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缩小县域地区发展差距,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发挥欠发达县域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产业园区;发挥欠发达县域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加快市场化进程;发挥欠发达县域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发挥政府服务功能优势,建立多层次的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岳县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大力完善配套机制,积极培育特色经济,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县域经济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03年,全县特色经济产值比重已占总产值的40%.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县域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顺应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潮流,调整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四大转变:一、在经济布局上,由“趋同”经济向特色经济转变,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20世纪以来,赫尔希曼等人倡导“非平衡发展战略”,强调优先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和行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相对于整个国家多门类全方位的经济来说,我国的县域经济处于中观层次,只有发展优势、特色经济,才能在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搞…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县域经济要快速发展,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抓主力——特色经济上找出路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在特色经  相似文献   

5.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区域文化高地是德州市顺应发展潮流、创新发展理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区域文化高地应发掘和依托各种文化资源,从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入手,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创新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6.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十分浓厚地方色彩的经济概念。它是以县域企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生产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产品而形成的一个地域经济标志。县域经济同时又是依托当地的气候、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它的产品有着地方资源、地方文化的明显标志。所以,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县域经济最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其资源的依托性。这就是资源特殊化同研究成果如何对接,地方如何把普遍的生物学或物理学研究成果同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就需要增加对接研究的层次。比如…  相似文献   

7.
刘志国 《奋斗》2010,(9):42-43
<正>哈尔滨市委提出的"强县"战略,吹响了县域经济新一轮快发展、大发展的号角,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实施好"强县"战略,就必须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积极参与区域分工,达到比较效益的最大化。我市把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作为"强县"的支撑和动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依托资源建基地,推动龙头项目和产业基地实现同步建设,巩固壮大基础  相似文献   

8.
县域突破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兴省三大战略之一,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摆在每个县(市)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双辽市依据资源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提出建‘’三城”强市、兴“三业”富民的县域突破战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所谓建“三城”是指建设“火电城”、‘’玻璃城”、“地毯城”。所谓兴‘三业”就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构筑种养加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双辽发电厂是国家和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双辽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新湘评论》2016,(3):24-24
"强县才能强省"。湘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坚持在做活机制、做出特色、做大县域经济上下功夫,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融长借力,着力兴工强县。湘阴紧邻长沙,根本出路在融长借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于文涛 《实践》2004,(10):34
近年来,喀喇沁旗紧紧抓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做到你短我长,你长我优,致力于发展五种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既在宏观经济中承担着“末”的作用,又在微观经济中扮演着“首”的角色,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部分.目前,张掖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且发展不充分、结构不优且发展不平衡、新业态不足且发展动能不足.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律,统筹好质量、虚实、主次、城乡、“金绿”五对关系,以敢死拼命的劲头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创造性开展工作,有效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力促县域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辽宁作为全国渔业大省,可利用渔业资源丰富,水产育苗、养殖、增殖、捕捞、加工等产业类型齐全。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对渔业的发展寄予厚望。陈政高省长在2008年6月11日到7月11日的一个月时间内,  相似文献   

13.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和逐步实施,必将对河北环首都14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前所未有的便利发展环境及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不仅为相关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必将引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从而对整个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将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探索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范例。“环首都经济圈”在产业一体化对接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人才、服务”的产业定位和外围优势作用的发挥,使环首都经济效应逐步增强、扩散。  相似文献   

14.
振兴新疆精河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河是资源型农业县,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经济社会发展引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精河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赣州市为例,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着手,在深入分析赣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同时,结合赣州市产业特色优势,对构建赣州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袁静波 《奋斗》2004,(8):20-2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中最具综合性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重点、希望、潜力在于发展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若想加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库县作为辽宁省沈阳市所辖县,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法库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吸引各方优势集聚,大力发展陶瓷、通用航空、新能源、乳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探索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新途径,把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县变成了全国产业百强县,实现后发地区的跨越赶超。  相似文献   

18.
昌图县域经济一度陷于“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境。新一届班子成立后,确立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发展思路。借由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上高县坚持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推动传统农业优势向工业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继2012年荣获"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后,2013年上高县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1.大手笔规划产业园区,构建发展升级平台。瞄准千亿元食品产业目标,紧紧依托现有食品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占地2万亩的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富民强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赣州市为例,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着手,在深入分析赣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同时,结合赣州市产业特色优势,对构建赣州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