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和理解基不概念,教师在讲解时须做到“四注意”:一要注意讲清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征和本质。如在讲解“民族”这一概念时,教师就要引导生生从两个层次上把握它的内涵:(1)民族是不走上自然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2)民族具有共同地域、共问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亏四人基本特征。二要注者讲清概念的外延,明确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如在讲解“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这一概念时,教师就要讲清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可分为议会制共…  相似文献   

2.
初中二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多处涉及“劳动”这一概念。我们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应根据不同场合使用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 (一)指萌芽状态的劳动。萌芽状态的劳动既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也不是真正的人类劳动。古猿初到林间草地时,为了获得食物,保护自己,它们不得不经常用上肢抓握天然的木棒和石块,从事采集植物果实、捕捉小动物和抵  相似文献   

3.
"物质生产"的表述不能准确表达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的具体内涵,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的具体内涵与准确表述是"物质生活的生产",这一概念把生产与生活内在结合起来,由此获得了一个现实地理解与批判地剖析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历史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4.
杨东柱 《前沿》2014,(7):54-56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扬弃和超越了宗教和资产阶级的虚幻幸福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现实幸福观。它把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很好地融合起来,从而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划清了界限;它强调只有通过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才能获取幸福,从而区别于享乐主义;它把人类幸福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结合起来,把实现共产主义、达到社会幸福作为最大目标,从而为人类追求幸福指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具有丰富内涵而又有明确未来指向的科学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初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它讲述的都是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受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的限制,理解和掌握本框内容有一定难度;而能否深入浅出地组织材料、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法,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对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一个检验。一、教材结构与分析本框内容篇幅短小,内容却不少,包括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形成;两个重要概念:生产劳动、人类社会;三个知识点(略)。教材贯穿着一条主线:人类社会是由猿群转变而来的,人类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同一过程,在…  相似文献   

6.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也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呢? 首先,要把商品当做一个历史范畴来理解。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在原始公有制条件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个人消费品,劳动产品无需交换,因此,他们的劳动产品并不是商品。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尤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以  相似文献   

7.
“矛盾”这一概念,是高二哲学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一辨证思想方法比较陌生,所以在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上产生了一些误解。下面针对学生理解上出现的几个问题试加以分析。1.有的学生认为:矛盾双方存在着对立,所以,所有的对立都是矛盾的对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对立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和差异,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立。如地中海和波黑内战、茶杯和太阳、石头和天气等等。但这些“对立”都不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问题;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的基本形式就是生产劳动。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统一,然而这个统一不久就被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对立所代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人类的原始劳动发展成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生产,即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虽然这两种生产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作用,但是人们对物质’生产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而对精神生产的研究尚在辟地垦荒。这里,我们将通过对人类诞生,走向文明的历史的回顾,说明精神…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即精神生产(指人类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创造精神产品的活动)和精神生活(指人们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包括科学、政治、法律、道德、艺术、体育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社交活动等)的成果。人类产生以来,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并且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最初,当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人类的精神生产也就开始了。随着人类同自然斗争…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内外学者近年来从政治学或伦理学的角度对"自由人联合体"给予了不同的解读,但是马克思这一概念最重要的原初语境恰恰不是在政治学或伦理学的领域,而是在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生产领域中,即生产方式的变革之上。随着全球化经济体系的日益发展,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双重作用得到充分展示的当代情境下,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概念所内蕴的理论革命性才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它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未来理论形态的发展亦具有深刻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舒远招 《求索》2010,(1):85-88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指人们的社会存在,即人们在社会关系之中展开的现实生活过程。该过程是由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因此,物质生产活动被理解为人们的存在,物质生产方式被理解为人们的存在方式。在这样一种社会存在即能动的活动过程中,内在地包含了意识要素。在国内哲学界,人们总是把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社会存在”,误解为“社会的存在”,即把“社会”而不是“人”当作了社会存在的真正“主体”,人们还总把人们的社会存在,归结为“物质生活条件”,试图把它物质化、客观化,并取消其中所包含的意识因素。对马克思社会存在概念的误解,表明人们并未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存在即生活”的哲学洞见,因而未能把人们的社会存在当作一个真正的总体概念来看待。在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时,海德格尔对存在与存在者所作的区分具有重大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文明是一种文明系统或文明群。这种文明系统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四维并进的过程。第一层面是物质文明,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外在凝结在人类劳动的各种物质产品之上,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说到底,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中来的。”物质文明决定了精神文明的水平。第二个层面是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总和,表现为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和发展。它内在地蕴涵于人类种…  相似文献   

13.
拜金主义不是社会主义革场经济的必环2果市场经济只有根植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中,才与拜金主义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会结出拜金主义之果,而且还要割掉这个“肿瘤”,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公有制是主体,按劳分配是主要分配形式;劳动已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除了对交换价值的追求,它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即为解放全人类而努力奋斗;劳动力不是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受商品关系的主宰;金钱不能成为人的价值评价尺度,精神生产与人文科…  相似文献   

14.
“和谐”是表达某种“关系”的概念,并在理论适用上包罗万象。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和谐”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外延与整个人类社会及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相联系。“和谐”是人们对各种关系的一种认知、判断和评价,因而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和变化的。实现和谐是一个过程,如从不和谐到和谐,从原有的和谐上升到新的和谐;同时,认知与判断是否和谐,还受到人们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与牵制,因而评价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规律”概念,教材是这样表述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哲学范畴,而且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时,还常常遇到一些干扰。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排除干扰,在进行“规律”概念教学时,要注意讲清以下四个区别。一、规律和规律现象的区别。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它总是隐藏在事物的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只能依靠抽象思维,通过现象认识规律,而对于规律本身,人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人们能够看到“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亮绕地球转”…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化是与文化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文化这一概念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从较广泛的意义上讲,它包括人在其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相应地可以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文化”概念则与“精神文化”概念是相同的,也就是仅仅指与精神生产直接有关的现象。本文的精神文化首先是指个人、集体、社会住创造精神价值过程中的创造活动。马克思常常把“精神生产”作为精神文化领域的基础,由此来理解个人在创造其所必需的精神价值过程中的活动,来理解历史上的精  相似文献   

17.
王秀娟  徐建新 《群众》2006,(10):39-40
文化生产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随着知识经济的诞生、成长而日益被人们看重。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手稿中明确使用过“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他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过程中的物质投入能力,包括机器设备、矿山、厂房、能源等物质资料生产能力;而文化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过程中的文化投入能力,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智能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包括人的智力水平、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管理能力等。显然,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是文化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根据生产力的概念,三个要素在生产过程相结合的时候,体现生产力,也就是说生产力是以三个要素相结合为其前提和特点的。所谓生产力,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指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力。然而,如果不是从生产力概念,而是换一个角度来观察经济现象中量、质关系的变化,情况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初中二年级腮想政治课》教材中指出:我们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的变革,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主要标准不是存在不存在剥削,而是在于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对于这个标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从社会进步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基础来看社会进步是指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它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不是指社会某个侧面的进步,而是指社会在总体上的前进和发展,它不但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而且包括社会的进化。社会进步,当然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以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经济是智能经济而非体能经济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可以按照多种标识来划分。比如,按生产工具的质地性质来划分,就可以分为石器时代经济、青铜器时代经济、铁器时代经济等;按照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来分,可以分为:采集经济、狩猎经济。农耕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或曰信息经济);按照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生产关系,即按照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来分,又可以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计划产品经济;而从劳动者作为物质生产的首要要素的角度来分,则可以分为体能经济和智能经济。所谓体能经济,就是主要依靠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