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第26届年会日前在汉城召开。包括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界著名人士70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与会者以“开放的地区主义是全球主义新的基础”为主题,举行了全体会议和俄罗斯、中国、美洲、东盟四个特别委员会会议,讨论了克服地区主义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等问题。这次会议成为探索和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使亚太地区纳入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领土争端、战略博弈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亚太地区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日益抬头之势。在此情况下,如何构建亚太地区集体安全机制成为本地区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APEC作为亚太地区覆盖面积最广的区域性合作组织,虽然其主要议题集中于经济领域,但其本身渐趋呈现的多元均势格局和在经济合作领域的成效为亚太地区集体安全机制的构建创造了一定基础。其论坛模式、多平台模式和多轨道治理模式如能继续发展,对于消弭亚太地区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构建亚太地区集体安全机制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强大推动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大有后起直追之势。 今年伊始,在泰国举行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大会呼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会议通过的报告说,大会一致同意,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应有助于在该地区实现一个开放性的贸易体系及本地区平衡的经济增长。与会代表认为,拥有大量资金盈余的发达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转让技术,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6,(50)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地区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因其英文缩写为APEC,也简称为亚佩克。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事件。此前,亚太地区已有了若干民间或半官方性质的组织,其发起者和领导成员多为学术界、企业界知名人士。前政府官员等,虽然他们也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毕竟难于就地区经济合作的重大问题开展实质性工作。1989年1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提出召开亚太地区国家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的倡议,获得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盟的积极响应。同年11月,澳、美、加、日、韩、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堪培拉举行首届部长级会议,宣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翌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了第二届部长级会议。  相似文献   

5.
1994年11月15日,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讲台上郑重阐明,中国有志于推进这一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他指出,贸易自由化是一种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亚太区域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出席会议的各成员领导人一致同意,工业化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在2010年以前,发展中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在2020年以前实现贸易自由化。会议最后发表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称,各成员的合作目标是努力建立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在亚太地区增加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程度。这是一次开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新里程的会议。它不仅就目…  相似文献   

6.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八届高官会议于11月12日在越南河内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为期一周的APEC会议就此正式拉开帷幕。17日至19日,备受瞩目的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河内行动计划》。APEC从1989年成立历经17个春秋,又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2005年在釜山举行APEC会议以来,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加强,且次区域合作进程加速,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止,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且传统安全问题在部分地区也有升温之势,在此背景下召开的APEC会议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足见各方对会议的重视程度。会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议题。其一是如何帮助推动恢复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以推进全球贸易进程。在15日的APEC高官会议上,参会各成员部长就增强多边贸易体系展开讨论,支持将多哈发展议程继续作为APEC最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与会高官一致呼吁尽快重启多哈回合谈判,并建议APEC  相似文献   

7.
区域和地理是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框架.地缘边界效应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是一种动力机制,地缘政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对外经济联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同样,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多边外交,改善国家问的关系,改变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和资源空间分配格局.必须建立合作型的安全新模式,以积极的多边主义外交参与区域安全合作,积极发展地缘相邻国家问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5次部长级会议于11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之后,紧接着于11月19日至20日又在同一城市举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领导人聚首一堂共商本地区经济合作大计,说明与会国家和地区重视亚太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越来越引人关注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特别是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统计数字显示,在过去20年里,东亚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整体4.3%和发达国家3%的增长水平。亚太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投资领域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将保持强劲增  相似文献   

9.
彩色“APEC”霓虹灯在南京路两旁闪烁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软硬环境全面提升档次2100多名国际交流志愿者整装待发  上海正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定于今秋举行的APEC上海会议的召开。APEC会议,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自1989年成立以来,目前已有成员21个。今年10月举行的将是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第九次会议。尽管被称作亚太地区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因其对经济合作巨大的推进作用而越来越为成员所重视,主办城市更是把组织这样的会议看作展示自身形象的良机。上海更是为能承办这次会议而感到无比自豪。新世纪的第一春,上海…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与区域内各经济实体间相互依赖加深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一定进展。预期,90年代面对西欧、北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挑战,和适应区域内部经济活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机构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存在两种不同估计:一种比较乐观,认为明年将是个好年头;另一种比较悲观,说不会是个好年头。 从总的情况看,1987年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好于1986年,而且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好,特别是亚太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东京银行等估计,198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7%,亚太地区为3.5%。亚太地  相似文献   

12.
亚太地区是大国集中的地区,又是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安全形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亚太地区的战略关系依然相对稳定但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动荡,亚太地区冲突在1999年虽有所增加。但总的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稳定,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亚太地区的战略关系相对稳定,各国间尤其是各大国间仍然存在战略合作的基础,协调与合作仍是主流。各国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希望保持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不希望出现动荡和冲突。 中美关系可以说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由于中美两国在…  相似文献   

13.
在TPP基本协议达成之际,美国积极推动构建以"TPP轨道"为代表的亚太经济合作路径,打破了原有的区域合作均衡,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改变。这客观上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以"ASEAN+"模式为代表的"东亚轨道"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战略竞争,反映了未来一段时期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TPP协议的基本达成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中美两国如何共同推进FTAAP建设将可能成为双方利益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地区正在成为亚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地区的中、俄、朝、韩、蒙和日等国在共同寻求多边经济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图们江地区开发计划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目。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中国借主场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之机,创新性地启动了亚太自贸区(FTAAP)可行性路线图和可行性研究,使亚太经合组织(APEC)获得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即便如此,由于各种复杂因素,FTAAP仍前路漫漫,离进入实质性进程还有很大距离。具体来说,影响未来FTAAP进程的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二元化的基本面;二是中美关系;三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走向。另外,成员问题也可能阻碍FTAAP进程,一旦印度等国加入APEC,那么FTAAP的进程将更加艰难。  相似文献   

16.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二届非正式会议已于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雨都”茂物降下帏幕。有关国家的舆论对这次会议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对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发表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表示,与会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为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期目标而扩大经济合作,这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11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 亚太经合组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从一个一般性地区经济论坛演变为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联系太平洋两岸的重要纽带和各成员开展合作的舞台。一年一度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的象征,其成绩和影响远超出本地区范围。  相似文献   

18.
西 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弱 ,其大开发需要有外部经济的参与和支持 ;东部发达地区经过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也需要到西部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东部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东、西部经济合作 ,是东部发达地区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方式 ,也是西部大开发寻求东部地区参与和支持的主要途径。一、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概念及其含义东、西部经济合作是一种区域经济合作。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区域之间的以自然人和法人为主体 ,为了共同的利益 ,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  相似文献   

19.
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是冷战后世界的主要特征。亚太区域化则是这一地区广大国家对地区主义的一种积极回应 ,它使亚太地区的地位日见突出。与此同时 ,中国与亚太区域化的关系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亚太区域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中国应确立自己的亚太战略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亚太合作安全观、亚洲区域主义安全观以及开放的区域主义安全观均有自己的安全机制,虽进行了安全实践,却在面对亚洲此起彼伏的新安全问题时显得力所不及。近年来,习近平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继承了新中国的外交传统,修正了亚洲区域主义安全观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安全观的不足,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强调"命运共同体"的道德内涵;点明了义与利的价值取向;回答了"谁该来维护亚洲的安全"问题;解决了地区政治秩序问题。这一安全观,指明了亚洲的责任,规划了亚洲安全的路线,提出了亚洲安全的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的全球安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