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国珍等同志撰著的《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由湖南出版社公开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该书的作者们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研究了邓小平同志农村改革理论与农村改革的密切关系;研究了邓小平同志农村改革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研究了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研究了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开放的渐进式发展道路之所以获得成功,在于它从中国的现实出发,遵从一系列约束条件,系统展现了渐进式发展的内在逻辑:正确处理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行政科学迅速恢复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它概括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初步探索了贴近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它密切跟踪并配合我国行政管理与改革实践,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影响作用和实际推动作用;它培养了一批行政理论人才,聚积了研究力量;它培训了一大批行政实践工作者,提高了我国行政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它已被国家正式列为管理类中公共管理领域的学科,赢得了学科地位。但我国行政科学既有先天不足,又有后天缺陷,要建立起一门体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个需要伟大理论也产生伟大理论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飞跃。这样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具有十分丰厚的实践沃土,是在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哲学理论研究能否进行改革以及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正在成为决定着我国哲学研究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痛感,哲学研究非改革不行,非进行全面改革不行。这不是什么标新立异,也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一切有勇气正视我国哲学理论研究现状和关注哲学命运的同志都能够得出的结论。有的同志认为,哲学研究要进行改革,无非是理论落后于实践。这种说法当然不错,但它并没有深刻触及哲学研究改革的根本原因。“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相对于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总是难以避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任何理论毫无例外地都必须不断向实践吸取新鲜营养,才能跟上实践的不断发展。这说明,理论落后于实践只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改革的年代应当有改革的理论;改革的理论一定要与改革实践合拍,并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才能正确地指导改革,促进发展。这是5月间本社与南京金箔集团联合举办的一次改革理论座谈会上形成的共识。这次座谈会上,一批企业家和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刘锦理 《传承》2008,(10):126-127
"企业家政府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我国政府改革实践不乏启发意义,但它不是完美的,所以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借鉴这一理论。要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该理论给我国政府改革带来哪些启示以及它在我国政府改革实践中具有哪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经济形式,是高科技核心经济,也是效益经济,它代表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国家几年来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它旺盛的生命力。这对我国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必然对金融以及信贷改革带来新机遇和挑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认识。一知识...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课程改革理论都有它的哲学基础;其目标的确立要靠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作支撑;它的实施要以数学教育哲学理论作指导。通过反思,可以发现,哲学思想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发展的影响既非总是积极的、也不是唯一的;哲学的追求和现实的课程目标有差距、也有冲突;哲学思想也唯有成为大众的才可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社会科学的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在组织上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已达120多个,拥有会员6万余人。实践证明,学会作为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它是党和政府实行科学决策的参谋和助手,是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协商对话的重要渠道。它为推动社科事业的发展,为改革、建设实践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学会工作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还存在缺乏经费,没有专职人员;少数学会办会指导思想不正确,活动方式单调,学术研究的效益低;开拓创新不够、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等问题。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学会改革。这是改变学会现状,发挥学会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学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处在改革的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的时代,就是打破传统的非商品经济的体制,将竞争机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政府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我国政府改革实践不乏启发意义,但它不是完美的,所以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借鉴这一理论.要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该理论给我国政府改革带来哪些启示以及它在我国政府改革实践中具有哪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对我们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其客观真理性已被社会实践充分证明。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起步。由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既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的迫切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越发体会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生命力所在。它关注现实生活,因而教材内容变得丰富生动;它鼓励参与合作,因而教学过程变得活力多姿;它注重以人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发展的新特征和实践的新要求主动自觉地以共享理念引领民政改革发展新实践不辱使命把共享发展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在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新思维"。它既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又着眼"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问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9,(17)
<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伟业的宝贵经验。而如何才能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对任何共产党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检验。中国共产党人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科学态度,才使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进行第一次经济改革(一九七九——一九八四年),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取得显著成效。为了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从一九八五年起农村进行第二次经济改革。其主要内容有: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积极发展农副业商品生产,等等。当前及以后若干年内,国家将采取哪些重大措施,以保证实现上述任务呢?它的前景如何?最近,本刊农业记者刘臣烈就这方面的问题特地访问了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三十年改革实践的过程特征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30年改革实践的过程特征,集中体现于其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具体策略的灵活性、基本原则的坚定性、内外环境的和谐性等四个方面。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力推动理论创新的同时,坚决抵制住了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具体策略上,我们党既认识到了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性,又认识到了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实行了渐进式改革;在基本原则上,我们党坚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实行全面改革的同时,重点抓好了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在和谐环境构建上,我们党既为改革实践构建了一个和谐有序、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又为改革实践营造了一个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其精髓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它来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中的诸多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又形成了诸多新的哲学论点,并用来指导全党的工作,成功地解决了当前改革攻坚中的许多难题。习近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弘扬读经典、学哲学的好传统;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三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作有效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在历史形成中就展示了其不凡的伦理价值,是社会主义伦理价值的逻辑起点。首创精神凸显了人类超越自我的伦理源动力;奋斗精神是革命和改革的伦理理性行为的持续动力;奉献精神是凝聚人心的情感动力。"红船精神"内在的伦理动力促发着它的实践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荣华 《前沿》2010,(12):40-42
理论界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有多角度的解读,但从人文主义层面的解读却很有限。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核心在于它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实践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存在,这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这是哲学实践观的一大突破;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的科学性使其成为人类未来走向全面自由的思想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