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平达 《中国律师》2013,(6):32-34
有数据显示,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面临的案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海生10余年来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尤其对于国内外专利商标申请、企业专利布局分析、专利和商标侵权诉讼、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等业务颇有研究。就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方"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赵海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其专利法中都对专利间接侵权作了规定。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在这些国家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我国专利法对专利间接侵权一直没有作出规定。随着专利制度的发展,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专利纠纷案件,因此,对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专利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区别以及专利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的关系,对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专利制度的发展,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专利间接侵权案件,而我国专利法并未对专利间接侵权作出规定,因此,对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专利间接侵权的几种表现形式,探讨了专利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着对判定侵权比较对象的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例如,案一,原告河北某农机厂获得了一项关于手扶拖拉机悬挂谷物播种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被控侵权人也生产了相同产品,原告诉被告侵权。案二,原告获得了一项“关于H型强场磁化杯”的实用新型专利,被告也获得一项关于强力磁化杯的实用新型专利,原告诉被告侵权。如何正确判定专利侵权的比对对象,进而解决专利侵权纠纷呢?以抽象物为工具对等同原则进行分  相似文献   

5.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首先应弄清什么是专利权?怎样才算构成专利侵权?专利权,是指由国家主管专利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在一定期间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一种专有权利。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排他性和时间性、地域性。专利侵权,是指受我国专利法保护的有效专利权遭到某种违法行为的侵害。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专有实施权的侵权,一种是对标记权的侵权。专有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独占实施其  相似文献   

6.
专利诉讼中,当事人一般都会启动宣告专利无效程序。对于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专利诉讼期间针对涉案专利作出宣告部分专利要求项无效后,人民法院一般不宜再对该等权利要求项进行侵权判断。无论被控侵权产品侵犯了涉案专利的几项权利要求,均为侵权产品,侵权赔偿数额并不应因被控侵权产品所侵犯的专利权利要求的数量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专利法的深入实施,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专利日益增多,专利侵权纠纷也不断发生,由于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对专利权的侵犯与对有形财产权的侵犯就有许多不尽相同之处.本文试就认定专利侵权和处理专利侵权等问题作一探讨.一、专利侵权构成要件所谓专利侵权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者制造、销售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对专利权人的实施权和标记权的侵害.那么,构成专利侵权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论专利侵权赔偿损失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中国法学》2012,(2):119-130
专利授权公告不应具有使公众应知的法律效力。专利侵权赔偿适用一般过错推定说对行为人显失公平,专利侵权纠纷中也不存在特殊过错推定说的法定事由。因此,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不能作为专利侵权赔偿损失的一般归责原则。专利侵权属于一种特殊侵权,在归责上不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我国应基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宗旨、专利权的排他权性及专利侵权判定的复杂性,并借鉴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例,区分专利侵权产品首次销售前后的不同侵权行为,分别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9.
高文艺 《知识产权》1996,6(6):46-48
专利共同侵权是一种较特殊的专利侵权行为,由于我国立法对此缺乏规定,所以在实践中处理专利共同侵权有不少困难,本文试就认定和处理专利共同侵权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专利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 专利共同侵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过错,在专利有效期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首先要判断什么行为是侵权,什么行为不是侵权。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正确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本文根据中国专利法和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下讨论仅限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判断专利侵权的前提,因此必须首先研究专利法中有关专利权保护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路云峰 《知识产权》1996,6(5):44-45
我国自建立专利制度以来,实用新型专利作为专利保护制度的一种形式,在激励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发明创造积极性、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专利事业的深入发展,专利侵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事实上仿造者都会对其产品作某些变化以达到逃避侵权责任的目的,因而在专利侵权纠纷中主要是等同性范畴侵权,所以应用“等同原则”判定专利侵权是必要的,否则不能真正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这已成为专利界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专利侵权的行政保护应当加强还是削弱,应因不同类型的客体而区别对待。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侵权判定较难,行政执法的错误成本较高,会加大侵权认定的不确定性,应当弱化行政保护;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易于判定,应当加强行政保护。建议扩大管理专利工作部门查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的权限,与商标侵权行政处理权限看齐,同时缩减甚至取消其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权。  相似文献   

13.
张玲 《政法论丛》2009,(2):41-45
为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适应经济生活的客观需求,我国应对专利间接侵权做出明确规定,而不宜适用共同侵权规则。侵权责任法作为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法,对间接侵权应该有一个抽象概括的规定,以使专利法等法律规定的间接侵权有一个上位法的依据。而且,专利法对专利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也应做出详细规定,以区别于专利直接侵权和专利共同侵权。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专利侵权的判定,对于正确解决专利侵权纠纷,保护专利权人和其他公众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构成专利侵权的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指出了专利侵权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特殊类型专利侵权行为,主要包括间接侵权、商业方法专利侵权、实验性使用、专利钓饵等,是在专利侵权制度中应专门加以规范的。我国新修订的《专利法》、相关实施细则及司法解释对一些重要的特殊类型专利侵权问题仍缺乏规范。通过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对这些特殊专利侵权问题进行合理的法律规范,是当前正确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技术转化为商品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专利作为技术商品化的保护神,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然而,令人头疼的专利侵权却普通存在着,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保护专利权人和专利实施权人的合法权利,保护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有力地打击专利侵权活动。研究和探讨对专利侵权的起诉权问题,明确哪些人具有对专利侵权的起诉权,不仅有利于及时对侵权提起诉讼,并且有助于法院的及时受理和及时结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桂昱 《法制与社会》2012,(25):64-65
200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Egyptian Goddess诉Swisa一案进行了满席判决,判定被告不构成对原告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该案中,法院方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提出了不同于之前先例的观点,因此,该案在美国法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本文立足于EGI案件本身进行详尽剖析,讨论该案中法官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标准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损害赔偿金计算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害赔偿是专利侵权最为重要的救济方式,是整个专利激励机制的重要制度因素。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则是专利诉讼的重点和难点,过度或不足的损害赔偿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不良影响。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以及第一专利大国,具有丰富的专利司法经验,其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标准和方法对我国专利侵权赔偿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确定中,以侵权产品的总价值中可归功于被侵权专利技术的贡献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分摊规则,有助于解决全部市场价值规则所导致的过度赔偿及专利权排他权非法扩张等问题。美国一百多年相关实践对分摊规则进行了有益探索,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线技术发展,出现了多方参与多步骤方法专利。该类专利的出现对专利侵权判定提出了新的挑战。2010年12月美国巡回法院对AkamaiTechnologies,IncV.Limelight案的判决肯定了在先判例认定专利共同侵权所采用的“控制或指挥“标准。在判决中明确两个参与者之间正常交易关系并不导致专利共同侵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