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0,(4):84-85
1949年4月25日,蒋氏父子离开故乡溪口后,家乡成了蒋氏家族子孙后代心中永远的牵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台湾的蒋氏子孙无不牵挂、期盼能够回乡谒祖认亲。1993年,时隔44年之后,蒋介石长孙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成为第一个回溪口老家的蒋氏后人。之后,16年间,蒋氏后人陆续回乡谒祖。  相似文献   

2.
<正> 蒋介石统治中国22年,退踞台湾后,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继主宰台湾38年,他们集党、政、军、经大权于一身,世称“蒋家王朝”,蒋家当是“第一家族”。蒋氏父子去世后,作为政治人物淡出政治舞台,事有必然。但耐人寻味的是,蒋经国逝世迄今仅10年,蒋氏身后零仃与凄凉,蒋家权势衰败之迅速,当年为蒋经国提掖、现仍掌权的大佬,大多对蒋家从尊崇到冷遇直至歧视,真有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人间之叹。  相似文献   

3.
蒋氏夫妇慕名畅游金佛山□张友华川黔边的南川市南部有一座大山,名曰金佛山,山的北麓有个小镇,名曰三泉镇。1939年9月底,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曾慕名到此一游并小住几天。金佛山下的蒋氏别墅三泉镇,四周峰峦起伏,古树参天;低处环流一小溪,名曰龙岩河。河道迂回...  相似文献   

4.
1949年,陈诚主政台湾近一年。期间,蒋介石背负失败之责,为美国所弃,众叛亲离。临危受命的陈诚,遵照蒋氏“继续革命”之指示,在台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蒋介石的迁台与复出做了准备。与此同时,陈诚的权势日益膨胀,集党、政、军、财大权于一身,不仅遭到了政敌之反对,亦引起了蒋介石的疑忌,蒋陈之间冲突不断。在美国的要求下,蒋介石乘机以美援为借口,迫使陈诚让位于吴国桢,既满足了美方之要求,又削弱了陈诚之实权。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0,(4):82-82
溪口是蒋氏父子一生中最深的牵挂,特别对蒋介石来说更是他在政治风雨中漂泊的最温暖的依靠。蒋介石对故乡溪口的感情一直很亲密,这种亲密不仅体现在1925年蒋介石发迹后在家乡溪口花重金大规模修复、扩建故居,他对家人、家乡族人的用心与栽培上,也体现在他近乎保守固执的家庭观念上,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蒋介石发迹后,每年清明或自己的生日,总要回乡一两次。清明回乡是扫墓祭祖,生日回乡是为了避寿。  相似文献   

6.
五、庭院深深说“士林”1949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后,国民党兵败大陆,被迫逃台。这期间,蒋氏夫妇暂居台北草山的台糖公司招待所,试图卧薪尝胆,反攻大陆。恰在这时,台湾《自立晚报》刊载了一篇题为《草山衰翁》的文章,情治人员向蒋介石检举,说是影射“老总统”“落草为寇”、“衰颓不堪”。蒋介石一怒之下,令该报停刊,文章作者则被送进监狱,为避“落草”之嫌,遂将草山  相似文献   

7.
去年9月,我赴浙江奉化开学术会时住在溪口应梦园宾馆,会余,得以饱览溪口胜景并探研了蒋氏渊源。溪口包括三个风景点:溪口镇、雪窦寺、亭下湖,溪口镇包括武岭十景和与蒋氏父子有关的建筑。其他两个景点也与蒋氏有些瓜葛。奉化溪口除因是蒋介石老家而著名,也以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享有“海山蓬莱”之美称。历代众多文人墨客都到过这里并留下诗文。改革开放以后这里被辟为  相似文献   

8.
陈诚与蒋氏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同舟共进》2009,(9):58-62
1958年,毛泽东、周恩来就国共和谈问题谈了一些具体设想:蒋介石将来总要在中央安排,台湾还是他们管……陈诚愿到中央工作,不在傅作义之下……1961年美国邀陈诚访美,欲离间蒋氏父子与陈诚的关系,以实现搞“两个中国”的目的。周恩来表示:“我们希望蒋介石、陈诚、蒋经国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陈诚亦以自己的行动坚持民族大义,对历史作出了交代。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8,(4)
二、金陵古城三公馆“虎踞龙蟠形胜地”的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一个时代的政治中心,自然是蒋介石在大陆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自1927年4月,蒋介石在这座被称作“江南佳丽地”的六朝古城定都,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其间虽经历了蒋氏的三次下野、抗战期间的迁都和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岁月的流逝,蒋介石在南京的三处府邸都保护得十分完好,至今依然保持着当年“华字佳构”的风貌。汤山别墅 南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16,(3)
正1927年蒋介石建立蒋氏国民党南京政府之后,国民党各派政治力量之间,蒋介石与各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矛盾错综复杂,不断激化,导致一连数年的军阀混战。其中,1930年从春到冬,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发生"阎冯倒蒋"战争,是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一次大规模混战。因战场主要在中原地区沿陇海路、津浦路和胶济路展开,故又称中原大战。山东不仅是中原大战的重要战场,而且与战争的起因也有着重要关系。蒋、冯对山东的争夺山东地处中国南北海陆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  相似文献   

