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麗相對論     
记得很久以前在杂志上看过一个爱美的老太太,八十岁了,还要穿大红的衣服,照相要抹口红,她对记者说,为什么我去买鞋子,小姐总给我推荐最难看的那种呢? 在我的单位,有一位四十岁的美丽女郎,一次她为了搭配一顶深红色帽子,梳了两条辫子,看起来就象《情人》里的简·玛尔奇,帽檐下双眸象宝石一样闪光,可是有人说,“打扮得跟个小姑娘似的”,后来她很少再戴这项帽子,  相似文献   

2.
七月的梦     
七月的梦里毅年少时听一老者说:那年七月,一群拓荒者怀抱真理,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聚集到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焕然一新的生命诞生了。她象一盏指路灯,照亮了全中国。她在哪里?虽然我没有见过她,但她己深深烙在我幼小的梦中。她一定很大、很...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夸老师象妈妈,但我不敢“夸”妈妈象老师。 我有一个当老师的妈妈。若不是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女儿,也许我会有更多的发展余地。 我满学龄就离开爸爸的军营,跟在妈妈身边。一天我得了腮腺炎,妈妈身上的粉笔尘未及掸去,匆匆奔进家门,抱起我直奔医院。妈妈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课上     
自上中学以来,我越来越喜爱《青少年修养》这门裸程了,是她纠正了我的不少错误想法,是她帮我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象甘露在我们心中流淌, 象春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宠。 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 打开了我们心灵的小窗。青少年应有良好的修养,青少年的品质定要高尚。牢记住刘胡兰姐姐的伟大和光荣,象雷锋叔叔那样思考有限与无限。在政治课上,我们奋发学习《青少年修养》。立志做一个优秀中学生,未来的文明需要我们去开创!在政治课上@刘彤$清华附中初一(2)班 ~~  相似文献   

5.
“老疙瘩”     
<正>妈妈经常说,“你是党的人,不能分心走神”“我和爸爸没给你们留下多少财产,但你们都是党的人,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在家里,妈妈最偏爱我了,她操着浓重的东北方言,亲切地唤我“老疙瘩”。一听到妈妈的叫声就象钻进了她温暖的被窝一样舒服,为此我没少受哥哥姐姐的白眼。家里好吃的妈妈总是让我先吃,  相似文献   

6.
我从瑶山来     
我从瑶山来。 我是瑶山的女儿。 我的家乡,一个山清水秀、人实物华的好地方。可是,谁又不说家乡好? 家乡好,我却离开了她,就象天下所有的女儿要离开母亲一样。我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就象天下所有的孩子,终归要做不同于父辈的事情。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梦的路。出发的那一刻,虽然面对母亲的潸然眼泪,我却不愿再回望。 那时我怎么知道,这是一条终生漂泊的路?体验了大千社会的无奈,更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我流连忘返,渐入佳境。但是,当我在都市高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这里     
象熊美华这样,极认真地生活着并且把工作放在人生最重要位置的人,一定有很多。在今天的上海,认真地活着乃为生存、发展所必需。只是象熊美华这样,完全不计较辛勤付出与所得物质收益之比的人,估计不会太多,在这一点上连她自己也承认现在的年轻人跟她想法完全不同。她出生于五十年代,接受过正统单纯的革命传统教育,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一再强调:“不管怎样吃苦受累,党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好,因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她看来,工作的意义即存在于工作本身。假如为了维持生活,她没必要做得这么辛苦,因为她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而且居委会工作可大可小,一般应付着也过得去。她进居委会工作已近三十年,她决心哪怕明天就退休,最后一天也要干得漂漂亮亮。  相似文献   

8.
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是革命圣地,她象磁铁一般强烈地吸引着成千上万青年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我是1940年9月从香港出发,协助党押运电器材料,途经韶关、桂林、贵阳、重庆后,于12月最后一天胜利地抵达延安的。从此我在那里生活、工作、战斗了7个春秋,这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9.
小山     
尽管她无名,但我想她。 她是座小山,就在我岳父家屋后。山的夏天和秋天都可入画,就是冬景也不错,经霜的狼尾草在劲风里漫山遍野摇曳,乍一看,象一面面招展的小白旗,有苍凉之美,但毕竟太萧瑟,我更爱她的春景。 春早时,竹林间弥漫着兰花的幽香;春盛时,野杜鹃怒放,山下中学里的女生如彩蝶似纷飞采撷;乌芊芊鬓间斜插一朵淡粉的,充满儿女情意的怀里抱一束霞绯色的花,看着三五成群脸儿都笑成山花样的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星稀月黑之夜,二十时十八分,一位伟大女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半个多月来,我不断地守侍在她的病榻旁边,或徘徊在楼下的走廊里,心中默祷着使人心灵窒息的噩耗不要闯来.但是人的生命毕竟是有止境的.大限终于来了.我没有话可说.我咽下了凝聚在眼眶的泪水.六十五年来我所认识的宋庆龄同志的战斗的生涯,象长篇的连环图画,一幅一幅浮现在我的眼前. 从最近的谈起.邓颖超同志亲自向宋庆龄同志报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接收她入党的经过,宋任穷同志同我向她报告人大常委会一致通过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她喜悦地点了头,说“谢谢同志们”.这之后,五月二十日,晨九时,叔婆——我通常这样称呼宋主席——曾和我作了相当长的谈话.那已经是她病情非常危急的时候了.她坚强地战胜病魔的冲击,一句话带两声喘地谈,谈,谈了足足二十分钟.我的广东腔北京话,她常常听不清  相似文献   

