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阿混”     
近日到基层了解情况,偶然听到了四句顺口溜:‘早晨乡里飞,中午端酒杯,下午早早归,晚上‘捉乌龟’(打扑克)。’这四句形象地再现了某些乡镇干部的每日大事:用罢  相似文献   

2.
为了着力解决乡镇干部白天驻乡不下村、晚上回家不驻乡、群众办事不见人、工作作风不深入、联系群众不紧密等“走读”现象,使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奉献群众,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文县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制度建设,扎实开展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整治活动。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8,(16):52-53
最近,国际上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美国病了,欧洲老了,俄罗斯牛了,中国醒了——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教育反思录     
章立早 《民主》2005,(2):25-26
辩证看“高学历低就业”现象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学历社会,有一首顺口溜为证:“本科不如狗,硕士满街走,只有博士还能抖一抖。”又由于这几年高校扩招和一些高校毕业生未能转变就业观念,于是就出现了“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有人认为“高学历低就业”是一种人才的  相似文献   

5.
2013年以来,陇西县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全县深入实施以“干部驻村办公、开展民事代办、加强基层组织、强化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扎实开展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职、乡镇干部驻村民事代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提升和乡镇干部助推农村改革发展行动。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倍受基层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6.
陈东夫 《民主》2010,(9):55-55
现在,乡镇干部“住城现象”渐趋成风,住城人员越来越多。住城现象有两种:一是原在市县机关工作,住房购置在城里,后安排到乡镇担任领导职务,但人仍住在城中;二是户籍在农村.工作在乡镇,但在城市置了房产.下班后居住到城市。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时下,一些关于世风的“顺口溜”很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一时成为“口头禅”。有说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还有说社会风气的。林林总总,举不胜举,有人戏称为“顺口溜”现象。我以为,有些“顺口溜”确实有鞭挞作用,但如果不加甄别,不顾场合地顺口就“溜”,很客易产生舆论误导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顺口溜”反映的只是个别部门、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人人都不坚持正确对待社会主流,而跟着“溜”,势必会浮云遮望眼,使群众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情绪,于惩治腐败、规范部门管理、树立精神文明新风不利。二是一些人,包括领导干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按照这个要求,我区各级党组织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充分的认识,牢牢把握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这一指导思想,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作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乡镇第一线的工作有了重大进展,乡镇领导班  相似文献   

9.
对“村官”不信任、不满意的一首民谣在农村流传:“镇上是他的爹,区上是他的爷,告到联合国,还得找他爷。十年帐目不公开,还说他廉洁,谁要敢炸刺,蹲你六个月。”所以,像集乐村这样想罢免“村官”的农民大有人在,但像集乐村这样成功行使罢免村的村子却非常罕见。集乐村的成功,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乡镇干部队伍处于“行政末梢”,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石。乡镇干部队伍稳,农村工作稳;乡镇干部队伍活,农村工作活。为了全面了解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一些地方,少数家住县城里的乡镇干部上午八、九点钟下乡,下去遛一圈,田边站一站,摆摆架子,做做样子,下午回城;有的坐在家里“办公”,“遥控”指挥;一些家住在乡镇的干部也丢掉“草鞋”,换上“皮鞋”,不愿意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什么任务要布置,坐在办公室打一个电话,或写一个通知让人捎到村里,就完事了。现在农村通讯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打电话并不能代替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群众解决问题;通讯条件改善了,干部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并没有变。干部中的这种“遥控”之风,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坐在…  相似文献   

12.
金秋10月,粤西山区的云浮人民迎来了撤县设市的喜庆日子。 10年前,云浮还是广东最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之一。“云浮云浮,满山石头,若然调走,永不回头。”流传多年的顺口溜,道出了云浮人的困窘与无奈。 而今,云浮依然石头满山,但顺口溜已经变了:“云浮云浮,满山石头,开发利用,大有奔头。”10年过去,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乡镇干部的科技文化知识总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发展不平衡,知识结构不合理,尤其缺乏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知识,提高乡镇干部整体素质势在必行。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国家公务员和干部教育规范化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的办学模式、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费投入渠道,以适应建设一支高素质乡镇干部队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云南泸西县乡镇党委班子实行“直推直选”后,乡镇干部“谋发展”有了新动力,干部作风问题,干群关系问题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给五千余名乡镇招聘干部以公务员身份,还清历史欠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甘肃省有五千多名乡镇干部在农 村基层工作了20多年,有的临近告 老返乡却不得不面对“卷铺盖走人” 的尴尬境地。这些年来,这些干部提 拔难、交流难、进城难,严重影响到 基层正常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造 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他们的“聘用” 身份。今年年中,甘肃省委在大量调 研的基础上着手探索解决这一问题, 到9月底全省5586名招聘干部全部 “脱胎换骨”过渡为国家公务员,这在 甘肃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6.
“河南河南,何其难;河南河南,和不难”。一句顺口溜,打开了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的话匣。徐光春说,这句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中原大省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和谐发展对9700万人民的重要和珍贵。河南和谐发展了,不断朝和谐社会迈进了,也就真的不“难”了。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年初,我们结合乡镇党委换届调研工作,按照乡镇党委书记实行重点管理的要求,专题就全省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问题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给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5类不同人群,发放问卷365份。调查分析了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职责、素质要求、监督管理、考核激励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三性”,把中间状态村党支部建设工作摆上日程 1、着眼解决中间状态村自身存在的问题,把握加强中间状态村党支部建设的紧迫性。通过调查发现,中间状态村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不快不慢”,服务性工作“不上不下”,完成工作任务“不先不后”,村风民风“不好不坏”。这种状况虽然比后进村强,但与先进村相比差距较大,与上级关于农村工作的要求相差很远。分析中间状态村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除了客观上不可避免的自然条件制约,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不高外,关键在于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具体表现在:①精神状态上“维持型”。村干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取消,乡镇 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比如,职 能怎么转,乡权怎么用,工作怎么 干,等等。在不少人看来,农村税 费改革之后,乡镇干部没事可干了, 无所作为了,而事实上,当前乡镇 工作的压力更大了,对乡镇干部的 要求更高了。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工作 呢?我以为,建立“驻村员”制度不 失为一个好办法。有报道说,今年山  相似文献   

20.
乡镇干部“走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 镇干部工作在一地 ,居家在另一地 ,常常往返于两地之间而形成的“走读”干部 ,已经成为目前基层较为普遍而又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现象。有关方面对此众所说纷纭。为了加强乡镇党委建设 ,最近 ,我们对四川11个市地州的 2 6 74个乡镇 (占全省乡镇总数的 5 3 6 % ) ,进行了专题调查。事实使我们认识到 ,乡镇干部的“走读”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既有弊 ,也有利 ,不能一概否定 ,关键是研究如何兴利除弊 ,正确认识和引导好这一现象。一、“走读”的概况与特点我们调查的 11个市、地、州共有“走读”干部 17473人 ,占所在地乡镇干部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