11.
蒋氏家族及其子女的现状文吉曾经在中国大陆辉煌一时的蒋氏家族,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一个个携妻带于,举家逃往海外,或孤守台湾,或流亡美国……,一个时代结束了。蒋家在老头了蒋介石和大公于蒋经国死后,实际上已经结束了蒋家一统台湾天下的局面。如今,98岁高龄...  相似文献   

12.
李立 《统一论坛》2011,(1):51-53
台湾的政党政治源于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实行的威权体制,最初经历了蒋氏父子时期国民党"一党独大"、"以党领政"、"以党领军"、"以党领社"的"党国一体"威权体制;进而走过李登辉执政时期政治转型、国民党分裂、党外组党、  相似文献   

13.
《春秋》1994,(4)
清澈的剡溪发源于四明山脉,逶迤九曲,穿过奉化县北郊的一个小镇,汩汩流向宁波。小镇因溪得名,人称“溪口”。近代中国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蒋介石,于公元1887年10月30日出生于此。打那以后,这块地处浙东偏远山区的小小居民点,居然也跟着风光起来,每当“飞龙返渊”,冠盖云集,炎炎之势竟使镇东的雪窦名胜相形见绌。甚至到了蒋介石已作古近20年后的今天,当地父老犹能津津乐道起蒋氏青少年时代在故乡的种种轶闻,其  相似文献   

14.
王凡 《同舟共进》2011,(2):34-38
历史行进至1948年末,蒋介石赖以支撑其内战独裁政策的几百万军队遭到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的打击;经济改革失败,通货膨胀,国民经济濒于全面崩溃,民怨鼎沸;国民党政权内部的派系争斗骤然加剧,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频向蒋氏发出下野出国的“劝告”;美国白宫亦感觉蒋不可救药,催促换马,让李宗仁取而代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慎密考虑引退问题,盖以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之下,必须放得下,提得起”。  相似文献   

15.
林言顺 《春秋》2010,(3):20-21
我是浙江宁波人.祖辈与蒋介石系世交.自幼在奉化溪口长大,并在蒋氏创办的武岭学校上学.该校设小学部、中学部、农校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宋美龄常去学校或陪同蒋介石在校同的林荫下散步.或独自漫步松树林间,观赏松鼠在树枝上欢腾跳跃.一片悠闲自得。见了乡亲与学生总是和蔼可亲.微笑致意。1949年4月25日,她随蒋去台湾。从此天各一方.再未相见.但乡亲与师生之情常记心间。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是一个封建主义思想极浓的人,又是一个猜疑心极强的人。这表现在权力传承问题上,必然是父传子接。且无特殊情况,非嫡子不可。蒋氏父子的权力传承,从准备到最终成为事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同舟共进》2009,(4):75-76
浙江杭州 张浚生(曾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浙江大学党委书记,现任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蒋氏父子研制原子弹秘辛》一文,披露了在台湾的蒋介石父子也曾想研制原子弹的一些历史资料,读来很有兴味。但其中有一处谈到钱学森先生的情况,似与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元20世纪30年代末,蒋介石从苏联接回蒋经国,费尽心思安排他当接班人。蒋经国从在赣南实验"小苏联",到"上海打老虎"引发家族风暴,初涉政坛频频受挫。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内经济上,通货膨胀日益严重,"金圆券政策"拖垮了国民党政府。1948年至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氏父子带走故宫国宝与国库黄金,以台湾作为负隅顽抗的"复兴基地"……  相似文献   

19.
派系相争历来是国民党权力结构的重大问题。1949年以前,国民党权力运作中存在两种层次的派系斗争,一是国民党最高领导权之争;另是分享决策执行权之争。1949年国民党去台后,其内部权力结构呈“强一元化”领导模式。在蒋介石与蒋经国个人独掌最高权力,建立最高权威的“一元化强人独裁统治”下,其上层派系历经演变,旧派系基本消失,新派系陆续形成。这只是体制内或权力结构内的次级派系,是成为维护蒋氏统治权威合法性的最高利益下的政策意见派  相似文献   

20.
1935年八九月间,蒋介石、宋美龄偕陈诚、张治中、杨永泰等文武大员在峨眉山麓办军训团。8月18日,巍巍峨眉,秋雨乍睛,青山如黛。蒋偕夫人宋美龄站在新开寺前,仰观仙山云烟飘渺,金顶金光闪闪高耸云天!蒋心潮一动,决定作金顶之游。一声号令,钱大钧率全体侍卫队弄来16乘轿椅,荷枪实弹簇拥着蒋氏夫妇及随员,前呼后拥,经清音阁、洪椿坪,安排在九老洞(即仙峰寺)住憩。住持源西偕传化等僧众,全力食宿接待,备办六桌素斋迎候。进餐时,一盏雪亮的煤汽灯高挂在蒋介石座位上空,照得如同白昼。源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