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俞邃 《瞭望》2005,(19)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促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60年后的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交织上升,使国际局势更复杂多变。和平、安宁的人类理想伸手仍不可及。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恐怖分子元凶”本·拉丹的打击在即,世界各国在表示坚决支持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也纷纷表达了各种担心,提出种种告诫。 一戒“双重标准”。恐怖主义是一种反人类的邪恶思潮。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恐怖主义的共性是迷信暴力,崇拜邪恶,传播仇恨,滥杀无辜。它攻击的对象是整个人类。不管是在纽约、华盛顿劫机撞楼,还是在莫斯科地铁和居民楼搞爆炸,也不管出于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或宗教的原因,他们的共同手段是施暴于民,劫机、绑架、爆炸、滥杀无辜,攻击和平设施,破坏人们和平生产与生活。必须按统一标准对待恐怖主义分子和恐怖主义组织,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切忌以某种理由为借口,对某类特定的恐怖主义活动予以同情、纵容甚至暗中支持。  相似文献   

3.
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GTD)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全球恐怖主义研究领域涵盖恐怖主义事件最为全面的数据库,收录了超过17万条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相关数据,并且针对每起恐怖袭击事件都有近134个变量来记录其相关情况。系统选取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2001年至2017年中国周边国家涉恐事件数据,通过"Tableau"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针对恐袭数量、杀伤规律、袭击方式、袭击目标等多个数据分析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展示,可发现"9·11"事件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周边国家涉恐安全形势的变化规律和未来走向,为中国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健康发展和反恐斗争事业提供战略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宏勇 《理论探索》2005,1(1):28-3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 ,如生态问题、气候问题、贫富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 ,一方面由于国家利益不同 ,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缺乏理性反思。我们认为 ,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对解决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来我不能不常常沉思默想,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有100多个国家,有大国有小国,有富国有穷国,有强国有弱国,但都是主权国家。国际社会共同制订了许多公约,还有一个联合国,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怎么可以撇开联合国,武力侵犯南斯拉夫这样一个小国的领土、主权2从3月24日以来,每天出动几百架次的飞机,把导弹、集束炸弹、贫铀弹等各种杀人武器,对一个主权国家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狂轰滥炸,70多天来,已经造成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8000多无辜平民的伤亡,1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大量财产损失,甚至连医院、幼儿园也成为轰…  相似文献   

6.
冯晖 《理论导刊》2004,(8):62-64
一国际恐怖主义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的专有名词,国际社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努力控制国际恐怖主义。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干扰和破坏着国家主权的基石,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国际社会为应对这一全球性威胁,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但迄今所获成果依旧不甚显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存在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国际恐怖主义的一般性定义,有关国际恐怖主义的广义定义有100多种,比较集中的也有20多种。主要原因在于界定国际恐怖主义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往往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利益对国际恐怖主义做出定义,…  相似文献   

7.
刘永昌 《学理论》2011,(7):54-55
恐怖主义是阻碍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反对恐怖主义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轰轰烈烈开展了反恐大战。我国同样受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它威胁国家领土的完整,破坏民族的团结,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简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通常是指奉行以暴力活动制造特定的恐怖气氛达到政治目的的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而将在该理论体系、思潮和主张控制下由“次国家团体”或其他非法地下组织有预谋地实施,并以无辜的群众或非战斗人员为主要目标,试图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统称为“恐怖活动”。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是国家、阶级、民族、宗教间各种矛盾尖锐复杂、不可调和的特殊表现,是一种特殊的、严峻的社会现象,产生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根源是世界的强权政治、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正。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主要类型为:邪教或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民族或种族主义恐怖组织,政治恐怖组织和国家恐怖主义活动。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行动上呈现以下特点:规模的相对有限性、巨大的间接破坏性、手段的血腥残忍性,以及国际化、专业化、高技术化、背景复杂化。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策略是:(一)建立国际反恐怖组织,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动提供法律依据;(二)各国建立专门的反恐怖机构,实现情报资源共享,协调打击恐怖组织的统一行动;(三)加强反恐怖主义活动的基础工作;(四)用军事、经济、高新科技等手段打击恐怖组织;(五)标本兼治,铲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9.
初秀伟 《学理论》2010,(15):1-4
恐怖主义是阻碍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反对恐怖主义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轰轰烈烈开展了反恐大战。中国同样受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高举反恐大旗。加强反恐立法,建立有效的反恐机制,发动群众反恐,完善反洗钱措施,切断恐怖组织的经济来源,进一步落实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加强反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11日,对地球人来说是个有分水岭意义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一个过去被人们所忽略的概念——恐怖主义横空出世,以千钧之重猛烈地撞击着全人类的脑神经。恐怖主义究竟是什么概念?恐怖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相似文献   

