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攀钢(集团)公司第七届科技大会用80万元重奖以孙朝晖为代表的“钒氮合金产业化技术研究”课题组。此事在公司内,甚至在攀枝花市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孙朝晖:无党派人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攀钢钢研院钒钛研究所副所长,攀枝花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2.
张荣荣 《学习与实践》2000,(5):21-24,47
一、20世纪是钢铁工业大发展的世纪1.20世纪钢铁工业产量大幅度增长。20世纪,钢铁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1900年,世界钢产量为2850万吨,到1973年世界钢产量就超过了7亿吨,1997年则达到了7.99亿吨。预计到2000年,全世界钢产量可能超过8亿吨,约为1900年产量的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强国富民之本。技术创新又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企业为基础,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新工艺构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品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8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土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期间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是以技术创新为内…  相似文献   

4.
朱彬  孟庆江 《江西政报》2007,(21):35-38
进入“十五”以来,我省钢铁工业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钢产量由2000年的320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1171.5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4.1%;钢材产量由283万吨提高到1235.8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7.8%,分别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全国钢、钢材产量年增长率分别为18.6%、19.4%)。2006年,全省产钢、生铁和成品钢材,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均为第13位。  相似文献   

5.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十五”以来,特别是全省科技大会之后,我省科技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科技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水平提高,支撑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世界第一金属的钢铁,需用量正在急剧增长。1950年,世界钢产量为1.9亿吨,1989年是7.8亿吨,2000年将达到9亿吨。此间,我国的钢产量分别为60万吨、6159万吨和9000万吨。有人预测,下个世纪,钢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一)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自国家1996年颁布《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来,我国就在稳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当年就成立了以总理、国务院各主要部门领导参加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1999年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省科技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工程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绩效为中心、以产业化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扎实推进科技领域大企业  相似文献   

9.
论加快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董和金湖南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湖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择优扶持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建筑、化工等5个支柱产业的发展,到2000年实现钢产量400万吨,10种有色...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06,(Z1)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并提出“大跃进”。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召开,会议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遍地开花的土高炉中共中央确定了1958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高指标,可是到当年7月底,全国累计产钢仅380万余吨,要在后4个月完成700万吨钢,是极其艰…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和难点。国有企业占用了整个社会资源的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只有30%左右。湖南华菱钢铁集团,一个由三个濒临破产的钢铁企业组成的集团,却连续四年利润翻番,2002年钢产量491万吨,年销售收入112亿元,利润6.4亿元,综合实  相似文献   

12.
“着眼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加强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结合。”在今年的政协第二次大会发言上,市科协俞涛委员(上图)强调,要为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装上金融“马达”,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3.
安钢是 1958年建厂的国有老企业 ,原设计能力年产钢 10万吨。建厂 4 0多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安钢以发展为己任 ,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综合竞争实力有了标志性提高。目前已形成年产钢 2 50万吨以上规模 ,发展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全国第 13家大钢铁企业 ,并进入世界产钢 10 0强之列。一、认清形势 ,坚定发展信心“九五”以来 ,钢铁企业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特征的新时期 ,安钢与全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一样 ,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难并存的新形势。 1996年以来 ,全国钢产量连续…  相似文献   

14.
依靠群众 开拓进取缪汉宗大铜第三炼钢厂是国内主要特殊钢冶炼厂。建厂40年来,经几代人艰苦奋斗,三钢厂发生了巨大变化,钢产量由建厂初期的3000吨,发展到23万吨;生产品种由10余个发展到700个,其中不锈钢模具、纯铁三大品种在国内市场处于举足轻重的地...  相似文献   

15.
对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和广大民众来说,1958年绝对是一个“凯歌行进”的年代。国外,“东风压倒了西风.而且将继续压倒西风”。国内,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胜利召开。大炼钢铁运动取得预期成效,全国共完成钢产量1108万吨.人民公社运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粮食亩产量连放“高产卫星”。“一天等于二十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等激情洋溢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发表讲话,对今后促进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江总书记强调指出,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次大会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而召开的及时的意义深远的大会。这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宝钢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记者从上海召开的宝钢三期工程建成总结大会上了解到,概算投资额高达623.4亿元的宝钢三期工程建成后,连同原先的一期和二期工程,宝钢设计钢产量达到了年产 l100万吨的规模,实现了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抓紧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等跨世纪特大型工程建设”的目标。 从1993年开始打桩建设的宝钢三期工程被称为中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出的“关键的第一步”。其年产291.4万吨钢材中,主要产品是高级轿车用镀锌板,家用电器面板、电机制造用冷轧硅钢片和饮料食品制…  相似文献   

18.
睿智深邃的目光,亲切爽朗的谈吐,气质儒雅,神色谦和,眉宇之间却透出一股运筹帷幄的自信和由心而生的定力,这就是张武宗——山东石横特钢集团董事长。正是凭着这种自信和定力,张武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科学发展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使一个钢产量只有12万吨、销售收入1,75亿元、利税总额400万元的小企业,一跃而跨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7年完成钢产量230万吨,钢材221万吨,产铁206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工业增加值1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7,4亿元,其中向国家缴纳税金4,1亿元,为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年过50的中国人很难忘记中国缺钢少铁的日子。由于所需钢铁大多系进口,以致小小一颗铁钉,也称“洋钉”。那时的中国人多么渴望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钢铁大国呢!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去年,中国钢产量首次超过一亿吨,位居世界各国的首位。中国人圆了钢铁大国梦!然而这一天来得非常木易。尽管中国很早(大约2000年前)就掌握了冶铁技术,并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但近代意义的钢铁工业不过百年历史。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这仅有的一点钢铁工业发展也十分缓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排在世界第26…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我厂结合“品种效益年”特点,认真开展“爱攀钢、献才智、比贡献”活动,调动了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和奋斗目标。特别是重轨生产再创佳绩,提前16天实现了公司51万吨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