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期以来,非洲给人们的印象是政局动荡,经济贫困,社会混乱,似乎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大陆。这些是非洲的一面,但并不是非洲的全貌。历史在发展,非洲也在不断地变化,非洲正在向一个有希望的大陆转变。 冷战结束初期,在国际政治大变幻的冲击下,非洲大陆几乎被乌云所笼罩。经过几年的动荡和磨难,经受住了考验,目前多数非洲国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出现好转,国际地位和作用开始增长,正在进入一个以谋求稳定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不久前,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的“促进对非洲的私人投资国际会议”上,很多非洲国家领导人认为,非洲在下个世纪头25年里将成为世界新兴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其比例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差不多的非洲是现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根据世界银行2015年公布的数字,43%的非洲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最低贫困线之下。非洲的贫困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非洲人民就不能够摆脱贫困、实现跟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的现代化梦想,还可能导致非洲国家、非洲大陆社会政治的不稳定。非洲为什么贫穷?非洲现在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这是事实,为什么贫穷呢?是不是非洲人不努力?这  相似文献   

3.
达卡专电 第一次最不发达国家部长级会议2月12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闭幕。这次为期三天的会议回顾了最不发达国家80年代发展情况,展望了90年代的发展前景。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和工业发达国  相似文献   

4.
进入80年代,非洲大陆在一场特大旱灾之后,又发生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蝗灾,使本来就相当严重的缺粮问题更加尖锐,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在非洲各国自身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非洲农业复兴计划执行获得了成功。1985—1986年非洲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回升,粮食供  相似文献   

5.
巴黎专电 140多个国家及几十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于9月3日至14日在巴黎举行了第二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经过两星期的一般性辩论和磋商,与会者根据最不发达国家本身长期的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了《90年代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通过了《巴黎宣言》,以制止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形势进一步恶化,振兴并加速它们的发展。 代表们回顾了自1981年9月联合国首次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以来的情况,认为上次会议通过的80年  相似文献   

6.
亚的斯亚贝巴专电 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第26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于7月9日至11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讨论了世界形势的变化及其对非洲的影响、南部非洲形势和非洲的经济前景,通过了一份关于非洲政治、社会、经济形势和世界重大变化的宣言和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决议。 非洲的现状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及其对非洲的影响是非洲各国领导人最关切的问题。非洲对世界形势变化的担忧是双重性的。从经济上讲,由于恶劣的国际  相似文献   

7.
1995年3月,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前脑会议将1996年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年”。这是人类首次将消除贫困作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这里表达了消除本国贫困的坚定决心,并就本世界未消除绝对贫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庄严承诺。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贫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第三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5月中旬在布鲁塞尔召开,来自19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在会议结束时通过了《关于最不发达国家的布鲁塞尔宣言》和《2001至2010年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同前两届会议产生的行动纲领比较,本届会议并没有提出更新的目标,在主要领域内也没有具体承诺。但会议的积极成果在于国际社会有关各方认识到,落实现有目标已经面临挑战,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和实施机制,最终兑现有关承诺,才能真正解决世界最穷国家面对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纽约专电 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一日,联合国大会在这里召开了第十三次特别会议,讨论非洲的紧急经济形势。 这是联大首次专门讨论非洲经济形势。最近十年特别是近几年,非洲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剧放慢,有的甚至倒退,不少国家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人口增长又快,以粮食危机为核心的农业危机长期得不到解决,债台高筑。非洲经济形势严峻,引起国际社会深切关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联大去年决定召开这次特别会议。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人类在面临人口膨胀、贫困蔓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窘境,而仅仅倚重于科技手段难以根本摆脱此困境的情况下,反思以往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所形成的共识。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发展中国家政府行为必须做出大的调整,真正完成政府职能的历史性转变。一、倡导和追求可持续发展是适应中国国情和环境的科学抉择在经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所造成的痛苦之后,人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整个社会的协调,要考虑人的自身生活…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主席于5月8日至22日相继对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马里、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6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5月13日,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中非关系发表的演讲中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中非传统友谊是由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携手缔造和培育的。30多年来,中国主要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足迹遍及非洲大陆,有48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元首访问过中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与各自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一贯相互支持、真诚帮助。近年来,中非友谊更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今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支持中国否决西方反华提案的27个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14个。当然,中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也给予了非洲力所能  相似文献   

12.
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在全球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就占33个,占非洲大陆国家总数的  相似文献   

13.
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秀 《学理论》2011,(14):73-74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措施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制度、实行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政策和实施由政府组织、企业及公益机构具体执行的各种反贫困计划等。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措施有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培训和促进就业等。国外反贫困的经验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丁敏 《瞭望》2004,(26)
贵刊的国际报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想通过贵刊谈一点儿想法:在新世纪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5.
为期4天的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5年回顾会议13日落下帷幕。一幅幅表现无助非洲少年眼神的张贴,不时地吸引着前来出席这次世界粮食峰会的代表的目光。与会的世界18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有关国际机构的高级官员一起通过的宣言,重申了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确定的在2015年将世界8亿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并提出构筑世界反饥饿大联盟以确保世界粮食安全、消除饥饿与贫困。  相似文献   

16.
曹兆霞 《学理论》2014,(2):263-264
对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出从培养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建立积极社会系统三方面着手来应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和发掘贫困大学生积极品质,增强他们自我成长力量;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贫困大学生们健全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7.
齐兰 《学理论》2012,(32):69-72
近年来党和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给予贫困学生很多资助政策,社会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学校也一直在积极帮助他们,多方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贫困状态。笔者结合对所在学院随机选择的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得出有效预警措施如下: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全方位加强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拓展社会资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共商二十一世纪中非合作大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取得引人注目进展之时,我国政府将于10月10日──12日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这是新中国对非关系史上首次面向整个非洲的多边政府间高级论坛。世纪之交,中国与非洲国家进行如此广泛的磋商和交流,无疑将对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友好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产生积极影响。 增进了解扩大共识 中国与非洲国家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半个世纪以来,双方有共同的利益而没有对立或冲突。中国人民与非洲各族人民在…  相似文献   

19.
北风 《侨园》2012,(2):16-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一股国际人口迁移浪潮正波及开来.其显著特点是: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主要的移民输入地,而非洲、亚洲成为主要的移民输出地.据国际移民组织发布的报告,近年来全球跨国移民数量增势明显,由2005年的1.91亿增至2010年的2.14亿.照此速度,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4.05亿跨国移民.2011年是移民行业政策变动剧烈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让我们回到根”,是非洲人发自内心的呼声,其含义就是在非洲优秀传统的沃土上克服贫困,建设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