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学术异化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评奖、学位授予和职称评聘等现实利益驱动下,高等学校学术失范行为、学术腐败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高等学校学术失范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根源,也有职业道德、科学素养等主体根源.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有待干道德力量的重塑,更有待于管理机制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政工干部待遇在一些企业至今落实不了,直接影响了政工干部的积极性。 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凡评聘了政工专业职称的,其工资应进入相应等级线。但这一规定却在一些企业打了折扣。例如:某厂4名政工人员从1991年聘任以来,至今未能享受这一政策规定的待遇。前任厂长借口“效益差”不予兑现,继任厂长又说要“放一下”。而同是这个厂,行政、工程系列从聘任之日起,就落实了相应待遇。同样是一个厂,却执行两个政策,同是评聘职称,却  相似文献   

3.
华文 《瞭望》1999,(47)
取消传统的职称评审方式,直接实现岗位聘任在建立有利于知识创新工程的新用人机制中,中国科学院大胆改革职称制度,今夏以来在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全面实施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即“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不再进行每年一度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单独评审。同时,在全院建立了适应管理人员特点的职员制度。目前,“一步到位”的研究所,已取消了任职资格评审,直接实现了岗位聘任。全院有近8000名管理人员进入了职员序列,以往“全民评职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不复存在。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改变传统的职称评审方式,实施“按…  相似文献   

4.
王勤芳 《学理论》2010,(27):193-194
要创造一流大学,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旧管理模式的束缚,真正做到"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时所提出的,指出了我国大学现在存在的弊端,为大学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在职称评聘体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学术风气不正,人云亦云,只看论文和课题的数量不看质量,使得高校在科研工作中存在大量浮夸现象,没有发挥高校在科技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国家之大忌,民族之大忌,高校的发展必须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5.
职称与称职     
6月12日的《新闻出版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韩白云采写的一则新闻.文字不多,这里,照录如下: 沈阳日报实行内部职称聘任制被聘人员可按所聘职称享受相应的工资、住房等待遇,见报稿可署所聘职,原工资作为档案工资保留本报讯 6月2日,沈阳日报社的大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当总编辑傅贵余代表编委会宣布:本报将打破学历、新闻龄等条件限制,实行职称评聘分开、谁有能力就聘谁的内部记者聘任制时,会场响起一片赞叹声. 沈阳日报社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在国家评定的编采人员业务职称中,由于受硬性条件的限制,一些被评定业务职称的人员的实际能力和表现不匹配,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为此,沈阳日报社在广泛征求编采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研究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淡化高级职称聘任"硬杠杠"2012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记者姜泓冰的报导"不拼论文数主打代表作"。报导称,从今年起,复旦大学将在全校各院系推开一项新的高级职务评聘办法——代表作评审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淡化以往职务评聘的"硬杠杠",只要教师拿得出够分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专家严格评审,哪怕仅仅是一篇,哪怕没在"权威"与"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也能获得参加高级职务竞聘资格。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在职称评审中破除评聘上的论资排辈、人才使用上的求全责备、专业技术职务上的终身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真正形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这是我国人事部门多年来探寻的一个课题。 近年来石家庄市人事局对职称评审制度进行了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以竞争激励为核心的评、聘、管新机制,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出了一个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亚腐败现象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亚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参评者设法在他人科研成果上挂名或恶意拥有大量低端成果,从而抬高职称计分;围绕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做文章,以量取胜,不惜学术不端;利用学术出版方式的转型,投机取巧;论文、论著条件不具备,打擦边球,冒充凑数;教学工作数量、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合理。这些亚腐败现象的产生一般有如下原因:职称评审机构设置存在缺陷;参评者违规受罚流于形式;对职称评审主体的监督乏力;教师工作数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评价长期错位。为此,至少可提出如下治理对策:积极探求高校职称评审的顶层设计;严格职称评审中学术成果的检验和评价;优化职称评审监督过程;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校行政人员参与教学科研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据《文汇报》载,上海市近期出台了一项旨在加强教书育人工作、规范教师行为的新规定:学校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务评聘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且在两年内不准其中报高一级职称;对经批评教育无效,并已造成恶劣影响者,则可缓聘或解聘其教师职务,直至撤消其任职资格。与此项规定同时见诸报端的还有安徽“向炒股教师亮红灯”的报道,其中说“一些学校教师炒股现象严重”,有关方面己“对因玩股影响教学或荒废业务的教师作出严肃处理”(《中国青年报》1997.10.6)。有鉴于此,笔者尚有一点小建议:可不可以给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5,(7)
<正>1.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必须抓住思想观念这个根本。要强化内涵建设意识,进一步确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职业院校应从办学思想上重视教育教学,从政策措施上保证教育教学,从精力投入上注重教育教学,从经费保障上优先教育教学,进一步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特别应在岗位竞聘、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加大向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倾斜的力度,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教研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6,(9)
正【提案背景】近年来,江苏省农村特殊教育还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随班就读面广、量大、管理困难,送教上门条件限制流于形式;医教结合发展步伐缓慢,康复训练尚存较大空缺;师资编制人员结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职称评聘存在瓶颈;教育经费尚显不足,办学规模有待完善和提升。【具体建议】1.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不断促进特殊教育转型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残联、民政、医疗等相关部门成立区域特殊教育指导和管理中心。随班就读要由特教学校专任教  相似文献   

