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文应用CT扫描对150例头颅外伤者进行临床法医学分析。 20例单纯颅骨凹陷性骨折凹入颅内的深度及形状被CT图象精确显示。 98例颅内血肿、脑挫裂伤CT图象均清楚显示了病变所在部位、性状、大小和数目,且与其相应的临床症状、神经定位体征相符。 32例无典型症状和神经体征,X线照象或造影无法显示的颅内小血肿和脑挫裂伤在CT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漏、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00,P<0.001)。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案例1孟某,男,41岁。某年7月19日晚饮酒后回宿舍休息,22日被发现神智模糊,送医检查。自诉被董某打伤鼻背部,要求法医鉴定损伤程度。23日法医检查,孟某神清语利,额部及鼻部未见皮肤软组织损伤,双眼"熊猫眼"征,顶枕部可见3.0cm×2.0cm挫伤。阅7月22日CT:额部及鼻背部未见软组织肿胀及皮下血肿,鼻骨未见骨折,顶枕部头皮下血肿,枕骨内板纵形骨折,额骨上部纵形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左、右额叶脑挫裂伤(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4.
骨折法医鉴定中常规X线与CT漏诊、误诊的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常规CT检查技术对骨折漏、误诊的影响。方法对366例已接受普通X线或常规CT检查的骨折法医鉴定者行MSCT扫描并行对照性研究。结果骨折法医鉴定中普通X线、常规CT漏、误诊率分别为40.83%和29.73%,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4.69,P<0.05)。二者漏、误诊病例中与技术因素相关者分别占66.29%和88.63%,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7.58,P<0.01)。结论普通X线与常规CT的设备和技术缺陷与失误是造成漏、误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和常规CT检查技术对骨折漏、误诊的影响。方法 对366例已接受普通X线或常规CT检查的骨折法医鉴定者行MSCT扫描并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骨折法医鉴定中普通X线、常规CT漏、误诊率分别为40.83%和29.73%,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4.69,P<0.05)。二者漏、误诊病例中与技术因素相关者分别占66.29%和88.63%,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7.58,P<0.01)。结论 普通X线与常规CT的设备和技术缺陷与失误是造成漏、误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普通CT和X线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普通CT与X线3种检查法,评价它们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6例受检者(已接受其他影像学检查)行MSCT薄层扫描并行SSD,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和MPR处理。统计分析MSCT、CT常规与X线检查在各部位骨折中的诊断正确率和漏、误诊率并行χ2检验。结果鼻骨、肋骨、四肢及关节、眶骨、颅骨骨折MSCT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普通CT或X线(P〈0.01)。MSCT与普通CT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SCT、普通CT与X线的总体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9.45%、70.27%和59.17%。常规CT、X线与MSCT诊断结果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MSCT对骨折的显示更准确,可作为法医鉴定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 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66.00,P&lt;0.001)。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吴某,女,10岁。1999年10月20日,因交通事故致右颞、顶骨骨折、右颞叶硬膜外血肿、右颞叶脑挫裂伤,经医院治疗损伤愈合。出院后时有突发性剧烈腹痛的表现,具体位置描述不清,疼痛持续时间1~5m in不等,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偶有恶心、呕吐等表现。检查大小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腹部B超均正常,排除肠蛔虫、胃肠炎、阑尾炎等疾病。多次脑电图检查提示轻、中度异常,偶见尖波、尖慢波。经调查吴某既往无癫痫史,其家族亦无癫痫病史。2001年12月12日脑CT检查示:右颞骨缺损术后,右颞叶脑软化灶。法医鉴定:吴某系外伤性胃…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医鉴定体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医鉴定是我国司法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法医鉴定工作主要是与人身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的检验鉴定,由于其与人身密切相关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法医鉴定机构在司法过程中有着不同一般的地位,可以说,法医鉴定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法律的公正。1我国法医鉴定体制的历史与现状我国法医鉴定机构主要是从建国初期司法机关为侦察办案所需而设立的内部鉴定机构发展演变而来,其中公安系统法医鉴定机构建立最早,于50年代仿苏联模式设置,检察、法院系统的法医鉴定机构多建于80年代以后;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对7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单纯头部CT以及X线检查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漏诊率较高,其中CT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眼部CT检查是诊断眼眶爆裂骨折的首选方法。