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伟 《人民论坛》2011,(11):42-43
"新特区"成立四年来,重庆以"314"总体部署为纲,不断开拓创新,在经济、社会、民生、文化和生态等领域先后推出了"一圈两翼"格局、"五个重庆"建设、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房改"、"户改"、"土改"、"民生大工程"、"缩小三大差别、促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战略规划,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上找到一条通途。  相似文献   

2.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既是中央赋予重庆新阶段的新历史使命,也是市第三次党代会向3100万重庆人民发出的动员令。作为改革试验区的检察机关如何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在"服务"二字上狠下功夫。一、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对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战略部署中,将"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作为"三大定位"之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2007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今年8月,重庆在全市启动了被称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从8月15日-11月7日,全市已有12.6万户、59.5万农民自愿办理转户成为城镇居民,这一试验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海内外媒体称之为"重庆样本"、"重庆模式".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实施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情况,2010年11月10日-17日,中央党校中青一班"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社会调研课题组一行8人深入重庆,在重庆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考察了两江新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南川区等区县,实地调研了民心佳园公租房、西水微电园、大学城、南川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等21个项目,通过召开座谈会、拜}方部门、走访农户、实地凋查、查阅资料、专家座谈、深入街道社区进村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重庆市正在实施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严峻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具有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特征的直辖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求突破.重庆市委、市政府把形成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新格局作为很长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
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战略平台,同时,也是赋予重庆的又一重大历史使命。统筹城乡对重庆来说,毫无经验可言,只有在吃透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探索改革思路,改善投资环境,才能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的十二个理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攻 《重庆行政》2007,(5):11-12
一、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种理解提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和国家在总结改革开放治同理政经验基础上,全面把握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探索全面、协调和科学发展新路径的重大举措。它的第一要义是"改革一试验",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任务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最终目标是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和规律。因此,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肩负中央赋予重庆的新使命。二、"统筹城乡"与"城乡统筹"无论是"统筹城乡"还是"城乡统筹"都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话语。然而,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和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却鲜有人去深究。"统筹"是一个动词词组,本义指做全面的或全局性的谋划;它的引申义既指一种理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314"总体部署,为重庆新阶段发展导航定向。重庆直辖十周年前夕,国务院确立重庆市为全国首个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对重庆寄予了在西部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厚望,也给重庆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交通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脉,重庆要不辱使命,必须加大交通发展力度,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管洪 《重庆行政》2007,(6):30-32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后,库区工作进入到以移民搬迁安置为主转向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巫山县作为库区移民大县,迅速调整工作重心,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在实现移民安稳敛富、确保库区长治久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发展特色经济,做大经济总量(一)确立"三县"目标根据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我县针对巫山发展,  相似文献   

9.
兰运华 《中国妇运》2008,(12):38-39,5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年轻直辖市,二元经济结构突出。随着大量农村男性劳力进城务工,农村妇女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以统筹城乡妇女发展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赋予了重庆一系列"黄金定位",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是指导重庆科学发展、全面振兴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和文件。贯彻落实好《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司  相似文献   

11.
唐军 《重庆行政》2011,13(1):105-107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严峻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具有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特征的直辖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央连续七年就"三农"工作下发一号文件,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推进城镇化进程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一环。这表明,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加快发展中小城镇,富裕农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委扩大会议上,把今年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年",对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对于我们尉犁县  相似文献   

13.
《新重庆》2007,(6):30-31
国务院已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是新阶段党中央赋予重庆新的历史使命。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是产业带动。用心考察跻身“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的重庆陶然居饮食集团的发展模式.我们惊喜地发现.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他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已形成了“一核带五转”的经营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加快和谐重庆建设步伐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在全国转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中,如何结合重庆特殊市情,谋划好未来的发展,调动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热情,完成好中央赋予的神圣使命,是重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今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提出: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给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的重庆,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层党组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主城区的乡镇作为重庆市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基层党组织更应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成为"排头兵",因此,加强重庆主城区乡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我们在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的调研中发现.他们在这方面探索的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的重庆,"山水之城"的魅力与日俱增。与之交相辉映的,还有山水秀美、人文厚重、物产珍奇的重庆乡村。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要求,加快重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让乡村与城市比翼,让生态与人文共美,让重庆乡村成为"中国网红",是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机遇。一、乡村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态势当前,重庆市乡村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在面上有新进步,在点上有新探索。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花溪镇地处重庆市西南城郊,是巴南区实施“一城、四区、一中心”战略的核心区和腹心地。全镇幅员面积47.61平方公里,辖10个村,1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5万人,是全市首批45个中心镇、100个经济强镇和商贸中心镇之一。近年来,花溪镇抓住重庆主城扩展和重庆南部新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花溪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平台,精心培育和壮大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18.
6月19日,在重庆市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陈光国的一段讲话引起备方关注和记者的深思:国务院同意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否应当作为?应该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19.
璧山作为重庆西部的桥头堡,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应该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探寻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的对策措施。一、璧山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一)二、三产业比重大,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8亿元,人均GDP(常住人口)达14765元,辖区内财政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5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0:59.2:30.8,其中二、三产业占  相似文献   

20.
丁洪 《重庆行政》2007,(4):21-23
直辖10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了"314"定向导航,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1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决定,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重庆。重庆进入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