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困境与发展:行政服务中心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服务中心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深受自身职能范围、业务流程、审批利益、发展前景等问题的困扰;推行电子政务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举措,也是支持政府履行职能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效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相互冲突,当前应该将行政服务中心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框架内,由"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完成本来由行政服务中心承担的绝大多数公共服务,从而提升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事关民主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旸 《团结》2004,(5):29-30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段话已经把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和目标说的非常清楚了。什么是电子政务?从技术层面看,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实现日常办公、信息收发、公共管理等政府事务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一种现代行政管理模式。但是,电子政务对于公共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构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  相似文献   

3.
王伟  唐行智 《行政论坛》2009,16(4):9-12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解释,有组织就会有交易费用存在,交易费用即组织存在和运行的成本,所以政府也存在交易费用问题.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模型,从公共产品的交易过程、交易中介和生产过程三个方面探讨政府交易费用问题,提出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即: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建立科学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构建理性官僚组织和积极推广电子政务,以达到控制和减少政府运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行政行为异化的成因及其对策。认为行政行为异化的成因:一是行政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二是行政行为的总成本大于其总收益。三是行政行为的边际成本大于其边际收益,四是行政行为信息不对称。针对上述成因,设计了行政激励机制、行政约束机制及行政监督机制来综合解决行政行为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董伟俊 《学理论》2009,(3):25-2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改进行政质量,降低行政成本,已经成为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6.
杨伟乐  杨倩茹  连悦 《学理论》2012,(16):56-57
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行政决策的多目标性、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传统的决策模式在当今日益艰巨的决策任务中捉襟见肘,电子政务应运而生。然而,电子政务是一把双刃剑,基于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的现实,将从电子政务对于行政决策消极影响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电子政务模式下的行政决策质量"命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支出理论看电子政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电子政务,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于目的、作用和建设,而对其投资效应、成本和效益却重视不够。但是,投资效应、成本和效益分析对于我们认识电子政务以及电子政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公共支出理论中的投资乘数原理和成本效益原理,从宏观角度分析电子政务投资的乘数效应及其成本与效益,力求从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电子政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是电子政务运行的软环境。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协作文化、法治文化的提升有助于电子政务绩效的增强;效率文化对于电子政务绩效无影响。由此可见,要提高政府电子政务的绩效,就要大力发展和完善政府部门的行政文化,建立与电子政务相匹配的行政文化,这是电子政务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魏涵 《学理论》2014,(20):12-13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建设任务。和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是,我国电子政务也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电子政务和行政体制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子政务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是:电子政务发展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控制机构编制;创新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冯旭红 《民主》2007,(8):8-9
促进节约集约高效用地,除要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外,经济手段的运用尤为重要。运用经济手段,促使节约集约高效用地,通过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收缴标准等增加土地使用权取得成本,从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