的合法经济替代毒品经济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替代发展以相关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长期政治、经济承诺为前提,针对毒品作物种植地区的贫困人群,借助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根除毒品作物种植以及毒品经济赖以存续的基础。随着金三角地区"替代发展"的深入展开,部分负面因素也随之凸显,其中缅北跨界民族武装的负面影响以及该地区罂粟种植的反弹趋势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5月1~31日)●1日和4日,1日,为期6天的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组织领导人会议在缅北佤族自治地区首府邦康召开,包括克伦民族联盟、克钦独立军、佤联军等在内的12支少数民族武装组织的首领或代表与会。缅甸总统吴登盛4日在每月例行广播讲话中表示,政府已经准备好签署全国停火协议,正在等待少数民族武装组织领导人会议的结果。他还重申争取实现和平,促进经济发展。●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马来西亚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主席赛·哈密德。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纵横》2001,(9):23-25
从云南省会昆明市到德宏州潞西市的芒海镇,汽车足足需要24个小时。过了芒海口岸的检查站,就可以进入缅甸北部掸邦勐古特区。 提起勐古,普通人肯定很少知道──因为它大小了,小得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它。但对于全世界无所不在的贩毒者、吸毒者来说,它却又是那么的有名,那么的令他们神往──数十年来,美丽、娇艳的罂粟花在那里的崇山峻岭中常开不败。 复杂混乱的勐古 位于缅甸北部山区的勐古一直是缅甸一个主要的罂粟种植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整个缅北地区毒品的产量并不低于“金三角”。 原为缅共北方分局所在地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缅甸新宪法公投事件为切入点,以缅甸公投前后两个时段为轴,引用大量实例对缅甸各少数民族武装的现状及前景进行阐述和论证,指出缅甸军政府与各少数民族武装间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并结合当前缅甸国家时局对双方间的关系制衡进行科学分析,旨在解读当前缅甸少数民族武装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7年,缅甸政府致力于完善国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反腐工作,推动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缅甸政府还积极同民族武装组织展开对话,举行第2届21世纪彬龙会议,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国内和平与民族和解.但缅北和平进程仍然缓慢,罗兴亚人问题使缅甸承受了巨大的国际压力.中缅两国对中缅“人字型”经济走廊建设持积极态度,为两国友好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50年初,2000余名国民党军先后败退撤至缅甸北部。随后,在台湾、美国中情局支持下,实力逐渐壮大,成为台湾试图“反攻大陆”的一支“偏师”。但是缅北蒋军不仅未能完成其使命,反而因其带来的诸多影响导致美国改变对蒋军的态度,迫使台湾两次从缅北撤军。缅北蒋军问题反映了台湾与美国的不对称依附关系、以及冷战时期美台关系中的相互利用又相互制约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期,泰国和缅甸不断传出消息,臭名昭著的前“金三角毒王”坤沙获得缅甸政府的许可,将返回老家安度余生。 曾经横行一时 现年67岁的坤沙出生在缅甸掸邦当阳地区莱莫山寨的一个土司家庭。在坤沙降生的时候,英国殖民统治者不仅使缅甸陷入叛军并起、武装割据的内乱局面,而且使东北部掸邦等大片地区沦为罂粟种植的乐土。 为躲避部族仇杀,坤沙很小便离家出外闯荡,少年时代曾当过兵,1953年返回家乡拉起了自己的贩毒武装。1976年,坤沙武装南下至缅甸与老挝、泰国交界的“金三角” 安营扎寨,并很快将这片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带入毒品生产和贩卖的黄金时期。 进入80年代,缅、泰两国军队对“金三角”多次进剿。在频繁的战乱中,坤沙非但元气未伤,反而于1985年将其武装扩编为“掸邦联军”(又称蒙泰军团),并在缅甸毗邻泰国的荷美村成立了所谓的“掸邦独立国”。老谋深算的坤沙采取了军养毒、以毒扩军的策略,滚雪球般地扩充毒品生产与武装力量规模。为掩盖其罪恶实质,他还一再宣称,“掸邦联军的宗旨是为掸族人民的独产自由而斗争,贩毒是为革命运动筹措必要的经费。”在丰厚的毒品红利诱惑下,这些口号竟长期得到掸邦反政府者和无知百姓的拥护。至80年代末,处于鼎盛时期的坤沙集团已拥有配备美苏先进武器的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缅甸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圣达 《东南亚》2002,(3):59-64
尽管中国有关缅甸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缅甸研究 ,却是进入 2 0世纪后才开始的。长期以来 ,对缅甸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缅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领域包括了缅甸历史、文化、民族、经济、政治各个方面。目前 ,中国学者正在加强对当代缅甸经济和政治、民族问题以及毒品问题的研究 ,并努力加强与国外缅甸研究同行的学术联系。本文拟对中国的缅甸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限于篇幅 ,囿于所见 ,难以论述得全面周到 ,尤其是在提及研究成果方面难免遗珠之憾。一、中国缅甸研究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文献中…  相似文献   

16.
泰国傈僳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国傈僳族的由来 傈僳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四川两省、缅甸北部和中部地区、泰国北部山区。在中国,傈僳族主要分布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的腹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共634912人。缅甸傈僳族约有38万人,主要分布在缅北高原的克钦邦及迈立开江、伊洛瓦底江流域的葡萄地区至八莫一带,有些散居在萨尔温江流域的掸邦高原等地。  相似文献   

17.
位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地.多年来,毒品不仅在缅甸国内泛滥,而且还被非法销往世界各地.面对毒品对缅甸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危害,缅甸长期坚持禁毒斗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1988年至1999年,在军队、警察和海关的通力合作下,缅甸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5万多起,抓获毒品案犯7万余人,缴获鸦片2.98万公斤、海洛因4448公斤、大麻6880公斤、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50多万升、兴奋剂5589万片,捣毁海洛因提炼厂110家.此外,缅甸还捣毁3.7万多公顷的罂粟,从而使鸦片产量每年减少400吨.  相似文献   

18.
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字,1999年,缅甸有关部门共缴获鸦片14475公斤,海洛英2729公斤,大麻2744公斤,兴奋剂2875万片,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26万多公升,并捣毁海洛英提炼厂12个。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统计,1999年缅甸全国的罂粟种植面积比前年下降了31%,毒品产量也比前年下降38%。缅甸从1999年开始实施一项为期15年的长期禁毒计划,该项计划包括用水稻、荞麦、甘蔗和棉花等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和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内容。为了展示缅甸的禁毒成果,让人民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远离毒品,缅甸继1998年7月修建第一家禁毒博物馆后,又于1…  相似文献   

19.
云南境外替代发展的问题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芸 《东南亚》2010,(1):58-62
中国云南省特别是与缅甸、老挝相邻的地州很早就开展了境外替代发展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境外毒品形势的发展变化、境外缅甸国内局势的变化等客观因素,以及国内一些政策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对可持续性的境外替代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应从境外替代发展跨边界的特殊性角度,结合云南省多年的实践,分析境外替代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性的境外替代发展。  相似文献   

20.
缅甸吸毒问题十分严重。众所周知的鸦片产地“金三角”就在缅甸、老挝、泰国边境,拥有数千名武装部队的“鸦片大王”坤沙即缅甸掸邦人。他们每年向世界各地贩运的毒品有好几十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3年7月在全缅甸登记的吸毒者竞有39,998人(含吸海洛因者6,713人,吸鸦片者28,853人,吸其他毒品者4,432人),吸毒者以20至25岁之间的社会青年和学生居多。当然,绝大多数的瘾君子是决不会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