76例骨折中以眶内侧壁骨折多见,其次为眶下壁骨折。CT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和眶壁移位,间接征象主要为骨折处积血和软组织增厚;临床表现以眼周瘀斑、肿胀、视力下降及复视为主。眼眶爆裂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患者伤后视力多在0.8以上,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损伤程度以轻伤为主。结论单纯头部CT及X线检查诊断眶壁爆裂骨折有局限性,对眼部损伤患者,建议法医鉴定时将眶部CT检查作为常规;眶壁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法医鉴定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对366例法医鉴定者行薄层扫描并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see-through)和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对所得图像进行诊断和分型。结果准确诊断并对134例鼻骨、98例眼眶和21例颅骨骨折进行分型。正确显示36例肋骨骨折、4例肩胛骨骨折、24例脊柱骨折和27例四肢骨及关节骨折。利用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等技术鉴别陈旧性骨折18例。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在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可为伤害等级鉴定提供有力的法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中外法医鉴定体制的比较,分析了当前中国法医鉴定体制的弊端,其存在的理由;展望了新形势新任务下法医鉴定体制改革的新模式;阐述了新世纪中国法医鉴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桡骨小头骨折在临床法医鉴定中比较多,但桡骨小头骨折用一般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难以清晰的展现,本文作者利用先进的CT扫描图像重建技术诊断1例桡骨小头骨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锋 《证据科学》2000,7(2):96-96
澳门9/94/M号法令确立了进行法医鉴定的有关法律制度,该制度已延伸至澳门特别行政区继续有效.下面简单介绍澳门法医鉴定的目的、范围及聘任官方法医鉴定人制度和其它法医鉴定人的程序以及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脑挫裂伤无意识障碍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脑挫裂伤的诊断中,教科书及有关颅脑损伤的论著均将较严重的意识障碍(有30分钟以上的意识障碍史)作为诊断依据之一。笔者曾在法医损伤程度鉴定中遇到一例右额遭拳击当时无意识障碍,仅表现为头痛,于2周后头痛头晕骤然加剧,继之昏迷,经颅脑CT扫描及开颅手术证实系右额极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约50ml)的病例。此后收集到某医学院附属医院1990年期间29例经CT扫描显示系脑挫裂伤而无昏迷史的病例,现对此30个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具有准确,安全 ,快速,直观及分辨力高等优点,对损伤或病变的定性、定位效果极佳.因此在某些案例中 CT的应用已成为法医鉴定必不可少的检查.同时,它也可成为一些装病者伪造病情的手段欺骗法医,从而产生错案.下面笔者就在检案中识破的4起伪造CT片致原鉴定错误的案件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7.
法律信箱     
法医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申请进行法医鉴定呢? 一、申请法医鉴定的条件在工作、生活中,当公民因意外事故、医疗差错等原因造成损伤或死亡的,经必要的临床治疗或处理后,可以由受害人或其亲属申请进行法医鉴定,以明确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劳动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法医鉴定属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也是司法程序中相关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更是三大诉讼法的重要证据种类。但是,在法医鉴定的实践工作之中却客观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检查详尽、鉴定机构重叠、鉴定时机不适宜等。本文就法医鉴定中现存问题剖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受力部位颅脑摔跌伤后损伤程度和特征差异。方法收集摔跌所致颅脑损伤68例,根据案情、受伤过程、临床体征、CT影像资料将受伤部位分为颅前部、颅侧部、颅后部;损伤类型分为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损伤数量分为单一和多发伤;颅骨骨折分为受力点骨折和非受力点骨折;脑挫裂伤分为冲击伤、对冲伤等。运用非参数统计χ2检验比较其频数分布。结果不同摔跌部位颅骨骨折和颅脑损伤程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颅后部摔跌颅骨骨折远离受力点多见,多发伤为主,而颅前部、颅侧部受力点骨折多见,单处损伤多见;颅后部、颅侧部摔跌后脑挫裂伤发生率高,以对冲部位多见,颅前部摔跌后脑挫裂伤发生率低,冲击伤亦多见。结论摔跌部位不同颅脑损伤程度和特征存在差异,CT检查资料有助于损伤机制推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法医鉴定及其程序性问题,必须从法医鉴定的源头上,即沿着法医、法医学、法医学教育、法医检验技术、法医鉴定及程序、法医结果或意见等脉络,来考察法医鉴定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