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瑞萍是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急诊科护士。当上级要求派两名护士去支援内蒙古胸科医院,增强抗击“非典”一线力量时,她的爱人正在外地出差,家中还有90多岁多病的婆婆和刚上小学的孩子需要照顾。但她凭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坚强的党性,主动请战。她向婆婆说明情况,然后背着婆婆,领着孩子,从六楼下来,送到亲属家中,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胸科医院,聂瑞萍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不顾疲劳,连续作战,一丝不苟地为“非典”感染者进行面对面的精心护理,用赤诚的爱心陪伴、鼓励和照料着每一个“非典”患者。在同…  相似文献   

2.
4月初,当“SARS”病毒侵袭呼和浩特市之时,一批批“非典”病人入住内蒙古医院。呼吸科、急诊科首先成为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面对危险,医护人员临危不惧,整装上阵,开始了与“SARS”病毒的较量。为了一医护人员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避免因过度劳累免疫力下降,医院抗击“非典”领导小组决定,从各科抽调人员支援一线。当在家休假的邬莹听到这一消息时,把年幼的孩子托别人照料,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奔赴条件最艰苦、工作量最大、收治危重“SARS”病人最多的呼吸科病房工作。在呼吸科众多的老专家忘我的工作精神感染下,她忘记了这是一场…  相似文献   

3.
宋壮志去年从包头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工作。自3月27日首次报告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例起,这位25岁的青年人主动请缨,始终奋战在防治“非典”第一线,并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过分“透支”着自己的青春体能。他不顾连续加班加点处理与非典有关的日常工作的疲劳,参加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流行病学调查,多次深入内蒙古胸科医院的病房,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勇敢地赶赴重疫区的巴彦淖尔盟医院抗击非典。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流行病学调查任务也不断加重。面对患者憔悴的面容和期盼的眼神,宋壮志尽可能地安慰病人,与他们面…  相似文献   

4.
在紧张地防控非典疫情的日子里,一封署名“居民群众”的来信,高度称赞共产党员、社区老主任郭拉弟是居民的贴心人,是“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者。一位离休干部、老党员紧紧拉着社区临时党支部书记、自治区下派抗击非典干部赵凤鸣的手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们干了实事,并及时有效地采取了防护措施,象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很差,人员流动频繁、下岗工人很多的社区,不可能保持非典病人为零的记录”……广大居民表达了共同的心声:“我们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员!”是啊!非典无情人有情,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记在心的是共产党员。当非典疫情十分…  相似文献   

5.
自从内蒙古自治区出现首例“非典型性肺炎”以来,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崔丽英副教授已连续在抗击“非典”一线奋战一个多月。她舍生忘死、勤奋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临危不惧、沉着应战的坚毅品格在医患人员之间、社会上广为传诵,使群众大受鼓舞,增强了战胜“非典”的信心。3月24日,全区首例输入性“非典”患者住进了崔丽英所在的呼吸内科四病房。当时患者高烧不退、血压极不正常且伴有中毒性休克。病人的症状和当时的形势使崔丽英想到“非典”这种时下正流行的疾病。3月26日,民航一个紧急电话,证实了崔丽英的推断,她立即向医院汇报…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市发生以来,许多医务工作者临危受命,恪尽职守,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尤其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忘我工作,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非典型肺炎抢救专家组组长、共产党员赵子锦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迎难而上4月8日,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接到上级部门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通知,并需要抽调一批医务人员到内蒙古胸科医院参加对第一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五十九岁的赵子锦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皮肤病,又复发风湿病,正发着低热,全身关节肿痛,活动受限,院领导很…  相似文献   

7.
《党建》2003,(7)
“我是总护士长,我必须上!”在北京长辛店医院开始接诊第一例非典病人起,共产党员李继英就带着她疼爱的小护士们,进入了隔离病区。不屈的战士:我知道我的身体,没问题疫情如火,任务紧急。4月12日,医院被确定为收治非典患者定点医院时,李继英正病休在家。她的左腿髌骨和十字韧带损伤已有3个多月,肌肉出现明显萎缩,准备休息几天后住院做手术。此时,听到医院准备改建成非典专科医院的消息,她毫不犹豫,立即回到医院并坚决要求到非典一线工作。院领导和同事们劝她:“你的腿不行,你不能上。”她却轻松地说:“我知道我的身体,没问题。”李继英把自己…  相似文献   

8.
4月16日这天,武警 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28岁 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 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她是第一个倒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  相似文献   