11.
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一日,第四 期“551”青干班二十三位学员赴井冈山 进行考察学习。此前,我从没去过井冈 山。想象中的井冈是燎原星火,是刚强 的象证,而实际上,她也拥有绿岭奇 潭,涓涓清泉。都说井冈山是“红色”  相似文献   

12.
记得有一天,妈妈回家刚放下包,我便扑了上去,眼泪象火山里的熔岩似的一涌而出。那天我和好友闹了别扭,情绪低落:我趴在妈妈肩上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发泄心中的不快。当我稍稍平静后,妈妈用她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  相似文献   

13.
“石部长来了!石部长来了!”4月中旬的一天, 张家界市永定区阳湖坪镇竹园村象过节一般沸腾起来。原来,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石玉珍利用检查防汛工作之机,专门抽空来看望时刻牵挂着的村民们。70 多岁的张启庆老人激动地说,“是石部长的真心帮助,才使我们竹园有了今天,也才使我这老贫困户彻底摆脱了贫困。石部长是好人啊!我就晓得她放不下我们,她会来。”  相似文献   

14.
来自台湾的“百灵”──女歌唱家简文秀许梦“我愿化作一只小鸟,展翅飞回家乡,无论多么遥远,无论多么艰难……”台湾抒情女高音歌唱家简文秀回来了,她动人的歌声象一只美丽的百灵,越过海峡飞到她心中的艺术圣殿──北京音乐厅。如潮的掌声响起时,简文秀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5.
山路弯弯     
突然心血来潮,要去看望山里的朋友。披着晨雾踩着露珠匆匆向县城边那座山走去。一条曲里拐弯的山路象梯子般架在天地间,我踏着被无数山民的双脚磨损的山路拾级而上,两边时而簇拥着密密匝匝黑茫茫的树林,时而突兀着磷峋壁立藤蔓披拂的山岩,时而可见轻轻摇曳的叫不出名的各色山花。行不到*半,我便汗水淋漓了。终于有了个可供小鼓的缓坡,其左侧有珠三四人才能合抱的黄桶树。我坐了下来擦汗间,见一位身着红色毛衣的姑娘拿1柬山花向上走来。我和她闲谈中了解到,她是县城姑娘,两年前从学校毕业分到山那边的乡上搞民政工作。与她*同上…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处处充满着神奇的传说;这是一片壮丽的山河,遍地结满文明的硕果。她俊杰四起,如群星璀璨;她英雄辈出,皆气壮山河。她民风淳厚,饮誉中华大地;她吃苦耐劳,创造财富无数。在崭新的 21世纪,让我们撩一撩她那神秘的面纱吧。 一   “造化钟灵秀”。河南居“天下”之中,得“地利”之便,被称为中原腹地。 50多万年前,这里属亚热带气候,是象的栖息地。河南简称“豫”,象形一人牵着一头象。《尔雅·释地篇》说:“河南曰豫州”。在禹分九州之中,豫州位于中央,故又称“中州”。   在中州大地上,北有太行耸…  相似文献   

17.
家庭表扬记     
周六的午后,我上网进入网络象棋。赢了痛快,再下一城再痛快;输了,岂可放弃,再战一回。老婆同志没有象往日那样午休,反而工作起来,擦地板。擦到我下象棋的书房时,也没有说什么,只不过请我移移椅子以便她擦得彻底。我很小心,遵令而行。因为我在书房并没有看书做正经事,而是玩。我的小心属一个正常丈夫的正常反映,这和打左脸给右脸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认识她,缘于我的一首被发表的小诗。她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后来,她便给我写信,继而,通过查询我的办公室号码后开始隔三岔五地给我打电话。她只有19岁,是一所师范学校的在读学生,我们的书信谈的大多是人生事业、未来前途等话题,而我给她的则更是学习与做人上的鼓励。半年多的时间,她先后给我写了十几封信。她高兴地对我说,每次等我的信、读我的信成了她业余生活中最快乐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生中有过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 ,在我的记忆深处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幼儿园教师那阳光灿烂般甜美的微笑。当年 ,小小的我就立下志愿 :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象她那样的幼儿园教师。长大了的我 ,带着儿时的梦想 ,带着那一直没有忘记并时时浮现在我眼前的老师甜甜的微笑 ,来到了幼儿园 ,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孩子们中间。看着一张张稚气可爱的笑脸 ,接触到一双双闪烁着智慧的眼睛 ,听到一声声清脆稚嫩的童声 ,我高兴 ,我感到无比的幸福。我愿把每一分钟都化为青春的笑脸 ,去爱抚每一朵娇嫩的花儿 ;我要将心中的爱化为明媚的阳光 ,去点亮天空每一…  相似文献   

20.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不紧不慢 ,就象蚕儿咬噬桑叶 ,沙沙地响。玉玲一手撑着伞 ,一手紧搂着冬儿的肩膀。雨水顺着伞的边缘往下流 ,打湿了她的长发 ,贴在脸颊上 ,凉凉的 ,一直透到心里。刚吃完早饭 ,身上暖暖的 ,深深地吸一口滋滋润润的空气 ,心里感到十二分的舒坦。她把冬儿又往伞下拉了拉。她不能让儿子被雨淋了。她爱儿子 ,胜过爱自己。冬儿长得太象他了。玉玲突然又想起了那个令她切齿痛恨的男人 ,心中的舒坦也随之消失得一干二净。凭良心说 ,他是一个很能干的男人。10年前 ,他从乡下来城里开了一间服装店 ,生意做得很红火。玉玲虽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