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钱三强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他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赴法国留学,在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6年,钱三强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登了此事,并称赞  相似文献   

2.
《当代工人》2011,(17):38-39
和老公结婚5年,感情一直很好。老公在杭州的一家世界500强外企做到销售总监,收入可观,所以我一怀上孩子就辞了职,回老家南京买房,彻底安顿下来。孩子两岁后,我们开始产生分歧,他想让我做全职太太,我不同意,坚持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并应聘进入一家教育机构工作。也许是不太适应吧,我常和老公说起自己的坏心情,他总是很简单的说句“...  相似文献   

3.
论创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向全世界提出创建和谐世界的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与进步的角度,分析创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性及其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应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体现出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内容上包含诸多具有世界普遍适用性的观点和理论,为世界理论宝库增添了科学内容,凸显出理论上的世界价值;她在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现出实践上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5.
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婚姻立法,一般都规定了无效婚姻制度,并将其作为结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都未明文规定无效婚姻制度。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修正后的婚姻法新增设了这一内容,弥补了我国婚姻法在这方面的缺失,使结婚制度得到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和平 《探索》2004,(5):52-55
挟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胜利的余威,美国鹰派政治家想将世界变成"美国的世界".然而,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全球化趋势必然将美国变成"世界的美国".  相似文献   

7.
马坤 《理论研究》2012,(3):60-63
战争是世界格局嬗变的一个重要机制,对既有世界模式不仅具有特定的表达和强化功能,而且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上具有重要的塑造和转化功能。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以和平、合作为追求,但决不畏惧和放弃战争,对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破坏活动给予坚决回击。这种战争正义观超越了西方传统“战争一崛起”逻辑,在推进国际民主正义与建设和谐世界中将形成强大的价值引领效应。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0,(23):63-63
<正>答: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简练的语言却向世人深刻昭明:马克思主义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学说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完善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关注结婚率的变化情况,同时试图回答晚结婚会不会导致不结婚这一问题。基于沈阳市人口普查资料,本文采用Hernes模型对不同年龄组的结婚率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发现尽管初婚年龄在推迟,但预测结果表明结婚率仍然是相当高的。这表明绝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给婚姻一个机会,剩男剩女的确存在,但理解这一现象的前提是人们现在普遍推迟婚姻,而晚结婚并不代表不结婚。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的发展越来越与世界紧密相关,中国与世界各种力量的合作与竞争同时在加强。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时代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宽广的"全球眼光、世界胸怀"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以来,世界的各个方面都在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全球化的本质与马克思所探讨的世界历史理论所描述的历史过程十分相似。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分析的重点是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资本对人的压迫,而全球化时代下的世界生产体系和世界金融体系都在发生变化,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理解当代政治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始终把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联系起来思考问题,顺应革命和战争时代的发展趋势,带领全党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体现出宽广、博大的世界眼光。围绕中国革命的阶段、方位、性质、道路、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以世界眼光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深刻把握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世界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提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重大论断,指明了中国革命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路径和趋势;第二,立足近代中国基本国情,探索并找到无产阶级革命规律和俄国革命经验的中国表现形式,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第三,作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伟大的一部分”的论断,阐述中国革命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意义,明确了中国革命的世界方位。  相似文献   

13.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时空观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理论。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时空观,在时间进度上要树立长期性观念,在空间实现方式上要树立多样性观念,在具体操作上要树立策略性观念。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围绕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改造主观世界自觉性这一中心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一是当前突出强调提高改造主观世界自觉性的重要性;其二是当前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其三是当前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申雁飞 《求实》2006,3(1):77-79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世界的基本面貌和未来趋势,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明确这一思想的巨大作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尤其是给当今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战略性机遇,有助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殿军 《唯实》2009,(8):43-47
建立和谐世界是毛泽东和胡锦涛的共同追求。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迥异,他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有很大区别。毛泽东试图通过世界革命推翻资本主义旧秩序,建立新的和谐世界;胡锦涛则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对国际旧秩序的渐进式变革,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18.
郭林江 《世纪桥》2010,(21):63-64
世界历史形成,普遍交往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开始真正进入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并存的历史时代。内外和谐交往是民族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内外交往交互作用,外部交往和谐是内部交往和谐的保障,内部交往和谐是外部交往和谐的基础,内外交往共同构成一个圆圈关系,互为前提。所以只有内外交往同时和谐,民族国家整体上才是和谐的。这就是我国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外人眼里,马来西亚砂拉越州77岁的首席部长泰益·马哈穆德似乎遇到了麻烦,他被多人指责家族"倒卖"土地获取巨额利益。不过他根本不以为意,其表妹法蒂玛更是毫不掩饰地称:"人们总说泰益腐败,但是世界上谁当了官,不都是这样?"在马六甲州,63岁的首席部长阿里·鲁斯塔姆对被指控儿子婚礼场面超大,不屑一顾地回应称:"幸好只是我儿子结婚,如果是我结婚,来的人更多,可能会有130万人出席。"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在观察和分析当代世界问题方面的最新运用。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矛盾及其所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是和谐世界理念的起点,时代所蕴涵的矛盾具有非对抗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和谐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的有序运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