9.
现任青海省康乐医院院长的马辉萍,这位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回族女性.纯净甜美.文静随和。她创办了青海省第一家大型民营综合性医院,十几年来,她队打造百年康乐为愿景,队“尊重生命,厚德载物”作为院志,竭尽全力救死扶伤,回报社会,赢得了广大患者赞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医院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百姓放心医院”、“诚信医院”、  相似文献   

10.
她,在同事们眼中,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敢于挑战、临危不惧的卫生“天使”。她就是先后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县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莉粒。在抗击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人们不会忘记张莉粒。她是“非典办”唯一的一位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11.
“该休息了,这里有我们守着。”“回家吧,又是深夜两点过了。”自抗击非典以来,不知多少个夜晚,她——蒲江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联芳,在同事们的真诚关心和劝阻下依然忘我地工作着。 肆虐的非典病魔向人类发起的挑战,是  相似文献   

12.
郭俊卿是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医生,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他作为科临时党支部书记,一面全力救治患者,一面做好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展示了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从4月5日包医一附院收治第一例疑似非典型肺炎患者以来,感染疾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开始了抗击“非典”的战斗。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附院党委决定在感染疾病科成立临时党支部,郭俊卿担任支部书记。从接受第一例病人开始,郭俊卿就时刻想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性极强的“非典”,在隔…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3,(7)
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北京友谊医院的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成为抗击SARS的中流砥柱。他们用自己的实动,忠实地实践着“三个代表”,诠释了“仁爱博精”的友谊精神,为党旗增辉,为事业增辉。无私无畏冲锋在前4月19日,星期六,凌晨1点至下午5点,友谊医院先后三次接到北京市防治非典指挥部的派遣命令要求立即组织医疗队,赴北京市胸科医院。党政领导与职能部门干部一起,高效运作,15个小时内由6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三支抗击非典医疗队开赴一线。普外科主治医师、共产党员葛智成,凌晨两点接到参加医疗队的紧急通知后,来不及向家人告别,更顾…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一场防治“非典”的战争在晋东大地打响,阳泉市卫生局纪检组组长刘振发临阵被任命为市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指挥中心保障组组长,负责全市抗“非典”战役中的物资供应和保障。接到命令,这位从部队转业的老共产党员以军人的作风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担当起了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粮草官”。40多天来,刘振发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奔忙于社会,先后20余次深入抗击“非典”前沿阵地,奔赴全国各地,及时把30多个品种、价值150万元的抢救“非典”病人和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安全的防护物品和医疗器械送到抗击“非典”第一线,满足了全市抗击“非典…  相似文献   

15.
春风含悲,红烛消蚀。4月16日,28岁的主治医师李晓红永远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倒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部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谱写出一曲天使之歌。  相似文献   

16.
入春以来,一种新型的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省区流行。3月份,丰镇市出现了疫情,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医院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勇敢地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与病魔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谱写了一曲雄伟激昂的交响乐。由于救治工作及时有效,严格控制了病魔的扩散和蔓延。目前,4名“非典”患者已有1名痊愈出院,3名患者病情大大好转,其中已有2名停止用药,院内无一例医务人员被感染现象,取得了抗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媒界链接     
抗击非典宣传先进获表彰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7月23日在京隆重集会,表彰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工作的先进集体、优秀记者和优秀新闻作品。人民日报教科文部等150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王思海等298名记者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的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非典日记——来自隔离病区的报道》等498部作品被评选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8.
包头市九原区东乌兰计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勇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身体力行、连续奋战在第一线,终因劳累过度,于2003年5月12日凌晨4时左右因公殉职。 东乌兰计村党支部下设4个行政村、2200多村民,不少村民和企业与疫情较重的巴盟有亲属和业务往来关系,抗击“非典”工作任务异常繁重。陈志勇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防控,亲自带班督查主要路口执勤,并不顾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经常患病  相似文献   

19.
《正气》2003,(6)
当前,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非典”防治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措施,全力以赴投入到了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为确保防治“非典”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非典”防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明纪律,加强监督,为打好抗击“非典”这场硬仗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要加强政治纪律,坚决服从统一指挥。在这场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中,全省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站在斗争前列,把保护人民群…  相似文献   

20.
书写忠诚     
4月21日,江苏省阜宁县出现了首例输入性非典疑似病人,于是该县迅即进入了抗击非典的实战阶段。面对救治非典疑似病人的重任,面对返乡人员的急剧增加,该县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一马当先,义无反顾地冲在抗击非典战斗的最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