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胡锦涛同志强调“再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会形同虚设。许多法规制度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行不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强调提出“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要求。只有坚持推进制度创新,强化制度的落实,才能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效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约束有限、监督乏力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问责制度是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法治主题已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制度建设在量上有了惊人积累的时候,制度权威缺失却构成了制约法治进展与水平的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制度权威是现代法治的题中要义,它既是法治的核心构成,也是法治追求的重要目标。推进现代法治,既要重视制度构建与制度创新,更要注意发掘、培植与展现制度权威。法治的过程,实质上是法治与人治较量和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为制度权威与个人权威的较量和斗争。中国的法治能否从形式意义上的初级阶段进入实质意义上的成熟阶段,从根本上取决于能否…  相似文献   

4.
舒颖 《中国人大》2020,(2):30-31
在我国,官贵民轻民不与官斗等观念曾根深蒂固。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普遍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塑造民可以告官的社会理念,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与政府掰手腕的平台。近三十年来,随着行政诉讼制度的深入贯彻实施,民告官已从早期的轰动新闻成为平常事,并促进了整个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通讯员曲冬)2月9日,市政协主席冯国勤与部分政协委员来到上海海事法院,考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法治环境,调研上海海事领域法治建设情况。据介绍,上海海事法院管辖的陆地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管辖范围包括苏、沪沿海海域和长江水道浏河口以下通海水域。去年法院共受理海事海商和执行案件1981件,审结、执结案件2002件,案件收结数历年来均列全国十家海事法院前三位。在听取了市高院院长应勇和市政协委员、上海海事法院院长应新龙情况介绍后,潘福仁、黄文、程九龙、缪晓宝委员建议,扩大与国外海事仲裁机构的沟通交流,处理好国际惯例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促进完善我国航运法制,重视优秀海事审判法官“走出去”,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事审判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缓刑对实现刑法人文关怀和刑罚人道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必由之路。笔者借用摄影学"全景"概念,以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为视角,从缓刑的审前社会调查、适用和执行,即法院所参与的缓刑制度运行流程的全部三个阶段,对其进行全景式分析,并针对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民主制度能够落实和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纠正市场失灵;法治能够规范公共权威的行为和公权的行使,纠正政府失灵。制度完善是民主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而制度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民主法治不仅能够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而且能够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形成合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9.
《人民政坛》2009,(7):35-35
何平在《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法律信仰和法律制度是形成法治社会的两大支柱,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那么就是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建成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完整意义上的法律信仰,应当包括法律信服心理和法律拜从行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该法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区矫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执行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节约国家的刑罚执行成本,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司法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法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法治建设进一步发展必须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法治的关系、行政强制立法的本土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的关系、加强政府法治与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关系等。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各级政府设立行政执行机构;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大目标,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与条件。从理论上看,建设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如果说法律制度是硬件建设,那么,法治文化是软件建设。因为法治文化关系到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与价值判断。所以,建设法治文化不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基础与条件,同时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难点与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的关键是搞好以民主法治为中心的国家治理。欧美、东方国家和拉美地区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具有不同特点和经验教训,欧美经过长时期历史发展,最终形成了自由主义的英美模式和国家主义的法德模式,东方国家则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中国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变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型的变迁,在由集权到分权的制度转型过程中,必须发挥政府的稳定秩序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执行难、执行乱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尽管造成执行难、执行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我国制定单独的民事执行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逐步完善法制的同时,还应该对我国的执行机构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执行不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之间有矛盾吗?记者:所以说,通过个案可以推动法治进步,赵作海案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件。中国的法治进步,不管到将来进步到什么程度,但是赵作海案件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6月19日晚18时30分整,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大院内警车、警灯齐亮,清积案、反规避、护民生的夜间执行专项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我作为区人大代表和其他代表一起应邀现场视察,感慨之余又多了一份感动。在闪耀亮眼的车灯、警灯映照下,排列整齐的数十位执法干警一个个庄严肃穆,严阵以待。区法院院长郭伟清、副院长殷勇磊向执法干警仔细确认行动细节,要求注意安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建村对整装待发的法院干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与法治具有内在的联系,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基本特征,表明了法治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具体说来,法律本身就是追求社会和谐的产物,和谐社会的性质包含着对于法治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每一个特征都包含着对于法治的需要。(一)  相似文献   

18.
健全的立法是法治社会的前提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更高层次要求考量,法律体系的形成,仅仅是法治现代化的一  相似文献   

19.
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应当具有怎样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应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这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本期"法治建设"栏目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约请著名法学家卓泽渊教授,就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作深刻阐述;《和谐视角下的检察文化建设》探索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加强检察机关和检察队伍的文化建设;《试析和谐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提出在和谐社会下引进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大建设》2010,(7):54-54
《文汇报》6月5日刊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郑成良的文章认为,要树立法治观念,就必须排除、抛弃法律工具主义的观念。法律工具主义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强调法律是国家和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在法治社会,人民通过设立政府,让官员执行法律。因而,在法律与政府之间,政府才是工具,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主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