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知     
《当代党员》2011,(10):2-3
专家认为,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理论支撑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其构架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生公平和谐理论基本框架体系的实践基础来源于重庆近年来实施的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开展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累积。发展协同论、分配优化论、交换公平论、消费调控论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的四大支柱,由此构成重庆市缩小三个差距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民生是发展之基、和谐之本。“十一五”以来,庆阳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发展、构建和谐最管用的“减压阀”,建立健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保就业、防灾减灾、安全防范等“七大民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实现“稳中求进”,就是要做到“四稳三进”。“四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三进”,就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4.
民生是和谐之基、发展之根,民生观是群众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的归宿。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做好民生”作为工作统领,将“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到具体工作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满怀真情抓民生,顺应民情办实事,饱含亲情树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民生观。  相似文献   

5.
安宇 《奋斗》2012,(7):35-36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科学发展之要。在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的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八大主要任务”,对“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进行具体落实。在民生方面提出了“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  相似文献   

6.
镇远县江古乡紧扣“科学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新江古”这个主题,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民生促和谐,抓思想谋发展。通过开拓创新,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带来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1,(3):55-55
秩序话语:美国领导论与和谐世界论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德国、印度对美国的竞争压力,但始终恪守美国领导世界论。奥巴马上任后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世界第二”。相比之下,中国鲜明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论强调每一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平等是国际关系的首要原则,这一点与美国领导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相似文献   

9.
李显刚 《奋斗》2012,(10):16-17
近几年来,双鸭山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锁定“三步走”目标,深入实施“五区一城”战略,加快推进资源转换、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城市转型,取得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群众满意的明显成效。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必须用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用跨越发展成果考量和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切实巩固党建在保障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0.
“秩序问题”、“发展问题”及“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事实上构成了江泽民和谐社会思想的核心内涵。而“秩序问题”在实质上就是实现差异和谐化,也就是实现“社会整合”的过程;“发展问题”在实质上就是实现和谐差异化,也就是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在实质上就是实现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11.
刘天柱 《新长征》2009,(9):41-41
德惠市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针对医疗、供水、燃气等三个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实施了“三大民生工程”,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使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张利 《实践》2011,(2):36-36
和谐贵为金石,民生国之根本。去年以来,察右后旗在民生工程建设上,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比往年抓得更紧更实。总投资5亿多元,深入实施了以就业、养老保险、住房、教育、卫生、扶贫救助、饮水、污水处理、交通、收视等为主的“20项民生工程”。“20项民生工程”中一桩桩、一件件都饱含着社情民意,凸显着人文关怀。“20项民生工程”中一串串数字像跳动的音符,  相似文献   

13.
杨柏 《当代贵州》2008,(16):44-44
借小吃扩展特色,走文明发展范式—从尊重民生到文化、生态和谐,没准能搞出一个贵阳的“新天地”,聚焦成天人合一的“大道场”。  相似文献   

14.
尖扎县把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通过“八谈”.充分发挥民智、收集民意、改善民生、优化民计,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全力做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王国才 《新长征》2011,(8):15-17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了抓经济必须抓环保、抓环保就是抓经济、抓环保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坚持发展与环保并行,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质的飞跃。在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实现双下降,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加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理论文萃》2006,(4):17-22
社会和谐是人类普遍追求的最高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最基本的理念。中国古代就有“致中和”的“中庸”思想、主张“普遍和谐”的“太和”观念、以“天下为公”的“大道”维系群体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同之世”等等,无不奏鸣出和谐之音。“和谐”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到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格林的政治和谐再到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后来以美国学者马斯洛为代表的社会均衡论和帕森斯为代表的协和社会论、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亨廷顿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等等,西方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比较宽泛意义上的社会和谐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建构和谐社会理论及其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09的岁末,中央在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时,可以说在每一项具体任务中,无一不是围绕“民生”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的,从各种信息中,人们再次读出了注重民生、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六大主要任务,可以说就是六道“民生菜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产品基地,人口和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的曲靖市,自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紧扣“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主题,闱绕“促进科学发展、确保民生改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曲靖”目标,抓住保“增长、民生、安全、稳定”四个重点,深入扎实地开展“七抓七促七保”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密云县溪翁庄镇开展的“民生畅听”活动,打破了阻塞群众利益诉求的瓶颈,拉近了干群心距,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09,(6):F0002-F0002
南岸区参加全市第二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立足区情,抓住机遇,突出特色,确定了“建设千亿园区、山水都市、和谐南岸”活动主题。加快建设“千亿园区”,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建设“山水都市”,着力打造森林南岸、宜居南岸,构建生态人文环境;加快建设“和谐南岸”,全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