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怀平 《理论探索》2013,(1):117-120
走进乡土、驻扎乡土,成为乡土法官,是我国农村社会独特的法律现象.乡土法官城市化的基本现状是:履职方式趋向城市化,履职场所向城市扩展,居住地由乡下向城镇转移等.乡土法官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土法官的“朴实司法”作风逐渐丢失,乡土法官“坐堂”履职倾向严重,乡土法官重法条轻地方性知识的倾向严重等.建立城区法官与乡土法官联合办案机制,基层法官与司法协助员互动工作机制,培养初任法官乡土化的长效机制,基层法官“走庭”与“驻庭”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是乡土法官城市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多元递进的城市化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农村。目前,减轻农民负担和反哺农业虽然势在必行,但是三农问题不会因此迎刃而解,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农民,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实施多元递进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合理引导大城市的发展,逐渐带动镇一级小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城中村”的特征城中村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独特现象,它从出现开始,就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而存在。作为“都市里的村庄”,与城市社区和传统农村社区相比,具有以下典型特征。1.社会经济结构二元化城中村的产业、就业基本非农化,但没有同步带来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消解。城中村往往拥有庞大的集体经济,从产权关系、经营管理方式、利益分配等生产关系性质上看,仍然维持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与此相对应,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仍延续着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有的城中村虽然已经挂上了社区居委会的牌子,但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3,(21)
本刊这一期以突出的地位发表了《“条例”颁布十个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搞活企业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同时,文章也向我们展示出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出路在哪里?实践正作出明确回答:全面贯彻《条例》,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5.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现在中央和省对增强企业活力采取的政策、措施已经不少,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将继续改善,关键在于企业本身的素质和工作。应该说国营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思想观念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人们普遍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大家都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个推进依法治国,克服人治弊端,在制度层面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良好基础。然而,谁要以此为依据认为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真正崇尚制度、遵循制度的法治水平,那就过于乐观了。应该说,我们在推进制度建设方面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1985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通过一段急剧滑坡,然后陷入了离奇的怪圈包围之中。这一怪圈的基本特征是: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8,(11)
伴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农村文化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乡村振兴需要农村文化的振兴,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本文关于农村文化困境的出路进行了一些思考,主要分为"激活原动力,给农村文化打一剂强心针"和"加强外推力,给农村文化装一个助推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李雪勤编者按:从治标为主转到标本兼治,通过加强教育、健全法制、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是党的十五大后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思路。本文提出,我国正处于消极腐败现象的高发阶段,改革不到位给体制性腐败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必须凝炼和升华。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员工进取精神,推动企业管理升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这是推进国企改革的行动纲领。本文结合四中全会的精神,拟就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谈一点具体的改革思路。国企改革20年,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承包制、企业制度改革、战略性结构调整等阶段和方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最终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国企亏损增加,效益下降,实力削弱,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就竞争领域的国企而言,根本原因是没能触动到产权所属企业的属性问题。这样的改革,不是根本上、实质上的改革,不…  相似文献   

12.
中纪委在向十五大的工作中明确指出:“解决滋生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这一论述是在总结这些年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和正确的方向。 一、用改革的观点看待反腐败斗争 第一,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权力的再调整,在对权力监督乏力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以权谋私。我国原来的领导体制存在着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地方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地方、企业的领导干部掌握了比过去更大的权力。新…  相似文献   

13.
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就业问题已成为举国上下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并强调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8,(37)
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不旺,部分商品生产能力过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减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水平不高且雷同,经济结构失衡而落后,不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因而,把扩大内需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结合起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解决目前供求结构矛盾,促进经...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实行依法治理的问题,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探索世界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总结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法治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和振兴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范必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199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今年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去年底,全国下岗无业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约1000万人,今年还将分流企业富余人员300万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调整产业...  相似文献   

17.
应将收入增长的改革目标转向收入分配。以收入增长为目标时,增长了就是好样的,因此先富的既得利益群体成为改革主力。以收入分配为目标时,制度变迁将迫使既得利益者的某些预期收入放弃,过去的改革主力则成为阻力;发起和组织收入增长的政府,在收入分配中很难改变保持增长的惯力。在大工商业和政府以外存在改革的第三种力量,就是公民社会的构建和完善。公民的平等权利作为公民资本投入公民社会而成为"股东";将公民资本提升为社会资本,与货币资本和政治资本并列而趋向均衡,以此为公民社会争取更多的属于公民分享的集体物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国民经济在扩张——紧缩——再扩张——再紧缩的循环交替中运行;二是高通货膨胀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摆脱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已成为我国政府决策部门和经济学界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  相似文献   

19.
一、加快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革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1世纪前叶农业能否满足人民消费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的峰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类历史发展整体分析的视野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内蕴风险进行深刻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奠定了他们历史观的基本框架。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要义,科学评判自身所处历史方位并进行正确的战略规划,是革命胜利后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所塑造的风险时代,应对和化解自身发展风险的根本出路。中国的改革,正是在恢复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下,在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断深化改革,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