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祝明 《长白学刊》2010,(6):130-132
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困难。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建设,对于有效促进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实现吉林省“三化统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了第二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崔力夫在发布会上向媒体通报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8,(10):63-63
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长10.6%: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240元.同比增长16.4%。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长16.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上升到3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5.5%上升到40%.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打工成为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必由之路。通过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当地经济文化影响的调查研究,为更好地引导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以及理论探索、实证分析乃至具体的政策措施研究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则是我国实现充分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当务之急。一般来说,城镇化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后,应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寻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农民外出打工,特别是偏远地区(康平县、法库县)的农民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对我市能否在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从调查的情况看,政府把农民工纳入管理范围,针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在教育、制度、法规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农民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7.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15698.08平方千米,辖3个县、2个县级市、2个市辖区,总人口226.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3.3%。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现对我市劳务经济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做以下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07,(4):20-20
根据劳动保障部专题调研组的最新资料显示,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预期和往年比有着许多微妙之处。  相似文献   

9.
构造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而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多一个人就业,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个人就多一分收入,市场就多一分购买力理念,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及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开发空间,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不仅带来了岗位和收入的不稳定,增加花费,而且减少实际收入,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加大了转移风险。为此,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同时,我们要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阳市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出现的新兴农业(如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紧扣农林牧副渔的相关产业等)对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条件和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  相似文献   

11.
对湖北省天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现状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农户家庭收入,改善了其生活条件;促进了土地流转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青壮年劳力外出所带来的农村经济社会问题也应得到有关各方的重视,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村级事务管理薄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等。为适应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就近转移,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农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文章探讨了农户非农就业参与和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性别、技能、教育水平、家庭土地规模对非农就业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这些结论进行了解释,并简要分析了当前的民工荒、留守儿童等社会现象。文章提出,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改进农民工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服务,完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就业是指社会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使劳动者能有效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效能。农村劳动者没有工作岗位或者和其他生产要素不能有效地结合,难以发挥劳动者应有的作用,就是农民失业或就业不足。一、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就业情况(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但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从三次产业提供的GDP,即产出角度看,产业结构正趋合理,但工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从1990年的22.4∶50.7∶26.9,变化为2004年的11.1∶59.5∶29.3。第…  相似文献   

14.
赵瑞琴 《前沿》2012,(4):124-125
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出发,阐述了就业中存在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导致就业难度大及就业市场不够完善有缺陷等问题,接着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思想观念和所处的地位三方面因素寻找影响就业的因素,最后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完善就业市场九个方面进行探索,争取提高农村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 ,失业现象突出 ,社会反响很大。本文从发展教育事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知识经济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城乡劳动力的供给压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县域经济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等问题。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体制的演变及其流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起升 《前沿》2010,(12):8-11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总策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重工业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国家对农业采取强制积累的政策,集中使用资金来加快重工业的发展。同时,国家还做出了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价分配城市福利、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就业体制也由此形成。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现阶段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还相当滞后,有些体制性与政策性障碍没有得到根本破除。尽管相当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进入了城镇,但他们在城镇中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其令人担忧,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还难以实现真正平等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郑磊 《青年探索》2009,(2):28-33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有其新的特点。从该问题的“特质”和“主、客观角度”,具体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其渊源,科学的分析相关调查数据,提出了吉林省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俊霞  索志林 《人民论坛》2012,(20):168-169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规划与指导,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内容针对性不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建立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安徽省西南部地区潘村的调查研究,发现该村近年来已婚妇女外出就业人口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是当前流行的“农业女性化”观点所无法解释的。本文试图分析她们外出就业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