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需要从娃娃抓起。不仅要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要重视发展小学、中学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打好人才成长的基础。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近期,民盟北京市委针对当前青少年的创新教育环境进行了调研,并举办了民盟北京市委"青少年创新精神培养"论坛,为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已成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我们只有在科学的个性观的指导下,正确理解和实施个性教育,才能为新世纪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个性的理论视角一个人有无个性或个性的强弱,总是以他有无创造精神或创造精神的高低为标准的。因而,从主体的角度来说,个性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的个体活动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个性的主体性。独…  相似文献   

3.
创新:21世纪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把与创造、创新有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这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而且比以往的“创新教育”更具时代特征。众所周知,“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重要的不仅在于创造新思想,而且在于新思想的运用,并且形成产品,创造出价值。任何创意只有在把好的思想转化成有希望的事业,这些思想中的多数才能有希望生存下去。同样,创新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阶段,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把新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无法提高“创新”品质;如果学生不善于将思想转化为某…  相似文献   

4.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发展,需要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技术、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如何在一个企业当中不断培养出过硬的职工队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也需要重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环境影响。如何创造有利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环境,我认为要最大可能地创造有利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物质影响和精神氛围,减少负面影响和不利因素的干扰。首先要把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搞好。发扬人格的力量去带动和影响职工群众。职工群众只有信任领导,才能热爱企业…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因为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跨世纪的接班人,能否把他们培养教育成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家庭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在青少年中…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的师德建设息息相关,强化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7.
谈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目前高校在校的青年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所在。高校作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文化发展传播基地,在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肩负着特殊重要…  相似文献   

8.
深切缅怀 永远纪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台湾少年团,是李友邦将军远见卓识的一个非凡表现。他认为台湾的革命和建设决非一代人所能完成,必须培养接班人,才能把革命事业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为了办好少年团,他在当时国内出现的许多儿童团体中寻找帮助。在许多儿童团体中,他看中的新安旅行团,历史最久、影响最大,成立于1935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当时还在桂林工作。1940年初,李友邦邀请新安旅行团派干部帮助台湾少年团工作,希望把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传下去,把台湾少年团建成像新安旅行团一样的好团体。于是,我和徐光两人建成工作组,被新安…  相似文献   

9.
刘宁 《今日海南》2006,(7):11-13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心理教育是落实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心理教育认识不足,忽视心理教育的独特地位,只重知识、技能传授,轻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素质的畸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从战略角度明确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面向21世纪的心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使这一代青年真正成为既往开来的一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把德育放在“五育”之首。一、坚定不移地突出德育的“奠基”地位,改变对德育工作的传统认识。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看,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成长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重要性远超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人才素质的高低将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这意味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公安教育作为公安事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也应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只有这样,公安院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公安工作的需要,才不致于被社会淘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3.
生存能力与个性意识: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只是教育内容的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觉悟。然而,从目前的已有观点来看,人们的主张和理解多为知识结构性的。至少,未能对其进行完整的积极的理解。素质教育不应只是静态的知识结构的增加和扩大,还应包括活的生存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应增加能力本身的教育,它可能不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而是纯粹的生存意志力和生存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中国目前人口结构的现状来说,格外重要。只有创造能力的存在,才能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应该说,中国人的生存耐力强而创造能力弱。耐力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莫尼 《思想工作》2009,(11):37-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各国走向合作竞争的时代,合作中有斗争,斗争中又有合作。同时,又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既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管理水平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教育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视线对准未来,纷纷提出“跨世纪人才”的教育目标,把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轴,并强调教育事业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情,办好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由此可见,谁实现了面向21世纪的领先教育,谁就可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地位的主动权。据此,笔者就培养高层次公安干警的必…  相似文献   

16.
张静敏 《山西政报》2006,(18):36-36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人才,是国家赋予高校的重大任务和职责。全国上上下下都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高校的素质教育究竟如何进行?考核的标准又是什么?怎样才算是素质教育呢?我认为,要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必须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扎扎实实地搞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使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思想,解决好我们现在进行素质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开始进行创造学研究,主张把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作为我国教育的目标。但那时我们实施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以考试为手段,以高分为目标,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使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成为空谈。现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这是一种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公安院校应当借助这种教育模式,把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到日程上来。 一、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是非常必要的 素质教育就是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学上所讲的素质,是…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工作始终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青年与国家未来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推动祖国未来事业、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的源动力。作为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只有把自己的热情、激情、活力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才能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  相似文献   

19.
春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龙头老大”,理所应当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民俗的舞台。有句话说得好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只有强盛民族的才能被世界接受并领一代之风骚。近年来,欧风美雨吹遍了中国的大中城市,“哈韩”“哈日”成了许多少男少女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着眼青年“四求”心态培养新型农民何新发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农民?笔者认为:必须了解当代农村青年的心理特点,即求学、求职、求富、求乐四求心态,有的放矢,结合实际,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和造就一代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一、着眼青年"求学"心态,加大教育投入,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