12.
职称:即职务名称。近代学术、技术职称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先有教学、科研职称,后又有技术、管理职称。在我国,较全面地开展职称评定工作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职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性:  相似文献   

13.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副教授》一文,给了我灵魂深处强烈的震撼!这也是我困惑已久的问题——知识分子,你的论文该写在哪儿? 我以为,写论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表,主要应该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扪心自问, 二十多年来,我发表及获奖的论文数十篇,却没有一篇是“写在大地上”的。而是写在了为晋升职称的空谈虚论上。读了《瞭望》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首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今后企业政工专业职务评聘工作将转入经常化。全国企业政工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就这项工作经常化后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意见》要求,经常性的评聘工作,应严格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及国务院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深化改革的实际,认真、审慎地进行。《意见》要求,评聘工作实行专业职务资格评定和专业职务聘任分开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应继续  相似文献   

15.
湖北永阳防水材料总厂自1989年起 ,坚持实行厂务公开制度 ,极大激发了职工群众主人翁责任感和生产积极性。他们通过召开职代会和在厂区、宿舍区醒目地方建造两块长10米、高4米的公开墙实现厂务公开。公开内容包括 :经营管理、改革方面 ,如企业债权债务、职工下岗分流情况 ;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提薪晋级、奖金分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如领导干部民主评议 ,工资、奖金、住房标准 ,公车、通讯工具使用情况等。厂务公开 ,加强了监督制约 ,也保护了干部。近10年来 ,该公司领导班子无一人因经济问题犯错误 ,未…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逐步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成长机制,是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试就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考任分离制度谈点初步设想。一、考任分离制度的含义所谓党政领导干部考任分离制度是指像事业单位干部职称评聘分离一样,把党政领导干部的任职资格考试与其考察任用相分离,也就是说,某个干部都可以通过报名参加某一级别或某个职位的任职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取得某一级别某职位…  相似文献   

17.
魏钦恭  秦广强  李飞 《青年研究》2012,(1):13-23,94
本文基于一项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考察了科研人员的年龄与其论文产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影响二者关系的个体学术地位(职称、导师资格等)、学科差异和单位属性(类型、科研实力、规模)等诸多因素。研究发现,论文产出并不存在"年轻人优势",反而是年长者的产出更多,这一现象在理工科中更为明显;研究人员所处的单位科研实力越强,其论文产出越多;科研产出的年龄差异更多地可以通过年龄背后的社会性因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河南洛阳嘉陵摩托车厂54名政工干部“五一”前夕获得了由洛阳市授予的政工专业职称。政工干部们高兴地说:“我们也有了职称,再不觉得低人一等了。”这次获得政工专业职称的都是在该厂党委、工会、宣传部门和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同志,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有文凭,有的在政工部门呕心沥血工作了几十年,为工厂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但人才评价制度还不合理,人才评价分类单一,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存在,人才评价"一把尺"量到底;人才评价标准单一,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数量、轻质量,业绩贡献、创新创  相似文献   

20.
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要求在人才观上要实现五个转变:一在人才标 准上,实现从惟“学历、职称”向重“能力、业绩”转 变。学历、职称只是一种潜能,既不等于能力,也不等 于智慧,而且要转化为具体业绩还须有相应的条 件。实践证明,高学历的人群中,有低能的人;低学历 的人群中,有能力强、业绩突出的人。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应突破旧的“学历 职称”的人才标准观,树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