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邓小平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如何合理厘定邓小平哲学,给邓小平哲学予以准确评价,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对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对邓小平哲学的理解与宣传。本文提出邓小平哲学即改革哲学的观点,就是对邓小平哲学的一种新的厘定尝试,以期伺仁共商。一、邓小平哲学即改革哲学的理由现在研究、宣传邓小平哲学、大都把邓小平哲学名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理论。这个概括既没有反映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实际.也没有揭示邓小平哲学的实质,而且内容分散、缺乏逻辑。我认为,邓小平哲学即改革哲学。其理由…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一书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为学习邓小平理论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而集体编写的一本专著。该书由王文学、王兴嘉、郭保珠主编,周学军、范鹏、刘进军任副主编。全书由总论和《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熊兵 《理论月刊》2010,(7):21-23
实事求是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历史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国情实际进行的实践思考结晶和面对现实发展所必须进行的理论选择,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武器。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进一步研究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哲学内核不仅有利于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更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一个思想层面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的哲学基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灵魂。邓小平哲学,从哲学形态上说,主要不是以“纯哲学”形态出现的理论哲学,而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应用哲学”。从哲学主题来讲,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哲学”。从历史地位来说,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探讨。从总体上而言,理论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追寻,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基础的探究,对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的审视,对融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整体性考察。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有利于拓展该理论体系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的哲学基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灵魂.邓小平哲学,从哲学形态上说,主要不是以"纯哲学"形态出现的理论哲学,而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应用哲学".从哲学主题来讲,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哲学".从历史地位来说,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周和义 《理论月刊》2007,2(7):26-28
邓小平文化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以其哲学视野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从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出发阐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文化内在结构诸要素的深入分析,揭示社会主义文化构成的核心内容和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突出强调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在邓小平文化观指导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深入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内在特点,是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必要途径,也是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基础。科学性、深刻性、战略性、辩证性、原则性和发展性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在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因而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既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兴衰的理论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振兴与否的关键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中,从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三个代表"的党建学说和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战略纲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0.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在带领党和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一位富有经验的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而这种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又是以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邃目光和洞察力作基础的。我们要理解和体悟邓小平的哲学智慧。在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首先会遇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 ,探讨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源流关系。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根本理论来源 ;而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张则是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体现;面向未来是实践唯物主义思维取向的基本体现;敢闯、敢试是实践唯物主义精神实质的基本体现;尊重人民的实践是实践唯物主义党性特征的基本体现。正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唯物主义内在本质使其成为革命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走向新的辉煌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又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我们必须从哲学的高度,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研究探讨它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坚定,更自觉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深化改革开放,真正把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紧紧抓住和围绕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来展开,紧紧扣住和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来论述,因而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尽管邓小平同志并没有关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专门论著,《邓小平文选》中的文章大多是谈话和对话,使用的语言也十分通俗,很少涉及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但在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时,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贯彻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这一“结合”成功的关键在于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坚持了实事求是论、矛盾精髓论和生产力决定论。正是这三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丰厚而坚实的哲学基础。为了全面掌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必须对这三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所发挥  相似文献   

16.
杜宇 《前沿》2002,2(1):2-4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成功地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与邓小平具有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探索创新求发展、系统辩证讲全面、灵活实践重实效就是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的三个最根本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张玉荣 《前沿》2003,(4):13-14
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一脉相承,有共同的哲学基础、理论品格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都是对时代挑战的积极反应。科学地分析国际环境,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面临的时代挑战结合起来,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体现。一、对当今世界的主题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的准确判断和科学分析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自6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由对抗转为对话、由紧张趋于缓和、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深…  相似文献   

19.
杨宏光 《前沿》2011,(18):198-200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精神的哲学基础。以延安精神为指针塑造大学生的主观精神世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全体师生,造就具有完美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完人",以期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与理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江泽民社会科学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研究、全面把握实践江泽民社会科学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对于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