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瞭望》2005,(48)
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举足轻重。 中国与美国、欧盟的纺织品谈判,因为涉及国家众多、产品 数额巨大成为全球贸易的焦点;而中国钢铁工业的大胃口,则使 全球铁矿石年初上涨了71.5%。 一方面是“世界工厂”令“Nade in China”遍及世界;一 方面是“重化工业化”对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十分依赖,深度融 入世界后,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前所未有地深刻。 去年世界贸易增长8%,中国外贸增长了35.7%;今年全球 贸易放缓,增速预测为6.5%;研究者对中国外贸的预测,也比 去年低了约10个百分点。 作为世界第三的贸易大国,中国与世界贸易之间有怎样的互 动?我们的增长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明年全球贸易增长还能留给 我们多少空间等,成为年终岁尾我们奉上本期专题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荆棘 《瞭望》2002,(52)
来自外经贸部的信息表明,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可以达到6200亿美元,比2001年净增1000多亿美元。这一结果大大好于年初的预期。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创下历史新高,的确令人振奋。 今年的外贸、特别是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受世界经贸形势影响,2001年我国外贸形势并不乐观,与上年27.8%的出口增幅相比,出口增长将至少回落20个百分点。 分析2001年的外经贸形势,主要呈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受世界经贸大气候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双双回落。由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同时衰退,世界经济的增幅仅为2%左右。在此大背景下,已为世界第七大贸易国的中国,其外贸发展不可能不受影响,有关部门甚至认为这种影响可能超过亚洲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求知》2024,(2):62-64
<正>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必须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进一步推动外贸发展促稳提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不断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新动力、新机遇,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就要顺应新趋势,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  相似文献   

5.
●仍不乐观的经贸环境将对2002年外贸持续增长形成制约●日元贬值、欧元流通和世贸规则成为影响今年我国外贸的三大因素●如果世界经济形势不出现大的动荡,总体外贸增长将好于去年,约为12%~14%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7,(34)
在磨合中走向成熟——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形势综述中国外贸在痛苦的磨合中开始逐渐走向成熟。自1996年元月国家再次下调出口退税开始的外贸滑坡,随着去年下半年政府及企业自身的一系列调整而逐渐恢复元气,开始呈持续增长势头,至今年6月,我国外贸出口已持续增长达...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经济建设之路,趋利避害,加快建设速度。近二十年来,巴西曾利用世界市场便宜的能源、世界贸易的有利环境’发展外贸,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七十年代中期,使国民经济起飞,为世界瞩目,被西方称之为“巴西的经济奇迹”,步入“新兴工业国”之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了一直被临时适用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成为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它现在已有134个成员。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经济联合国”。现在WTO成员国间的贸易额已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90%,我国与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同样已占我国外贸总额的90%左右。中国“入世”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中国“入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实现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冯攀 《求知》2005,(9):37-38
今年一季度以来,欧盟、美国分别对我国出口的部分纺织品采取数量设限,并将视形势发展,进一步实行“特别保护”的措施。由此,我国要求“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保证中国纺织品出口公平竞争”的呼声与欧美市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特保措施、反补贴”等措施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从而使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贸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面临严竣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强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而求得生存与发展。随着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的双边协议的签署,中国的一只脚已踏入了WTO的门槛。“入世”后,面临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对于作为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应如何应对?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加入WTO黑龙江省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世界范围内投资与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入世”是大势…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在墨西哥召开的第九届世界林业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向大会作《中国的平原绿化》报告时,两千多人的会议厅内座无虚席,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大会执行主席在大会结束时说:“中国的经验对世界各国很有益处”。我国的平原绿化为什么受到国外如此广泛的赞赏?我国的平原绿化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北 《侨园》2003,(1):22-23
世博会选择上海,世界看好中国。被誉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谁能与世博经济共享繁荣呢? 为中国发展再装一个“加速器”世博会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上海申博成功,既是对举办国经济实力的考验,也是对举办国举办能力的考验,它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3万多亿美元,人均首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在顶住2001年世界经济下滑的不利影 响,实现7.3%的增长之后,今年以来开局平 稳。第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7.6%。据此,国内外一些机构和学者纷纷调高对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有的学者甚至作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坐八望九”的预测。与之相反的是,一些人  相似文献   

14.
明年在改变“快出缓进”格局的同时,必须警惕汽车、钢铁成为新的贸易摩擦源头。 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稳坐世 界贸易第三大国的交椅,前10个月 进出口总额已直逼去年全年水平,达 到11486.1亿美元,预计全年外贸总 额将接近14000亿美元,增长25%左 右。 这种平稳增长态势也将在2006 年继续上演。中国外贸一方面日渐成 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因素,另一方 面,又不断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中寻求 着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国即将恢复在GATT(关贸总协定)的合法席位(简称“入关”)。“入关”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将有什么影响?本文试作一分析。 一、经济国际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预定今年第四季度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将围绕“生态经济与四个现代化”的总题目,进行学术讨论,并将正式成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刚诞生不久的边缘学科。在我国,这个名称的出现仅仅有二三年历史。它究竟怎样出现于科学之林,以什么为研究对象,有什么应用价值?为此我们专门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筹委会成员、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煜,请他就以上问题谈谈看法。 关于什么是生态经济学,侯学煜说,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7.
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是以外贸和件杂货为主的综合性港口,现有职工23000余人。几年来,天津港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被授予“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天津港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多年来在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中,一以贯之地发挥了政治优势,坚定不移地熔铸“港口之魂”。什么是“港口之魂”呢?经过摸索、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3月初,春意初露的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之际,今年的中国“两会”受到海内外媒体的格外关注。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两会”所确定的大政方针,将事关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年实现8%左右的增长目标,而对世界而言,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9.
梁楠 《侨园》2002,(2):14-15
来自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表明,200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509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增长6.8%;进口2436.1亿美元,增长8.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25.5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世界各国出口纷纷衰退的情况下,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保持了6.8%的增长。究其原因,除了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扩大出口的政策以外,全球生产转移效应导致跨国公司加大了在华的生产和采购,也是去年我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专家分析预测,这种生产转移效应今年上半年还会延续,但将随着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复苏趋于减缓。中国外贸的蛋糕在变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这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国际化的两项指标:外贸和外资依存度都显著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如何健全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机制,不断提高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已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