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认定 流亡在阿富汗的本·拉丹 是这一事件的“首要嫌疑犯”’而塔利班政权是本·拉丹的庇护和支持者。美国正在进行反恐怖军事打击前的最后准备。军事部署基本到位 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展开了一场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的军事调动和部署。9月18日,拉姆斯菲尔德下令美国空军从本土向海湾地区派遣100至130架军用飞机,正式开始进行代号为“持久自由”(前称“无限正义”)的军事部署。  相似文献   

2.
美英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已使塔利班政权垮台,恐怖分子训练营地基本被摧毁,但是本·拉丹及其“基地”组织负责人至今仍然下落不明,美国反恐怖战争的下一个目标更是引起全球关注。 本·拉丹在哪里 左右反恐战争指向 现在关于本·拉丹下落的传闻形形色色:有消息说,本·拉丹已在美英的狂轰乱炸中丧生;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3.
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五角大楼等连遭恐怖袭击,全球为之震惊。美国认定本·拉丹为幕后策划人,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为拉丹提供庇护。10月8日起,美军大规模轰炸阿富汗,11月13日,得到美国支持的阿反塔武装北方联盟进入首都喀布尔,塔利班政权土崩瓦解。与此同时,美国陆续发现被疑为遭另一类恐怖袭击的炭疽病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2,(3)
美国一架单引擎飞机5日撞上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美洲银行移动办公楼后坠毁。驾驶这架飞机的是15岁高中生查尔斯·毕晓普,在事发前他曾留下遗言,自称同情本·拉丹并支持“9·11”恐怖袭击事件。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发生已近一年,在这期间,世界各地恐怖主义的威吓、爆炸、袭击接连不断,阿富汗塔利班头目扬言这种“战争”刚刚开始,发誓要与西方大国打持久战。与此同时,美国组成反恐联盟连出重拳,各种恐怖组织受到重创而退缩,但仍四处活动。 在“9·11事件”后,国际局势的确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透过这些纷繁的事件,可以看出,国际局势在“变”中还有“不变”。  相似文献   

6.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特 别是美英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以来,印度本以为美国会首选其作为打击恐怖主义的主要盟友,因此在美国尚未确定具体的打击方案之前就表示愿向美开放包括机场、港口在内的军事设施,并提供了阿宫汗和巴基斯坦部分穆斯林组织的情报。但是,美国除了表示感谢、称美印关系不受反恐行动的影响外,并没有做出印所期待的承诺,更没有为提升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再声称将对恐怖主义展开一场长期的战争,除了打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还将对那些长期以来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采取行动。目前随着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打击渐近尾声,分析家们认为索马里很可能成为美国打击的下一个目标。 首先,美国一些官员和情报部门一直认为索马里是恐怖主义组织的一个理想的落脚点,在美国的打击下,本·拉丹“基地”组织的残余势力很可能逃往索马里。位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10年来一直处于军阀割据与混战的状态。尽管去年8月成立了临时政府,但其势力范围仅限  相似文献   

8.
自从“9·11”事件,美国对阿富汗 的“塔利班”进行军事打击后, “反恐战争”这个词的价值立即飙升,这就越发使人感到,现在是到了给恐怖主义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给“打击恐怖主义战争”下个统一定义的时候了。否则,这个世界非乱起来不可。 就拿最近的事态来说吧,以色列派飞机打导弹,轰炸巴解总部,扬言不许阿拉法特出门,否则“格杀勿论”,据以色列  相似文献   

9.
自10月7日开始对阿富汗动武以来,美国一面在其周围不停地合纵连横,一面不断加剧空中打击并加紧调动地面部队,准备摧毁塔利班政权和消灭本·拉丹及其“基地”组织。俄罗斯和中亚五国与美国在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中进行着的“有限合作”,以及这一事件将会导致中亚战略格局出现何种变化,颇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是21世纪开局之年,人们不会忘记这一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也不会忘记美英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战争。然而,人们更关注的是以此为契机而展开的本世纪国际政治开局的特点和发展态势。那么,本世纪国际政治的开局有什么特点呢?一、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政治的新课题,安全问题成为新的国际问题“9.11”恐怖袭击事件震动了全球,也使国际社会意识到了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威胁。这个事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合作的新课题和新内容。“9…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美军加大力度搜捕本·拉丹是急于为布什连任送大礼,那么巴基斯坦为什么如此卖力呢? 关于恐怖大亨本·拉丹是否已经被捕的消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先是一家英国报纸刊出消息,拉丹及其几十名死党被美特种部队包围在巴基斯坦西部山区方圆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然成坐以待毙之势;继而2月28日,伊朗国家电台爆出更加惊人的  相似文献   

