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在新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会议强调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制定“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也是“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落实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以发展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  相似文献   

2.
“十五”计划是在我们走向21世纪(?)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研究和制定好“十五”计划,对于我们在21世纪初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特邀请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武斌同志就辽宁省的“十五”发展汁划撰写了“以‘新经济’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文章,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3,(12):1-1
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于保持“十五”开局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势头,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意义十分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  相似文献   

4.
上情下达     
我省制定和实施“十五”计划指导思想 我省制定和实施“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全力以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想   全省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5.
王书昆 《新视野》2006,(1):10-13
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在我国完成“十五”计划基础上提出的。回顾“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您认为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张卓元教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非凡业绩。首先,经济逐步摆脱了紧缩状态,增速加快。2004年GDP按2000年价格计算,达到1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原定的12.5万亿元的目标。还要指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其次,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纪之交,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江泽民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面向新世纪发展的历史高度,放眼世界规划中国的发展,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是指导我们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以全会精神为根本指导思想,制定好我省“十五”计划,为新世纪湖南现…  相似文献   

7.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几乎涉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有重大或基本的方面,其覆盖面之广,涵容量之大,是其他一般的计划所难以比拟的。因此,需要有高超的辩证的战略思维作指导,方能总揽全局,提纲挈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创制出立足我国具体国情而适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个战略决策,它通篇充满了系统辩证思维,正确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8.
宋瑞祥 《奋斗》2001,(9):7-9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许多目标、任务和要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密切相关,充分表明“十五”计划是一个“绿色”的计划。但“十五”计划又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计划,突出了体制创新的重要作用:《纲要》指出,  相似文献   

9.
实现“十五”计划的宏伟目标,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关键在党,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特别是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营造市场化环境 实现“绿色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许多目标、任务要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十五”计划是一个“绿色”计划。同时,“十五”计划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计划,突出了体制创新的重要作用。《纲要》指出,“十五”期间,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因此,创建环境保护市场化体系、营造市场化环境,是实现“十五”环保目标的前提条件。 …  相似文献   

11.
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 刚刚闭幕的“两会”审议和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十五”计划,正是应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计划。“十五”计划,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洞察世界风云,分析国内形势,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为我们描绘了新世纪的发展蓝图。实施好“十五”计划,对于巩固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好局,为我国顺利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奠好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五”计划振奋人心,“十五”计划催人奋进。向着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已经出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美好的未来就在前面。  相似文献   

12.
范萍 《实事求是》2005,(4):50-54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功能定位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到“十一五”末,新疆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三个战略重点。实现“十一五”计划的战略支撑和保障措施在于统一思想认识、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增长方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刚刚结束的“两会”审议和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这是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纲领。《建议》明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并确定“十五”计划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2000,(6):8-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纪之交我国即将完成“九五”计划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刻召开的。全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科学全面地分析了新世纪来临之际的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高瞻远瞩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规划了中国新世纪发展蓝图。“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和对外开放经济关…  相似文献   

16.
关键在党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纪之交我国即将胜利完成“九五”计划,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从这次会议对制定“十五”计划提出的《建议》中,可以看出今后 10年内全党和全国工作有以下几个重要指导思想: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把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三是要高度重视科技教育的作用,把科技和人才问题摆到突出战略位置;四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五是人民生活要…  相似文献   

17.
科学确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淳 《求是》2000,(2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为了实现中央提出的“十五”计划目标,各地也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相应制定科学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定地方未来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全面提出“十五”宏伟目标的同时,指出:“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关键在党。”并强调“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就明确地告诫全党,加强党的建设和实现“十五”宏伟目标,是我们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两大战略任务。在当前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实现“十五”宏伟目标,具有更加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九五”计划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制定和完成“十五”计划,为今后的改革、开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领会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十五”时期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和十五大规定的各项战略任务。 (一) 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  相似文献   

20.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性时刻,党中央召开了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十五”期间发展主题、主线,阐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纲领,对于指导我们做好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抓住发展这一主题。我国 2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不渝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