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 1990年3月6日,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46届会议的43个成员国以17票赞成、15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一项动议,否决了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炮制的“中国局势”议案。● 1991年,美国等少数国家未提出反华议案。● 1992年3月4日,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48届会议的53个成员国以27票赞成、15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了巴基斯坦代表提出的动议,决定对少数西方国家炮制的所谓“中国/西藏局势”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 1993年3月10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49届会议以22票赞成、17票反对、1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决定对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0,(18)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18日举行唱票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九次遭到失败。 古巴首都哈瓦那18日举行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强烈抗议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当天通过的所谓的“古巴人权状况”议案。 为期10天的越南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会议19日在河内开幕。会议决定在2001年3月召开越共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21日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相似文献   

3.
有选择,就有抛弃,这一体现人心向背的辩证法则在竞争激烈的投票表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5月3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改选过程中,一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在改选中被淘汰出局,从而在联合国这一世界大舞台上陷入比较孤立的尴尬境地。众多联合国会员国用自己手中的合法而又神圣的选票剥夺了美国肆意评判别国人权状况的资格,这表明自诩"人权权威"的美国在国际上强行兜售的单一"人权标准"在联合国越来越没有市场。更令美国尴尬的是,长期在人权问题上受到美国批评的苏丹和巴基斯坦两国此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当选,而且苏丹是经过…  相似文献   

4.
国际评论1999年4月23日下午,在日内瓦万国宫第17会议厅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中国提出的一项对美国关于“中国人权状况”决议草案“不采取行动”动议获得人权委员会广大成员国的投票支持,使美国提出的决议案未经会议表决即“胎死腹中”,再一...  相似文献   

5.
日内瓦专电 为期6周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2届会议于4月23日闭幕。会议以27票赞成,20票反对,决定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搞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布什政府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从5月初以来,华盛顿当局在国外和国内接连遭遇了两次“政治地震”:先是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和国际麻醉品管理局的改选中,有关国家采取行动,使美国失去了占据多年的席位,从外部给了布什政府重重的一击;继而是执政的共和党发生内乱,资深参议员詹姆斯·杰福兹脱党成了独立人士,又从内部给了布什政府重重的一击。美国舆论说,布什政府当前的处境是,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7.
孙茹 《瞭望》2001,(17)
4月18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7届会议又一次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反华人权提案,美国利用人权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10次遭到了失败。由美国操纵导演的这一出拙劣的反华独角戏和前9次一样,落得个山穷水尽、天怒人怨的下场。美国布什政府这次提反华提案的理由和去年克林顿政府的说法如出一辙,都是歪曲事实,攻击中国人权状况“恶化”。不同的是,这次美国提反华提案正值布什领导的共和党新政府上台之始。布什政府本应从美国政府一再提反华提案一再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检讨美对华人权政策,但遗憾的是,美政府任由对华政策变成美国内政治的牺牲…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1,(18)
●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7届会议18日举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10次遭到失败。 ●日本首相森喜朗18日下午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向公众宣布辞职。 ●朝鲜政府机关报《民主朝鲜报》18日发表评论指出,美国从韩国撤军是在朝鲜半岛实现裁军和消除军事对抗的先决条件,朝鲜把要求美军从韩国撤走作为其对美政策中的最重要问题。 ●印度边境保安部队18日在孟加拉国…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 议4月18日以唱名表决的 方式,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一结果使美国在人权会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又一次遭到失败。自1990年第46届人权会议以来,美国反华人权提案9次被挫败的事实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抗是没有出路的。 今年4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向联大提交了题为《我们的人民: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报告,供今年9月6日至8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审议。安南的目的很明确,即…  相似文献   

10.
顺应潮流的举措张征东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4届会议3月16日在日内瓦开幕。此前,欧洲联盟15国外长于2月23日通过一项决议宣布,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作为单个成员国,欧盟今年都不向人权会提出,也不参与针对中国人权的提案。这是欧盟在人权领域从对抗走向对话迈出...  相似文献   

11.
全球要闻     
《瞭望》1998,(10)
全球要闻欧盟决定不提反华议案欧盟15国外交部长理事会2月23日宣布,鉴于欧盟和中国在人权问题对话中取得的成果,欧盟今年不向即将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提交有关中国人权问题的议案。欧盟外长理事会通过的决议说,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作为单个成员国,欧盟都不...  相似文献   

12.
全球要闻     
《瞭望》1997,(17)
(4月14日-20日) 西方反华图谋再遭失败 由美国、丹麦、英国等15个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4月15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3届会议审议程序中被否决。这是自1990年以来,西方国家假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7次遭到失败。 在15日的会议开始审议这些西方国家提出的反华议案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建民向人权会提出对该议案“不采取行动”(不予审议表决)的动议。会议在对该动议激烈辩论后进行唱名表决,结果是27票赞成,17票反对,9票弃权。中国提出的动议获得通过,人权会因此对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5,(8):42-42
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打破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争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70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卡巴·穆巴耶在一篇题为《作为一项人权的发展权》的演讲中,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5,(5):42-42
《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1948年12月10日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是有组织的国际社会第一次就人权和基本自由作出的世界性宣言。《宣言》由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起草,并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正式提交联合国大会,在一系列修正案的基础上,大会经过认真讨论、审议后予以通过。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主席于5月8日至22日相继对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马里、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6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5月13日,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中非关系发表的演讲中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中非传统友谊是由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携手缔造和培育的。30多年来,中国主要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足迹遍及非洲大陆,有48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元首访问过中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与各自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一贯相互支持、真诚帮助。近年来,中非友谊更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今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支持中国否决西方反华提案的27个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14个。当然,中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也给予了非洲力所能  相似文献   

16.
此次中期选举之后,美国国会的外交政策理念将在一段时间内进入一种相对保守、无为、消极的状态美国民主党众议员11月16日一致选举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为下一届国会众议院议长。这样,佩洛西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众议院女议长,取代现任议长、共和党人哈斯泰特。根据美国宪法,众议院议长排在副总统之后,是美国的第三号人物。民主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获全胜,使得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成为199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美国中期选举。由于伊拉克问题的独特影响,2006年中期选举成为一次外交决定内政的选举。美国外交的内部制衡美国政体是个三权分立的结构,国会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构,美国所有的大政方针皆出于此,国会权力布局的任何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美国各项政策的变化,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决定着美国国会权力布局的国会选举。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公益广告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1941年11月,美国一名叫詹姆斯·杨(James Young)的广告人在美国广告联合会与美国广告公司联合会共同召开的会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市民农园。在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占美国总面积的10%,其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已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 美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这是一种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与农园的农  相似文献   

19.
“使命”观与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涛 《理论导刊》2001,(7):49-52
“使命”观是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传统是这一观念的反映。从表现上看,孤立与扩张是矛盾的,但从深层次看,两者都表现了美国人的使命意识,是实现美国“使命”的不同方式。随着美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人实现“使命”的方式更为粗暴、更富侵略性,“使命”观危险的一面日渐突出。   美国人的“天赋使命”   在许多美国人的意识里,美国是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美国人承担着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这一观念在美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当中根深蒂固。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巴尼特说,…  相似文献   

20.
美国推行新的亚太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22日,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会议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美国将推行新的亚太安全战略——“预防性防务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和推行,标志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而这一调整又是美国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就美国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