12.
美军利用夜幕掩护,10月20 日夜,派出了直升机和特 种部队,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地区执行了一次袭击任务,袭击了一个机场和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一个住所以获取塔利班政权和本·拉丹组织的情报。据美称,整个行动是“成功”的,美军在阿富汗南部的行动中有7人伤亡,1架UH—60A“黑鹰”直升机坠毁,但这次地面行动显然只是一次特种作战行动,其试探和心理战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实战意义,美军的地面作战还远远没有全面打响。  相似文献   

13.
连日来,“9·11”恐怖袭击事 件和反恐怖战争成了当 前美国朝野无时不在念叨的事情。人们从事件发生后的惊恐万状渐渐转入忧虑将来。在政府的反恐怖战争动员面前,美国人有的主战,有的反战。大家瞻前顾后,普遍焦虑不安。惊魂未定 “9·11”事件发生得如此突然、杀伤如此之重、冲击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是无人预料到的。美国占有全球1/4的财富,军事、科技遥遥领先,政要不乏傲视天下之  相似文献   

14.
作为阿富汗的邻国和唯一与塔利班保持着“外交关系”的巴基斯坦,目前最关心塔利班倒台后阿富汗的政体。其基本立场是:今后的阿富汗  相似文献   

15.
张宁 《瞭望》2004,(36)
“抓拉丹”是“9·11”事件后的国际热门话题之一。最近,巴基斯坦又展开新一轮针对恐怖分子的抓捕行动,“抓拉丹”再次成为此间媒体的热炒话题。让人感到即使拉丹不能马上被逮。起码也会又抓获几个“恐怖大亨”。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拉丹或者他的什么重要手下落了网,也不会导致国际反恐形势马上发生好转。  相似文献   

16.
张宁 《瞭望》2003,(32)
美国主导的阿富汗反恐作战结束后,距阿边境不到80公里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以及白沙瓦附近的帕坦部落地区成了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高度关注的所在,疑是本·拉丹可能的藏身地之一;6月以来,阿富汗指责巴基斯坦军队在边境打击恐怖分子时进入阿境内,7月阿部分民众为此举行大规模反巴示威活动,还发生了冲砸巴驻阿使馆的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孙闻 《瞭望》2003,(18)
明年6月,阿富汗过渡政府将结束使命,卡尔扎伊如何在短时间内稳定国内形势,赢得民心和国际认同,以获得明年大选的胜利?从最近阿富汗政府针对塔利班发动的“春季攻势”采取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行动,似乎可以管窥蠡测出一点端倪。 不同寻常的春季反恐。3月下旬,塔利班发动“春季攻势”,接连策划了数起恐怖袭击事件。4月1日联合国驻阿援助使团发布公报称,从3月底以来,阿富汗的安全状况已经降到过渡政府成立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8.
布什全球战略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光 《瞭望》2004,(13)
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一个特点是,把反恐同加快推行独霸世界战略相结合。这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主要表现在: 把反恐同全球扩张相结合。“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扩张的许多行动,以至肆意发动战争,都是借“反恐”之名,乘“反恐”之机进行的。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协会高级研究员、斯沃斯莫尔学院政治学教授詹姆斯·库尔斯认为,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帝国要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全球大部分地区,实质上要扩张到整个世界”。布什也曾说过,当今“几十万美国男女军人在反恐战争中部署到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陈刚 《瞭望》2006,(25)
曾经被美军赶得四散奔逃的塔利班为何重新活跃,其袭击为何越来越具威胁性塔利班因为向“基地”恐怖组织提供庇护,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两个多月就被美军赶下了台。一晃四年半过去了,一度溃不成军的塔利班在阿富汗东部和南部重新活跃,其卷土重来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有关公开辩论会议清醒地认识到,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凸显了国际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安全威胁日益多元化的21世纪,只有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