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军精神的指引下,重庆一共走出了十位高级红军将领。他们出生在重庆,英勇奋斗在外地,他们的荣誉为重庆人民添光增彩。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红军精神,以及留在家乡的故居、旧居,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是重庆广大青少年、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他们参加共产党都不算早,都经过了曲折的道路、艰苦的探索;不过,一旦成为共产党人,他们的信念就坚定不移,虽九死其犹未悔。中共重庆地委到1926年10月,总共不过168名党员,但是他们却领导了全四川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毛泽东总结说:党“在北伐过程中,忽略了军队的争取,片面地着重于民众运动。”但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重庆地委恰恰没有犯过这种错误。  相似文献   

3.
1932年4月24日即红军进漳后第4天,闽南党组织就在漳州石坂(今青年路)基督教堂召开了工农和各界代表会议,成立了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由王占春任主席。紧接着在石码地区也成立了由七名委员组成的工农革命委员会,由林和尚、黄坤元任正、副主席。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密切配合驻码的红四军深入开展扩军工作,在石码成立了一个扩军机构。红军也以每伙食单位成立扩大红军委员会。要报名参加红军的都可以到红军政治部或工农革命委员会报名。他们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指引下,重庆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在艰难的环境下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游击根据地的革命活动。不仅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主力红军作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还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播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  相似文献   

5.
正方志敏、刘志丹等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及创建的红军队伍都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坚定的信仰与忠诚是能为长征作出贡献的政治基础。一、他们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都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作出重要贡献方志敏、刘志丹等共产党人创立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分别属于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位于中国的一南一北。如果说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辉煌的一页,那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就是以充满血性的刚毅为这辉煌的一页拉开序幕,为长征悄然注入强大的策应与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于1933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红三军入川,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活动,于1934年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和支援苏区的斗争,四川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又蓬勃兴起,在四川共发动了29次,重庆有6次,在重庆又打出川东游击军第一支队、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这三面红军旗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目前为数众多的干休所里,生活着一大批曾为祖国为人民立下汗马功劳的离退休干部,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着值得书写并令我们传诵的革命经历。在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后,我们如约拜访的一位老人,便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他13岁在河南参加红军,15岁在西安被邓颖超挑选到重庆“周公馆”担任周恩来的警卫员,19岁以后赴前线,身  相似文献   

8.
《西行漫记》这样称道红军长征胜利之初,上海一批技术工人参加了红军。对此,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他的名著《西行漫记》中指名道姓地作了介绍,颂扬他们的智慧,才能和为革命甘愿吃苦的奉献精神。一处写道:“我在吴起镇退到一个电气工程师,一个名叫朱作其的很有才能又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他的英语和德语都很好,是个电力专家,所写的工程教科书在中国普遍采用。他曾在上海电力公司工作过,后来在俱昌洋行。最近以前,他在南方担任顾问工程师,他是个很能干的人。一年收入可达一万元。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收入,丢下家庭,到陕西这些…  相似文献   

9.
李安葆 《湘潮》2012,(8):30-32
人们都知道,红军在长征中是异常艰苦的;但他们可以在精神上苦中作乐,保持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愈艰苦.愈奋斗!愈奋斗,愈快乐!长征途中的红军指战员正是这样一群英勇奋斗的快乐人。  相似文献   

10.
正1927年7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重庆党组织遵循这一方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向军阀、土豪劣绅展开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从1928年到1934年间,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  相似文献   

11.
人民战争的炮火锻造出一个新中国,但这其中也蕴含着战斗在敌占区的共产党人的殊死奋斗。重庆,这座西南的工商重镇,历来是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盘踞之地,从大革命开始到新中国成立,重庆地方党组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他们的鲜血浸透了巴山渝水,用生命书写了重庆革命历史上悲壮的一页,他们同样是人民共和国重庆新篇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正>在红军时期,有这么两位人物,因他们都姓罗,又相继担任过红四军第二纵队和红四军政委,且关系密切、亲如兄弟,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们"大罗""小罗";长征到达陕北,他们同期进入著名的"抗大"学习,一起当过"原始天尊的弟子"。在长达34年的革命友谊中,他们既有革命战友间的生死与共,又有亲如  相似文献   

13.
1926年底,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到四川招生。经中共南充地方组织推荐,罗瑞卿西上成都、南下重庆,经初试榜上有名。1927年春,罗瑞卿同207名川籍考生从重庆乘轮船赴武汉参加复试。一路上,他们兴高采烈,欢笑声和歌声洒满长江!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给敌人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党和工农革命的政治影响,教育团结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川东游击军、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分武装起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川东  相似文献   

15.
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革命传统——纪念红军长征暨红军东征胜利60周年□省委宣传部部长侯伍杰今年是伟大的红军长征暨东征胜利60周年。60年后的今天,回顾革命前辈的战斗历程,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扬我党我军的革命光荣传统,激发...  相似文献   

16.
正宁化石壁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客家祖地,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可见红军桥、红军医院、红军标语、漫画等革命旧址遗迹。陈塘红军医院旧址就是其中的一个保存完整的红军战地医院旧址。陈塘红军医院旧址座落于石壁镇陈塘村的一座古旧民居中。1933年春,红军第4医院随军进驻到陈塘村,主要收治在东线战斗中的红军伤病员。在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三支队60周年。为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我们约请5位福建红军游击队和新四军的老战士写回忆文章,他们的战斗经历和革命精神,对贯彻十五大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军攻打长沙的战役,距今已五十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是为了执行“左”倾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会师武汉”的行动,但闽西红军参加这一战役,“经过几十城市,与敌人作了伟大的斗争,发动了千百万工农群众,在这些斗争当中,得了不少的教训和经验。”由地方武装成长为主力红军,都认为这是“多么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各地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然而在某红军纪念馆,却出现了这样的闹剧:村民缅怀革命先烈到革命纪念馆,烧香拜佛也到革命纪念馆。纪念馆正屋供奉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等9尊神像,偏房则挂满了红军的历史照片。据介绍,10年前当  相似文献   

20.
黄瑶 《党史博览》2014,(11):24-27
正罗瑞卿,四川南充人,1906年出生;蔡文治,湖北黄冈人,1911年出生。他们虽是黄埔军校校友,但当罗瑞卿在武汉上黄埔军校第6期时,蔡还是武汉第二中学的一名高中生;而当蔡文治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适逢"九一八"事变愤而回国转入黄埔军校第9期就读时,罗瑞卿正在红军中转战赣南闽西。因此,他们此时毫不搭界。耿飚,湖南醴陵人,1909年出生,13岁就到水口山铅锌矿当童工,1930年参加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