11.
美国发生“9·11”事件后,绝 大多数国家在联合国的 主导下达成了共识,认为恐怖主义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反人类的犯罪行为;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迅速通过有关决议,为联合国会员国加强合作、协力反恐提供了法律依据;许多国家积极签署或批准联合国制定的12项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大大推动了这些公约生效的进程。 与冷战相似,打击恐怖主义的活动需要对峙双方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且在很多场合下还需要有很大的耐心。然而,与冷战不同的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不会因为  相似文献   

12.
一个较准确的恐怖主义定义,应该涵盖恐怖主义的主体、对象、目的、手段这四个要素。恐怖主义应该定义为:主要是指一定的组织有预谋地对非战斗人员或民用设施实施暴力,制造恐怖气氛,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主体组织性;袭击目标的象征性与随意性;目的政治性与思想狂热性;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趋势;恐怖主义组织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论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恐怖主义行为滋生于 2 0世纪初叶 ,一些组织或个人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或目的不断实施危害人类的行为 ,如劫持航空器、劫持人质等。这些行为在国际社会层出不穷 ,愈演愈烈 ,逐渐发展成具有组织性、有针对性 ,甚至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国际性恐怖主义罪行。如何有效地惩治这种新型国际性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关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各国刑事法学界重视的研究课题。结合现代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的相关理论 ,本文重点就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况、性质及惩治与防范策略加以研究 ,以期促进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与东盟在全球反恐行动中的合作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7~8月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展开了他的东南亚之行,他此行的中心议题就是恐怖主义。鲍威尔在多个场合对东南亚国家在反恐行动中给予的各种合作表示赞赏,7月29日访问泰国时,他还把东南亚称为继阿富汗之后的  相似文献   

15.
陈琦 《学理论》2013,(21):34-36
"概念"是研究中的根本起点,"概念"规范性和描述性的分野会导致"概念"争论,这种争论会导致概念混乱与不精确。而"恐怖主义"就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学术、政治和公众认知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认识了"恐怖主义"这一概念,然而也是这三个方面限制了"恐怖主义"定义。本文并不是要定义"恐怖主义"这一概念,而是通过对行为主体和行为两个方面作为一个突破点对"恐怖主义"概念界定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 《学理论》2014,(3):20-21
国际关系一直是政治学及历史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宏观上说它主要研究的是国际社会中各国之间的外交事务和政治经济关系,而微观上说其涉及的内容从全球化到领土争端、核危机、民族主义运动、经济发展、恐怖主义袭击、人权状况等各个方面都是国际关系研究的议题。长久以来,国际学术界对是什么因素推动着国际关系发展演变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所以,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各种表象中解读出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核心原动力——人类社会的历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发展演变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9·11”事件之后,又有新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突出特点: ●范围广。如果说,以“9·11”为代表的国际恐怖活动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的话,那么去年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则呈现出全球蔓延的趋势,从巴厘岛到三宝颜,从克什米尔到中东,从俄罗斯到肯尼亚,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已经在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弥漫开来。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国”组织的演变是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其成立、壮大还是覆灭,对国际恐怖主义格局的影响都是深刻和长远的。虽然当前“伊斯兰国”组织垮台、精神领袖身亡,但该组织已基本实现了权力更迭,还将以传统恐怖组织的形态长期存在。受国际恐怖主义态势影响,我国周边恐情复杂,境外“回流”渗透威胁巨大。鉴于此,应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大国联手合理解决地区乱局,实现全球安全治理,并在联合国框架内制定统一的网络安全治理衡量标准,督促相关国家展开治理合作;在国内警惕各种极端主义威胁,并严防恐怖分子跨境回流和渗透。  相似文献   

19.
元月29日,布什在国会发表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个国情咨文演讲,列举了今后政府工作的3个重点——打击恐怖主义、加强国内安全与摆脱经济衰退,而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内容是其演讲的主线。  相似文献   

20.
噩梦发生在一年前那个后来被称为“9·11”的早晨。3千多条生命,在刹那间化为灰烬。他们来不及给家中的父母留个话儿,来不及给子女留封书信,来不及与爱人吻别,甚至来不及思想,来不及恐惧…… 一个史无前例强大的国家,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袭击——一位学者如此评说这场巨大的灾难。纽约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垮塌的同时,一个名词——恐怖主义——从此深深烙进人类的记忆。噩梦发生后的一年里,这个名词几乎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并且可能还会长久地被使用下去。 恐怖主义的幽灵其实早就在这个世界游荡。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北爱尔兰街头的枪击、南美丛林的绑架、中东欧的种族仇杀和西亚的声声爆炸,恐怖主义如影随形地伴同着国际政治的发展时常闪现于世。只不过这个世界过于喧嚣的表象,时常会掩盖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而少数主要国家决策者对其有意无意地忽视、利用,甚至纵容,使其得以坐大,并从世界关注的诸多并列的问题中,一跃而成为这一年来的头号问题。 被指证为这场噩梦幕后策划者的基地组织和庇护它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面前早已被打得稀里哗啦。有学者形容说,美国捅掉了这个马蜂窝,但马蜂却还在满世界乱飞。确如此言,在噩梦过去一年后,美国发誓捉拿归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